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公益廣告
- 全能金牌主持
- 張砣砣
- 2195字
- 2019-04-02 17:48:23
作為一部1989年上映的呆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取得了不俗的社會反響,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如今張宇所構思的情境短片,雖然與這部電影名字類似,從體裁到表現手法卻千差萬別。
為了契合主題,他不過是拿來借用了一下。
分鏡頭上,張宇用還算及格的繪畫功底,描繪出了一個漂亮的瓷娃娃。
他所要做的事情,在上一世來看,已經是司空見慣。剛剛重生回來那會兒,經過一段時間對報紙雜志的大量閱讀,張宇掌握了一個訊息——公益廣告的概念還沒有出現。
一般廣告都是盈利為目的,而公益廣告旨在促進社會發展跟人民進步,促進社會文明的構建。并不以盈利為目的,又稱公共廣告。
放眼全球范圍,重生之前,美國20世紀4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公益廣告。中國公益廣告的產生晚了四十年左右。
而第一支公益廣告,主題為“節約用水。”,在1986年產生于貴陽電視臺。
1987年,中央電視臺首開先河,專門播放公益廣告的《廣而告之》欄目。欄目本身是伴隨著社會意識的覺醒應運而生的。
從此,公益廣告這個新門類開始進入普羅大眾的視野。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公益廣告更是掀起一股全國性的熱潮。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不過,那都是在上一世張宇所經歷的。
在平行世界,雖然已經進入九十年代,公益廣告的概念甚至都還沒有出現。
當看到劉利患有先心病的小女兒。目睹一家人的不易,劉利的窘迫,特別是小女孩兒區別于同齡人的成熟懂事之后,張宇就產生了幫助他們一家人的想法。
具體該怎么做,他很快就想到了公益廣告。
前生,張宇看過一則類似兒童先心病的公益廣告,播出之后給他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這則廣告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使得很多先心病兒童獲得了幫助,重獲新生——這也是電視媒體利用其廣泛的傳播功能,引導社會公眾一個最好的范例。
腦中的想法漸漸成形,張宇決定付諸行動。能夠讓更多先心病兒童獲得關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讓劉利一家獲得經濟上的幫助。
不過,其中面臨的困難也不言而喻。
在這之前,張宇從未掌鏡拍攝過短片。剪輯有前生的經驗,拍攝方面卻只能經過自己慢慢的摸索。再者,還要回歸觀眾基數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上。
公益廣告片拍攝的再好,傳播方面受到限制,相當于是白費力氣。
“怎么辦呢?”
構思分鏡頭的過程中,張宇還在冥思苦想。
夜深人靜,疲乏困頓的情況下,只能通過自言自語來讓自己保持清醒。
“有沒有什么短時間內提高觀眾基礎的可能呢?”
隨即,他很快發出自嘲的苦笑。
除非是奇跡才有可能。而之所以叫奇跡,那就是基本不可能會發生。
苦思良久,回神時,張宇將自己一頭短發抓得根根直豎,形如刺猬。
思索無果,他起身想給自己倒點水喝,回來再接著構思分鏡頭,起身過程中,手在不經意間摸到桌面上的拷貝帶。
帶子是他拿來準備交給高仰光的。
盜竊案的第三期節目,張宇按要求制作成了專訪,著重強調了辦案過程,交代了公安方面不分晝夜,全力以赴偵破案件時的奔波勞苦。
為了避免刻意宣傳的痕跡,不引起觀眾反感。張宇還特意做了淡化處理,沒有一味地強調他們的辛苦跟勞碌。在他看來,反而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
只要高仰光看過之后表示滿意的話,聯系好省臺那邊,就可以直接在省臺播出了。
省臺……
張宇接水的手抖了一下。
眼前狹窄的道路,突然被拓寬,讓他看到了解決困難的途徑。
忽然忘記自己已是口干舌燥,張宇在機房走來走去,思考計劃的可行性。
打定主意之后,動力讓疲憊湮于無形,渾身又充滿了干勁,他重新坐回去,舔了舔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開始策劃分鏡頭。
這一夜,又何止是張宇沒能好好休息,回到家里,即使是躺在暖烘烘的炕上,田鶯鶯也是輾轉難眠。
閉上眼睛,眼前就會出現婷婷那張青紫的嘴唇,本該是最美好的童年,享受一切最美好的事物,然而……
還有劉利,他的無奈,尤其是他窘迫的苦笑,跟絕望的痛哭,都讓田鶯鶯感到自責——以前為什么不對他好一點?
這個時候,不由更加迫切地希望他們能夠擺脫目前的困境。自己無能為力,就只能寄希望于張宇了。
壓抑讓她無心睡眠,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不顧眼下烏青,甚至無意描妝,田鶯鶯早早起床,鉆進了灶房。
生火做飯這一套,在黑石經過五年的鍛煉,她早就做得得心應手,今天的心境卻大不一樣。
將花嬸送來的苞米茬子熬得濃香,又特意蒸了一盤腌魚干,熥了幾個沒吃完的菜包子,安置到保溫效果欠佳的鋁飯盒里,就趕緊朝電視臺趕過去。
天還未大亮,電視臺小樓就在眼前,三樓機房的燈是亮著的。
田鶯鶯捂緊飯盒,腳步不由加快,一步跨兩個臺階,呼哧帶喘地來到機房門口。
“飯我帶來了,有計劃沒?”
推開機房的門,除了燈是亮著的,里面竟空無一人。
不過,地上揉成一團團的廢稿紙表明,有人在這里通宵達旦,熬了一個晚上。
“張宇人呢?”
田鶯鶯覺得奇怪,推開窗子,四下瞭望,卻一無所獲。
為了保住飯碗,在張宇來之前,劉利是最勤快的一個。即便昨夜因為心情煩悶多喝了酒,他仍是按時起床,先是去堂屋那邊伺候年邁的父母,再去灶房生火,等老婆給小女兒洗漱完來做飯,他再去倒痰盂。
天氣越來越冷,劉利加快腳步,埋頭將門栓拉開,伴隨吱呀一聲,劉利俯身拿痰盂,再起身時,被眼前的張宇驚得差點把騷哄哄的痰盂扔出去。
“你、你怎么在這兒?”
在門外等了約莫半個小時,張宇被凍得身體都有些沒知覺了,他擔心敲門會影響這一大家子休息,才等到了現在。
“我想來拍幾個鏡頭。”
艱難舉起攝像機,一晚上沒休息好,雙腿好似踩在棉花上,險些一個沒站穩。
劉利見張宇身體打晃,趕緊伸手扶了一把。
“你趕這么早是想拍什么鏡頭,我家也沒啥好拍的啊?”
劉利覺得非常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