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賦稅之謀
- 大唐重生兵王
- 冶山有熊
- 2180字
- 2019-04-27 17:35:41
“諸位,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一方百姓,如何治理,此事往小了說,好壞不過一人功過;但往大了說,卻是關系國家興衰,百姓生死的大事。”
說話的,是崔元禮。
五姓七望中,崔家在李唐的代表,年輕輩的佼佼者。
“太子說了,今日這帳中所坐的,都是我大唐年輕輩的英豪,他日牧守一方、鼎定朝堂都有可能。”
很明顯,這是為太子站臺了。的確,在盧家選了秦王之后,崔家,站在了太子一邊。
不是說他們兩家的關系對立,而是,世家行事,從來便是這般,兩邊下注,不會將雞蛋放一個籃子里。
“不管未來如何,現下,我們都還是缺些經驗。便是我,也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若是說的不好,還請諸位莫怪。”
原來,今日并沒有安排論戰,而是看著來的書生比昨日多了一倍,都快將這大帳擠滿了,太子和秦王便商量了一下,讓五姓七望中的子弟,來講講地方治理之術。
不管情不情愿,既然來了此處,也半公開的效忠了,便是壓箱底的本事,也得展現出來看看。
好在來長安城的,都是世家中的年輕一輩,他們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家族包袱,也沒什么所謂的不傳之秘。
但就是這些在他們看來,只是家族藏書中隨意翻閱的記錄,便讓下面的那些書生聽的眼冒金光。
對于這些世家子來說,那些地方治理的條例、傳記,都是書架上很少翻閱的資料罷了,不過是些普通的知識。
可是就是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些人聽了,也是默默點頭。
這個世界,知識的傳播渠道太過狹隘,所有流傳下來的文獻,除了宮廷,就剩下那些世家了。
“千年世家,果然有其不凡之處啊!”
李世民低聲道。
其他人沒有說話,都是仔細聽著。
“治理一方,當使百姓安居樂業。同時,還要征收賦稅,以供朝廷用使。否則,外無大軍征戰,內無地方戍衛,百姓便是再富足,也不過是小兒持金入鬧市,自取滅亡。”
看著下面眾人都是認真傾聽,崔元禮微微一笑。世家何以把持天下權柄,還不是知識的壟斷?
今日這些書生聽了自己的課,他日自己入朝廷封侯拜相之時,自然會有些助益。
“天下賦稅,不外乎兩種。”
“以人丁為主要征收標準的賦稅制度,自秦漢以來,人頭稅、徭役等等,都是以此種為準。”
“所以諸位要牢記,治理一地,最先要做的,就是清查戶籍,登記造冊。”
“諸位記住,向百姓收稅,攤派徭役,并不是剝削地方。而是讓百姓知道,這天下,乃是有主的。”
“安寧時節,大家自然相安無事,可是一旦地方不靖呢?官府是不是首當其沖?若是有外敵入侵,朝廷大軍是不是征戰在前?”
“所以諸位一定要讓百姓明白,官府不是山大王,不是來他們頭上搜刮的,是建立完整、完善的制度,來最大限度保護他們的。”
聲音停下,整個大帳都是靜悄悄的。
下面的書生一個個激動不已,這些話可不是普通人能聽到的,聽到這些話的人,起碼都是半個官府眾人啊,也就是說,自己這些人,在大唐的朝廷看來,他日必是為官一方的。
沒有什么比這種官方認同感更讓這些書生興奮了,他們有的奮筆疾書,有的目中露出無比渴望,有的滿是憧憬,滿臉通紅……
但有幾位卻是皺起了眉頭。
盧照齡更是臉上露出氣惱之色,因為這些話,有不少都是他說給崔元禮聽到的。而他,是從韓嘯那聽來的。
這崔元禮一轉身,卻將別人的話據為己有了。
“這些都是韓校尉所言,崔大哥毫不解釋,是什么意思?”
盧照齡低聲對著身旁的堂兄問道。
說著他便要站起身來。
“莫急。”
忽然一道聲音在身后響起,低低的,宛如燕語。
回首一看,盧照齡一愣,仔細辨認,才認出,是常和韓嘯一起的那位許姑娘。
不過現在是換了男裝。
“韓嘯說過,要團結大多數人的力量。今日他沒來,便是來了,有人認同他的話,并且說與大家聽。他絕對只會歡喜,絕不會惱怒的。”
盧照齡看著面前明慧的男裝俏公子,愣神一會,才苦笑道:“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腔調,跟韓校尉是一個樣。”
身旁幾人都是低聲輕笑,許詩琪臉紅了紅,卻沒有生氣,反而心中有些甜蜜。
他所作所為,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會開心吧?
“以土地和財產為主要征收標準的賦稅制度,這是第二種賦稅方式。此法從春秋魯國承傳,雖有多方沿用,但卻為亂國之法,一時可解國庫之窘迫,但卻不可常用。”
“譬如,家有一畝田地者,年收其五一之稅。家用都不足,何以交稅?”
“那家有千頃者,看似富貴,但所謂家大業大,支出花銷也大。要是年收其田地之五一,豈不是要賣地交稅?”
看著下面的書生都是點頭,崔元禮心中得意。這些書生雖讀書不少,但卻還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說,這價值觀還不成熟。
現在自己將“人本位”的觀念傳播開來,他日,他們必將發揚光大才是。
這樣,才可保證世家地位、財富不動搖。
下面的書生們還是懵懂,有的點頭,有的疑惑。雖相互之間低聲交流幾句,但卻沒有人質疑,沒有人明白其中有什么問題。
便是太子、秦王等人,一時間也沒有感覺其中有什么錯處。
但原本還微笑著的許詩琪卻是變了臉色。
“崔公子,你所說的,雖有道理,但這說以天地、財富為標準收取稅賦的辦法為惡法,此言怕是不妥吧?”
清朗的聲音,讓整個大帳之中為之一靜,然后又是宛如石子丟入湖水,嘈雜聲傳播開來。
“此人是誰?為何如此說?”
“我也覺得這般說法有些欠妥當,但卻不知錯在何處。”
“這位看其穿著,似乎也是世家子啊,難道是要打擂臺?”
……
崔元禮仔細看了看,認出了許詩琪。
“原來是許姑娘,不知許姑娘有什么高見?”
姑娘?
大帳之中又是一驚,這是位姑娘?
崔元禮的話其實有些惡意,在這軍營大帳之中,討論國家大事。別人都沒有什么高見,你一個姑娘家能說什么?
若是真能被她駁倒了,那豈不是顯得滿大帳都是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