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拜別蘇府
書名: 玉在山作者名: 那朵小黃花本章字數: 2277字更新時間: 2019-08-08 22:00:00
宋遠的下一任缺終于定下來了,家里人都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意味著離別之日越來越近了。
這一日,沈氏攜了宋玉寧和宋謙寧姐弟二人去了蘇府。
蘇通判為人謙遜和藹,又人品端方,在官場上和宋遠很是合得來。
而蘇夫人和沈氏也成了閨中密友,更別提宋玉寧和蘇敏那一見面就舍不得分開的樣子了。
因此,這趟離開揚州,去蘇通判府上告別一番很是有必要。
更何況蘇家祖籍在蘇州,是當地非常有名的望族,若能通過蘇通判一家與當地蘇家交好,對宋遠以后在蘇州開展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無論于公于私,這一趟都是必須要來的。
蘇敏早已成為了一個大姑娘,十歲的年齡,整個人看起來已有了少女時期的綽約風姿。
而蘇敏的弟弟蘇晨卻也長大了很多,雖是和宋玉寧同歲,可已經比宋玉寧高很多了。
他雖是江南人,可這幾年來個頭竄的卻很快,想來日后必然是個高大俊朗的公子。
相較于蘇敏的五官并不是很出色卻勝在氣質優雅,蘇晨則完全是容貌俊美類型的,皮膚白皙卻又不顯弱態,總之日后定是個美男子無疑了。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他長的大了,話倒是比以往更少了,以往他總喜歡往蘇敏和宋玉寧跟前湊,聽她們說話,最近倒是也不這樣了。
見宋玉寧等人來了,便告了聲罪,帶著宋謙寧去玩了,而宋謙寧似乎也很是喜歡他,每次拜訪前都吵著要跟著蘇晨玩。
宋玉寧想著,大概是以往還小,沒覺得自己和她們有什么不同,所以總喜歡跟著姐姐。
而現在慢慢長大了,漸漸覺出男女的不同來,自然也就隨著小孩子性子,覺得自己一個男孩總和女孩玩耍有失面子罷,宋玉寧想到這里,默默笑了笑,只覺可愛。
因是春日,本該越來越暖的,可幾日前突然來了一場倒春寒,一下子氣溫下降了很多,因此各家又生起了火爐。
蘇夫人安排沈氏和宋玉寧到內堂的火爐旁坐下,幾個人一邊烤火一邊說話。
而因著這個原因,蘇晨和宋謙寧也沒有走遠,只在外間玩著。
“怎么這般著急呢,過幾日就要走了,這一場倒春寒一來,怕是路上不好走了,不如再過一段時間,等天又開始暖了再出發,兩個孩子也少受些罪。”蘇夫人說道。
“我倒也想遲些走,這幾日這么冷,想來孩子們也不愿在外受冷,可朝廷公文已經下來了,因著前面那一位是獲罪,整個蘇州府一攤子事情需要解決,因此半個月后夫君就得到蘇州府衙上任。”
“總不能讓他一個人先去任上,我和孩子們再后面走。一則我們家那位看著到還好,內務卻是一團糟,平日里都是我給他打點慣了,若是要他自己打理,指不定還得成什么樣子呢,況且分兩趟去倒也麻煩,所以我們一商量干脆咬咬牙一家子一起走。”
“想來這時候冷倒也不會比冬日冷了,況且等這邊府衙里的事情交割完畢也得好幾日呢,再收拾收拾行李,一連幾日過去,自然也就沒現在冷了。”
蘇夫人聽沈氏這么一說,便不再憂心,轉而說起了別的事情:
“說來也是巧了,宋大人偏偏就成了蘇州城里的父母官,那里是我們本家,老爺已經給本家的人打過招呼了,去了之后有什么不便之處只管去找他們,萬不可客氣。”
沈氏一聽倒笑了:“如此便多謝姐姐了,你不說我也要和你說這事呢。”
“蘇家是蘇州當地的望族,自然免不了日后要和他們打交到,如今有了姐姐這話,我算是放心了,想來有你們本家的支持,夫君日后在那里開展政務也會順利的多。”
“瞧你說的,能和知府大人相交,我們自然是高興還來不及呢。”
這么一說兩個人都有了數,便不再談論此事,開始話起了家常。
其實她二人說的都很對,能和當地大族相交好,對于一名剛上任還不了解當地情況的官員自然是好處多多,開展工作也會順利很多。
而對于當地的世家大族來說,和知府大人交好,并且一開始就表現出足夠的善意,那么自然好處是更多的。
并不是說他們就要官商勾結或者什么的,只是若能和知府大人交好,那么首先在當地大族當中,家族的分量自然也會提升,再者,若是朝廷有什么新的政策,他們肯定也會知曉地比別人早,方便他們想出各種措施以應對。
三來,多個朋友多條路,若是多了知府大人這樣的朋友,那自然是多了很多條路了。
因此,與當地世族交好,尤其是新官上任時,對雙方都是極為有利的。
“我在蘇州城里,除了本家之外,也有幾個很是說得來的友人,想來你也會喜歡和她們常常交流的。待日后去了,你只管報我的名字,自然也就不會有人為難你了……”
“好,能和姐姐交好的人,想必人品方面定是無話可說的,那我就厚顏借一借姐姐的名頭了。”沈氏道。
“你我二人一見如故,又在這揚州城一起度過三年的歲月,快別說那客氣的話了,我聽了不喜。”蘇夫人笑說道。
“好,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
“這才對了嘛。”
……
相較于兩個大人越談越起勁,宋玉寧和蘇敏這邊就顯得有些愁云慘淡的樣子了。
成年人總是很習慣了要隱藏自己的情緒,或悲或喜,都不會是直接地表現出來,而孩子們則最多的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
因此面對即將要到來的分離,兩人顯得有些難過。
這方面宋玉寧還對古代的離別感受不深,所以倒還好。
而蘇敏這個正兒八經的古人則是對這種場面熟悉的多,因此她知曉這一離別,說不定日后都不能再見了,因此她很是難過。
在揚州城三年,難得有一個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宋玉寧,兩人三年間的交流致使感情越來越深厚,可這個每次相處都讓自己感覺到很舒服的人就要離開了。
而下一次見面,更是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即使是兩人約定好了,一定要勤寫信給對方,也還是改變不了自己的傷感之情。
因此,宋玉寧反而成了那個安慰她的人,她雖然也有些傷感,不過一直開導著蘇敏。
她分析了這次的離別,說這次去的是蘇州,蘇敏的老家,正好可以看看蘇姐姐生活過的地方,并且日后蘇敏定是要回家的,所以說不定兩人很快就見面了也不是不可能之類的。
蘇敏沉默了一會兒,想想也是,又想著不好在宋玉寧面前表現得太過令人擔心,便收拾了慘淡的心情,重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