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連城
- 嚴修鴻
- 4064字
- 2020-09-01 18:01:47
四 其他用具
面架[me3ko5]
臉盆架。比較講究的面架會上油漆、雕花,面架腿多。一般的只有四只腳,不油漆。面架是娘家送女時常見的嫁妝。

2-43◆培田
浴盆[i??3p???i22]
木板拼合而成,固定于浴室的方形澡盆,上方有可以坐人的橫板。民間認為逢節氣時不能洗澡,否則人會渾身疼痛。

2-44◆下村
腳盆[ki??55p???i22]
洗澡或洗衣服用的大木盆。大人用的腳盆是橢圓形,小孩用的是圓形的。一頭高一頭低,有坐板。用毛巾沾著水來洗澡,叫作“少浴”[??21i??5]。

2-45◆培田
私桶[s??33t???213]
用于盛裝人尿的木桶,有耳,多數有竹提梁。竹片熨彎而成的提梁,叫作“私桶夾”[s??33t???21ko35]?!拔植恕盵vi?55ts?oe5]澆菜時要用尿桶裝好尿液,用尿勺潑灑到菜的根部,給蔬菜施肥。尿桶也有擺放到房子角落,直接當作小便處的。桶底尿垢積久,到了一定時間須鑿去。當地人用“面頰皮乞私桶底般厚”形容人臉皮厚,用“乞擔私桶般”形容學拉胡琴,其聲音難聽者。

2-46◆培田
芒花掃[mi??22fo33s?5]
用芒草的花穗扎成的掃帚,比較輕便,適合清掃木地板及比較干燥的地面。城關家 用得比較多。“人家用個系芒花掃”,暗指一種比較好的生活狀態。

2-47◆下余
仙人□[se33?e?22k?io35]
以一種韌性強的地膚草做成的掃帚。這與“芒花掃”[mi??22fo33s?5]一樣,以前是富貴人家采用的掃帚,比較輕便、耐用。

2-48◆下余
芒掃[mi??22s?5]
一種山上野生植物廟前鎮叫作“伯公須”扎成的小掃,其枝葉質地堅韌、耐用,可以用來清理案板、桌面、灶臺等。

2-49◆馬屋
棕掃[ts??33s?5]
用棕纖維扎成的掃帚,其特點是耐用,掃起來比較清靜,且不易傷害到蟲子,因此在佛堂很常見。

2-50◆蓮峰
稈掃[kuo21s?5]
以竹枝尾梢做成的掃把,用于打掃硬地板。也常用在“糞寮”[p??i3li?22]廁所內,廁所內的稈掃則叫“屎稈掃”[???21kuo21s?5]。用掃帚打人或威脅人時,有一種攻擊、輕賤、侮辱的意味。民間認為也可用于壓邪。當地人討厭南北方向出現的彩虹,有“南虹刀槍北虹虎”南北方位出現彩虹,是不吉的征兆一說,常以掃帚去指虹。民間認為掃帚不能放在大門口,因為有驅趕的含義(怕引起來客猜忌),產婦門口可以擺放,用于驅除妖魔。如有人對漆樹過敏,民間認為可用竹掃把的七根枝條,念念有詞來作法驅魔?!?img alt="" class="h-pic"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16D1B/13223244305846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18.jpg?sign=1751547026-XY1RWoR9utf8xBEOuqupdCHW6ZHHequr-0-91fa539a413c0b18a4af9320efd10adb"> [k?io22]屎稈掃”操持廁內竹掃帚,暗喻粗陋的基層活計。

2-51◆下余
笐篙[h??55k?42]
架在竹子“杈杈”[ts?o33ts?o42]上用于晾衣服的竹篙。個子高的人常被比喻為“笐篙”?!案懜荼忍臁保瑒t比喻不自量力。
民間禁忌在樹叢上曬衣服,衣服必須掛在竹篙上。過去,男女衣物要分開曬,不能同時曬在一根竹竿上。女子的衣服不可掛在通道上方,否則會遭人責怪。

2-52◆芷紅
轎燈[k?i?55t??i42]
一種以玻璃罩子防風的燈具,在重要場合都用得上,具有特殊的民俗價值。結婚時,長者提著轎燈,娘家人會象征性地添加燈油,諧音暗喻“添丁”。遷居新屋時也用得到,人們用轎燈把火種帶過去。老人去世時,親人要提著轎燈繞其遺體走上一圈。墳墓剛做好時,須提著轎燈繞墳一圈,叫作“踏地”[t?o3t?i35],這些儀式過程中必須確保燈火不滅,取回后再放在神桌上。

2-53◆蓮峰
洋油燈[i??22i??22t??i42]
煤油燈。使用棉繩燈芯,其燈頭通常以銅制成,而燈座和擋風用的燈罩則用玻璃制成。燈頭四周有多個爪子把燈罩夾緊,旁邊有一個可控制棉繩上升或下降的小齒輪。電燈使用后,舊式煤油燈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了。在連城,廟宇及家里的神桌上還用煤油燈作為“長明燈”。

2-54◆上江坊
火桶[f?3t???213]
冬天用于取暖的手持火籠,用竹篾編制外殼,內置一陶制的火缽,加上炭火,上方再“煨火桶”[voe33f?21t???213]添加火灰,讓火炭慢慢燜燒。用這個方法取暖,叫作“熏火桶”[f??i33f?21t???213]。“熇火桶”[h?55f?21t???213],是指生起火來,吹旺火炭。“添火桶”則是指添加火炭?!啊酢盵p?e42]是指翻動一下?;鹜暗奶崾纸凶鳌盎鹜皧A”[f?21t???21ko35],火桶的蓋子叫作“火桶箅”[f?21t???21pi5]。挑撥木炭可以用廢棄的舊筷子,講究的則用專門的“銅箸”[t???22t??i?35]。

2-55◆馮地
暖壺[nuo21fi?22]
裝入滾燙熱水,用布包好,用于冬天熱被窩的錫制容器,大多由四堡出產。在熱水袋流行之前,有很多人家使用。

2-56◆上枧
焙籠[p?oe55l??22]
用于烤制花生、香菇、地瓜干等的竹編器具,分上下兩層,上層擺放要烤的材料,下層安放點燃的木炭、煤炭盆。

2-57◆文地
火冚[f?21k???i22]
一種用竹篾編織,將衣服烘干的支架。衣服攤放在外,內置火桶散熱除濕,一般在冬春之際使用,主要用于烤干嬰幼兒的尿布。

2-58◆培田
酒海[ts??21hoe213]
一種用于加熱米酒的錫制容器,直徑30多厘米,高20厘米,放在大鍋里煮。為了均勻、快速加熱,酒海內底部有往上突出管道。酒海一次可以裝20多斤酒,熱好后再倒入酒壺。這種器具在辦喜事時都用得到。酒量大的人被比喻為“老酒?!盵l?21ts??21hoe213]。

2-59◆上枧
酒罌[ts??21a?42]
儲存米酒的陶制壇子。壇子上方一般也放把刀,民間認為可避邪。有一句維護母語的諺語,提到了酒壇子:“賣酒唔賣罌,賣人唔賣聲”指女兒外嫁后,回到了娘家,仍必須說家鄉話,不然會被人嘲笑。

2-60◆詹屋
酒罐[ts??21kuo5]
有一個出酒口的陶制酒壇子。米酒“割渾”[koe55v??i22]分清濁,清酒濾出后,在宣和鄉以南的鄉鎮一般用鋸屑或秕糠圍著這種壇子來“烄酒”[??55ts??213]一種外圍點火加熱的方式。(烄,《集韻》:魚教切,煎也)。

2-61◆洋貝
覆水罌[p?i?55?i?21a?42]
腌制咸菜的陶制壇子。一種是未封的壇口朝下,倒扣在盛水的陶缽上;另一種(如圖2-62)是特制的泡菜壇子,壇口盤狀積水,在上方扣大碗。兩種都用于阻隔空氣,讓咸菜在缺氧的環境下被腌熟。

2-62◆軍山
豆芽罐[t???55?o22kuo5]
一種用于孵化豆芽的陶罐,一般用廢棄的敞口壇子做成。其底部有三個孔,便于排水。做豆芽要花三四天的時間,每天都要澆四次水。做豆芽的店鋪,一般都要擺上一二十個壇子。整個孵化過程叫作“菢豆芽”[p?i?55t???55?o22]。因為豆芽罐子滲水快,所以那些酒量大、愛喝酒的人常常被戲稱為“淋唔滿個豆芽罐”,或者直接被叫作“豆芽罐”。

2-63◆蓮峰
炭子罌[t?a3ts??21a?42]
一種集存殘炭的壇子,放在灶側,殘炭放入后蓋嚴熄火。

2-64◆黃崗
酒摺[ts??21t?i35]
一種小口、敞腹的陶制酒壇子,容量比較大,大的可以裝下60斤米釀制的米酒(90—100斤的酒液),小點的叫作“半摺”。也叫“酒甏”[ts??21p?a?35],一般存放在陰涼、干爽的谷倉內?!熬七〈窢€”是形容人貪杯的說法。

2-65◆下余
矮柜[e21k?ui35]
一種用于擺放茶具、餐具、雜物等的木制柜子,其高度有限,大約為70厘米。

2-66◆下余
長籃[t????22la?22]
舊時走親戚時拎著的一種竹編器具,一般用于裝衣物、布料。

2-67◆培田
圓籃[ve22la?22]
裝菜、裝水果的一種圓形的竹籃子,可手提,可肩挑。本地農民在第一次采摘瓜果時,總是用圓籃來盛,以祈禱瓜果生長“籃籃畾畾”[la?22la?22luo21luo213]裝滿竹器,大獲豐收。

2-68◆珠地
糠飯盆[k???33p?a55p???i22]
也叫“雞盆”[ki33p???i22],木制或用塑料做成。這種喂雞的飼料盆,有格子隔開,雞頭可以伸入啄食,可以避免因雞爭搶而打翻盆,糟蹋糧食。

2-69◆文地
梯[t?oe42]
木頭拼合,用于輔助在房舍內外攀援的工具。梯子的級有數量上的講究,民間認為必須是單數的,如:七、九、十一、十三。因“梯”“胎”同音,當地難產的孕婦,有的會被放在梯子上生產,以求順利?!绊樚萋洹?/p>
[f??i55t?oe33l?5],比喻尷尬困窘時正好有臺階下?!疤荨辈环享嵞笇?,本字可能是“推”。

2-70◆培田
人字梯[?e?22ts???55t?oe42]
一種輔助登高的工具,因使用時前后的梯桿及地面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看起來像一個“人”字,因而把它形象地稱為“人字梯”。連城人在新年時也常用于懸掛鞭炮。著名的“新泉燒炮”,就是將長串的鞭炮懸掛其上后一把火點燃的。

2-71◆下余
方層[f??33ts???i22]
有一橫杠穿過,由雙人抬的上了油漆、雕了花紋的木制禮器。在祭神、祭祖、婚嫁等儀式中裝祭品或禮物用?!胺綄印碧У綍r,會被當眾揭開,一層層地給人看過,收禮時逐一登記。有的“方層”上寫了堂號或“某某家”的字樣。

2-72◆培田
[?a?35]
也叫“三層 ”[sa?33ts???i22?a?35],用于盛放衣物、果品的多層竹編圓形容器。一般在祭祀、婚禮、小孩滿月、老人做壽等時節,挑禮品用。用桐油漆過的比較耐用,可以供幾代人使用。形容人的衣服內外或上下不搭配,也會開玩笑地形容為“三層
”。


2-73◆培田
炭子簍[t?a3ts??21l??213]
裝殘炭的竹筐,有些以廢舊的籮筐來做成。殘炭,也叫“泛炭”[p?a?3t?a5],與專門的炭窯燒成的“硬炭”[?a?55t?a5]相對應。

2-74◆黃崗
茶筒[ts?o22t???22]
以節長而管大的毛竹做成的盛茶水的容具。上方的竹節挖開一個出水口,出水口用木楔子塞緊,一側有出氣口,有繩索做成的提手。當地人到地里、山上干活時多帶上茶筒,送飯時往往也會帶上。當地人禁忌喝“陰陽水”[ie?33i??22?i?213]沒燒開的水。

2-75◆下余
茶壺[ts?o22fi?22]
陶瓷制成,外面有釉彩。大茶壺裝的多是冷茶水,以備日常飲用。泡茶的茶壺略小,近些年來從閩南傳入功夫茶,其壺、杯都比較小。圖2-76是瓷壺。

2-76◆培田
酒壺[ts??21fi?22]
錫制的酒壺。其中連城四堡的錫器久負盛名,當地家用的酒壺大多出自四堡鎮打錫師傅之手。大酒壺可以裝五斤酒;小點的叫“一升壺”[i55???i33fi?22],可裝三斤酒;還有一種只裝一斤的,叫作“半壺子”[pa3fi?22ts??213]?!鞍雺刈印币彩钱數貙θ溯p蔑的稱呼。

2-77◆上枧
洗衫枋[si21sa33pi??42]
木制的洗衣板,上頭刻畫了一些或橫或斜的紋路,用于增加摩擦力。“跪洗衫枋”是指人懼內。

2-78◆下余
袋表[t?oe55pi?42]
懷表。20世紀50年代尚有,20世紀60年代后人們多用手表,懷表就罕見了。

2-79◆蓮峰
撐棍[ts?a?3ku??i213]
拐杖。撐拐杖叫“尌棍”[p?i?55ku??i213]。民間有說法為:“你還有尌棍個撐拐杖的日子?!?/p>
“銅棍尌出,鐵棍尌入”是說老來晚景凄涼。

2-80◆羅坊
鐵鎖[t?e55s?213]
老式門鎖,以鐵打制而成。因鑰匙比較長,故開鎖難度略大。

2-81◆培田
校鐘[h?55t???42]
學校用于提醒教學作息時間的鐘。以銅鑄成,內置鈴鐺用于拉扯,發出的鈴聲清脆而響亮。2000年后,由于電鈴廣泛使用,原先那催人上學的清脆鐘聲也難以聽到了。

2-82◆上莒
杉簕[ts?a?3luo35]
杉木的帶刺針葉子的枝條,常擺放在菜地防止禽畜的進入?!拔椅蓍T口唔曾站簕[ts?a?55luo35]”表示歡迎人客來訪,未曾設防。

2-83◆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