第88章 ?招娣的布藝店
- 被夢想驅逐的人
- 故國月明
- 3072字
- 2021-04-23 08:00:00
“哦,你準備開什么店?做什么生意?”聽了招娣自己開店的決定,魏景鵬那顆為她下崗再就業的問題提吊著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但個人開店做生意是一件大事,問話間,他的神情已不自覺地嚴肅起來。
“無論以前在鄉區供銷社,還是這兩年在僑樂公司,我都一直在和棉麻、茶葉、生資這些日常商品和五金交電打交道,我很熟悉棉麻制品,你也曉得,我又喜歡縫紉編織,所以,我想開一家布藝家紡店,批發零售各種布料、各類床上用品、毛毯、涼墊、桌椅套、沙發套,提供加工訂做窗簾、床上用品等服務。”一番話,招娣說得溜溜順,秀氣的眉目間透露著一份堅定而自信。
“好,賣布干凈,窗簾和床上用品做起來也簡單!”魏景鵬立即贊同,想到招娣會制衣,又好奇道,“你會做衣服,為什么不想到開一家成衣店呢?”
魏招娣心靈手巧,自從結婚時,收到魏景鵬送給她的蝴蝶牌縫紉機禮物,她就成了魏家的裁縫,全家老老少少沒少穿她縫制的衣物,小妹魏玉蘭那些時尚的衣裙,也是她在商店看了新款樣式后回家給她縫制的。
聽了魏景鵬的話,魏招娣的雙眼微微瞇縫了一下:“做衣服復雜,費時又費工,而且現在的人都喜歡買現成的穿,我怕開成衣店沒多少顧客上門。”
“那也是,看中哪件買哪件,買來就穿省事也方便,扯布做衣服的人確實不多了。”魏景鵬點頭道。
魏景鵬稍一沉思,真要做衣服,那必須要自己是服裝設計師,做有特色的東西,才可以吸引住顧客,而這一塊業務,屬于高端服務,在小小的S縣,恐怕也難有多大的客戶群。再說,招娣文化低,這一塊她可能也真做不好。
“店址和進貨渠道你都想好了?”拋開剛才成衣的話題,魏景鵬的關注點又回到了開布藝店上。
“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本錢少,我們就不租大街上的門面,我打聽過了,東門大市場里的租金便宜得多。大市場一樓有一個百貨區域,集中售賣服裝、鞋業、床上用品、箱包、小百貨,市場里賣這些東西又沒有發票,每個月的稅費按預估營業額交納,所以真正是賣多賺多。”魏招娣說得眉飛色舞起來。
“你二姐這兩天去轉大市場,剛好看到一家布藝店要轉讓。那家人兒子在省城,兒媳要生小孩了,急著把鋪子打了好去帶孫兒。她看鋪面大小、位置還不錯,價格也比較優惠,就著急忙慌地要去盤下來。”一直悶頭喝茶的鄭偉洪這時插了話,他殷切地看著魏景鵬,“我還是有一點不放心,我們就先來跟你說一下,聽聽你的意見。”
“這事可以啊,聽二姐的,應該沒什么問題。”魏景鵬安撫性地沖鄭偉洪笑道,“小本生意,可能賺不了大錢,但吃飯是沒問題的。二姐夫,我二姐是個能干人,你還是要相信我二姐哦。”
鄭偉洪“嘿嘿”地應著,魏招娣則得意地揚了揚眉。
“轉讓費要多少?你們錢夠不夠?需不需要我支持?”魏景鵬關心道。
“這幾年我們省吃儉用,也存下了一點錢,拿來打這個鋪子還夠得到。”魏招娣看了旁邊的鄭偉洪一眼,回道,“我和你姐夫已經商量好了。”
“是是是,我們已經商量好了。”鄭偉洪趕緊點頭,又看向魏招娣,“景鵬也說可以,明天我們就去把鋪子盤下來了。”
“嗯,明天我們就去把錢交了,把事情定下來。”魏招娣堅定地點頭。
“鋪子有了,進貨渠道呢?”魏景鵬追問道。
“本來廣州貨是最新鮮時髦的,但是到廣州進貨時間長,成本高,S縣這些做生意的,一般都是從省城的批發市場進貨,有些人為了降低成本,還就近到L市拿貨呢。”在僑樂公司做了兩年業務,對于這些魏招娣是心中有數的,“我以后就到省城拿貨。”
“省城好,雖然新鮮時髦比廣州晚半拍,但在S縣也可引領時尚。”魏景鵬笑道。
“就你最關心時尚!”招娣白了他一眼,“那你給我的鋪子取個時尚的好名字吧。”
“對,你是文化人,你給取個好名字。”鄭偉洪一臉的真誠。
“好,名字我來取。”魏景鵬也不推辭,想了想又補充道,“鋪子的門頭招牌你也不要管了,我去找人幫你訂制。”
“要得,要得!”魏招娣和鄭偉洪都高興地點頭稱是。
招娣的布藝店聊得差不多了,也到鄭浩然和魏貞這兩個孩子平時睡覺的時間了,魏招娣一家遂告辭回家。
下午下班后,魏景鵬陪魏招娣夫妻去交錢簽合同。因為是先就協商好了的事,鋪面的交接過程就很簡單快捷。
這間鋪子在大市場一樓側面的小街上,長方形,大約二十平米,鋪面是半開放的,市場內一道卷簾門,面街一道卷簾門,鋪子的中間整齊地碼放著各色貨物,四周的墻上用竹竿高高地掛下長長的布料,貨物中留出了一條人行過道。
“挺好的,挺好的!”魏景鵬打量完鋪子后,認真地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鋪子易主,魏招娣特意去請縣城聞名的算命先生柳瞎子給自己的鋪面算出了一個開業吉日。
盤來的鋪子營業不需要重新裝修,但新店新氣象,魏招娣興致勃勃地重新調整、規劃貨物區域和展示方式外,還特意到省城去進了一些新的貨物。
那些天,為取店名魏景鵬也沒閑著,他又看書又查字典,走在街上也留心各種店鋪的名字。
幾天后,他終于交給魏招娣一張擬寫了幾個店名的名單:“我想了幾個,你看看你喜歡哪個?”
“‘居雅’好,就‘居雅’吧。”魏招娣反復看了幾遍后最后決定。
店名決定后,魏景鵬仗著自己有點書畫基礎,親自為招娣設計了店鋪的門頭招牌:左起醒目的“居雅布藝”店名,引導出右邊三列主營業務。
拿著設計稿,魏景鵬找了一家有過業務往來的廣告制作公司定制。
當嶄新的門頭招牌送到鋪子上,掛上鋪子門楣,店鋪的面貌似乎也煥然一新了。魏招娣笑得眉眼彎彎,心下十分滿意。
在這段準備開店的時間里,招娣把僑樂公司解體自己開店的事也告知了大姐魏玉蓮,而母親嚴淑芬,卻遲遲不敢告知。
直到開業的前一晚,魏家姐弟三人才相約一起回到了南街老家。在母親面前,他們盡量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談論這件事。
幾個人在小心翼翼地看著嚴淑芬的臉色,嚴淑芬的表現卻冷靜得超出他們的預料。
“唉,是人就有自己的命。招娣好不容易調回城里,現在又遇到單位垮桿。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單位,現在就成沒單位的人了。”嚴淑芬沒有大悲大喜,只是絮絮念叨著。她現在雖然一人獨居,但每天看電視新聞聯播,和鄰里聊天,國家大事還真了解不少。面對招娣下崗再就業的問題,她心中即使再有多少擔憂,也知道必須勇敢面對。
“媽,管他有單位沒單位,只要有工作做,能賺錢養活自己養活家就好。二姐自己開店做生意,肯定比她上班錢還掙得多,甚至可能比我和大姐的工資都高。沒單位不見得就是壞事。”魏玉蓮和魏景鵬都這樣寬慰母親道。
“是是是,你們說的都對。明天招娣開業,我們到時候都去,人多熱鬧,生意也才好。”嚴淑芬寵溺地看著自己的子女,又不無驕傲和慶幸地說,“還是讀書好,玉蓮和景鵬讀了大學,工作有保障,單位不會垮。玉蘭研究生畢業后,也可以找個好工作。”
魏家小妹魏玉蘭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女孩,本科畢業后,她又順利地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轉眼研究生就要畢業了。由于路途遙遠回家一次不易,她剛上大學那兩年還寒暑假都回家,后來就暑假留在上海打工,只寒假回家過春節。
在上海求學的這幾年,魏玉蘭不僅增長了學識,豐富了閱歷,更極大的擴展了視野,現在的她,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自我期許。
魏景鵬曾經積極牽線搭橋,想撮合魏玉蘭和自己的同學好友吳賢明在一起,但兩個人并沒按照他鋪設的路去走,如今吳賢明已與一個師妹結婚生子,魏玉蘭則交了本校一個計算機專業的IT男朋友。
魏玉蘭決意留在上海工作生活,因此,現在的她正在上海忙于畢業論文和落實工作單位。
魏玉蘭是魏家學歷最高的人,也是魏家所有人的驕傲,嚴淑芬此時提到她,無疑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輕松的話題,于是附和著嚴淑芬的話,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天南海北地聊起來,一掃先前的惴惴不安。
時間倏忽易逝,說話間夜已深沉。
“二姐新店開業,明天晚上我請大家‘一品天下’吃火鍋哈。”分手道別前,魏景鵬高聲向眾人宣布。
“好好好!”在一陣熙攘中,魏家兄弟姐妹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