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杰寧生辰

  • 玉在山
  • 那朵小黃花
  • 2318字
  • 2019-07-29 22:00:00

聽了李夫人的話,宋玉寧暗想,原來,這事和自家沒關系,是要讓蘇夫人幫忙了。

“哦?夫人說的可是我夫君手下的劉大人之女?”蘇夫人一想便明白了。

“正是,家里已經打探過劉小姐并未婚配,所以才有了此想法,還望夫人相助啊。”

蘇夫人一聽,覺得這李家與劉大人家倒也相配,便說道:“既然夫人親自前來訴說此事,那我便姑且試一試,不過若是不成……”

“若是不成,便也是我兒沒有那個福氣,與夫人無關。”李夫人聞弦歌而知雅意。

“好,既如此,那我便應了。”

送走了李夫人,兩家人這才又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好久,只見時間也已經不早了,官府的大人們那里也談完了事情,于是大家便各自散了。

到了家里,晚飯還尚早,于是一家人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換了衣服,坐在一起說著話。

“過兩日便要派人去京中,杰兒的生辰也快到了,不知你為他繡的書袋可快繡好了?”沈氏問宋玉寧。

“已經快繡完了,只上面的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裝飾還未繡好,不過明日便可完工,屆時便可讓人帶上,等哥哥生辰之前,保準能收到我給他的生辰賀禮。”宋玉寧道。

“哦?玉兒當真為你哥哥準備的生辰禮物是自己繡的繡品?那時我聽聞你們的約定,罷了也只是笑笑,只當小孩子家的玩笑,未曾想你們兩個竟這般珍視自己的諾言,果真孺子可教也。”宋遠驚奇道。

“這是自然,咱們女兒和杰兒都是好孩子,自然品性端正,信守承諾。況且,杰兒往日在揚州時,兩個人常常形影不離,感情非比尋常,自然會對彼此的話重視又加了。”沈氏再次接了話。

一家人說著,不一會兒就到了晚飯時刻,今日雖是端午節,卻并沒有在家里用午飯,因此宋玉寧她們包的那些粽子到了晚飯時才上了桌。

本來宋遠和沈氏對于宋玉寧那些用料奇怪的粽子抱有懷疑的態度。

不過他們一貫便是好父母,因此為了鼓勵孩子,便打算“以身試法”了,卻沒想到吃了那些粽子,竟覺得好吃非常,于是夫妻兩都對著各種粽子贊不絕口。

吃過飯,沈氏想到可以講自己的粽子送給親近的人家一些,也讓他們嘗一嘗這與往日不同美味,宋玉寧自然是沒有什么意見。

只在沈氏計劃為蘇通判家送去時,宋玉寧便說要多送些給他家,并向沈氏說了前面已經答應了蘇敏要給她多送一些的事。

沈氏覺得女兒的想法和自己極為默契,蘇家本來就和自己家里最為親近,因此她也原本想著要多送些給通判府的。

這么一商量,沈氏忙著讓仆人們去給各家送粽子,尤其是給通判府的要最為小心,不要弄壞,盡早送到,直到她看見仆人們都出了門這才坐下來。

宋玉寧見粽子的事情已經忙完,便回了自己的房間。

送信的人過兩日就會走,她得趕在他們走之前繡好,并且寫一封信一同捎上,因此,今晚她打算為宋杰寧寫信。

她到了書房,磨了磨,拿起了筆,可又不知該如何下筆了。

想了一會兒,她決心要寫的歡快一點,也可說一說平日的日常生活,想必離開了揚州的宋杰寧應該也會想到這里的一切吧,那么也一定會樂意讀到這些。

想著,宋玉寧便下了筆:“杰寧哥哥,見字如晤,自你離開揚州回去京城,已經將近一個月了,不知道你回京之時順利路上可還順利,回京之后又是否能快速適應與揚州完全不同的生活……”

“如今已入五月,不久就是你的生辰了,猶記得那時你聽說我要學習女紅,便說要我的繡品作為生辰禮物,可惜,到你生辰之日時你早已身在長安,因此不能將禮物親手送給你了。”

“不過雖然不能親自送給你,可想到我的第一件大的繡品是作為你的生辰禮物,而你也會經常用的上它,在你逐夢的途中也會有它的陪伴,或許有時你看到它就會想到我這個妹妹,這樣一想我就會很開心。”

“阿冀最近沒了人逗它,它似乎也情緒不高,每日只懶懶地曬著太陽,叫一聲也只是睜一睜瞇著的眼,若是叫的頻繁了,索性連眼也不睜開,有趣極了。”

“總之,盡管你走了,遠在長安,可我還是會記著你的一切,并期待我們下一次的見面。”

“突然想起不知從哪里看來的一句詩(當然是前世啦),覺得很符合現在的情形,便送給你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雖然此時我們相隔千里,但我們還是彼此的知己,最懂對方的永遠是我們彼此,這是一直不會變的。長安繁花似錦,希望哥哥也不要忘記我這個遠在揚州的妹妹。”

“而如今已經快要到你的生辰了,在這里,妹妹衷心的祝福哥哥能夠有朝一日實現凌云之志,一展宏圖……”

這封信很長,宋玉寧整整花了大半個時辰才寫好。

她突然發現寫的好像很煽情,完全不像平日的她,可她知道都是自己想說的,面對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她始終不吝表達,只是旁人不知罷了。

寫完之后,她仍然靜坐在椅子上,半天沒有回過神來,她又想起了宋杰寧還沒有離開時的場景。

那些美好的時光都歷歷在目,有時兩人一起努力學習,一起探討,又有時互相嘲笑對方在某一方面的蠢萌形態……

可以說,短短一年的相處,宋杰寧已經在她心里占據了重要的一塊,他們之間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是她想要珍惜的。

宋杰寧走后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她其實還有些不習慣那個平時在耳邊嘰嘰喳喳個不停的哥哥已經不在自己身邊了,回了自己的家。

可或許也是平日里她一向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樣,因此眾人并沒有發現她的異常,只在最初幾天以為她不開心,后面便也以為她已經適應了,就連宋遠夫婦也沒有發現女兒的變化。

只有宋玉寧自己知道,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她真心付出的朋友自己究竟有多看重,可兩人的相處卻很短暫,宋杰寧是她的哥哥,可實際上宋玉寧比他大很多歲,因此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兩人也經常探討,而時間多了,發現一人會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自然會引為知己。

而這樣一個知己,卻是又會好長時間不能見到了,她覺得有些傷感。

要知道,在這個交通完全不夠發達,甚至可以說得上是閉塞的時代,很多人都是終其一生都只能與好友見上一面或者寥寥數面。

因此,在古代,分別確實是會令人極為感動和傷感的場景,這也就不怪乎哪些詩人們總會以詩詠情了,而這些,最近經歷了的宋玉寧也是贊同不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淮滨县| 肥西县| 嘉兴市| 苏尼特左旗| 宜兰市| 镇原县| 阿城市| 莫力| 湘阴县| 都昌县| 沭阳县| 象州县| 方城县| 锡林郭勒盟| 玉山县| 资兴市| 盐边县| 鹤峰县| 宜宾市| 开封市| 临武县| 文安县| 玉溪市| 芜湖市| 东丰县| 肃宁县| 河北省| 大洼县| 中西区| 吉木萨尔县| 西昌市| 阜城县| 桑日县| 昌宁县| 丰顺县| 茶陵县| 文山县| 成武县| 辽源市| 余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