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間,江湖上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組織,名叫明是樓。沒有人能說清楚它究竟在哪?但有一點人們都知道,哪怕是路邊的孩童都知道,明是樓是一個傳奇。有人想要打聽消息,那就去找明是樓,只要出的起價錢,哪怕是皇帝的早餐,明是樓都能打聽的出來。這個組織的壯大,也引起了王公貴族乃至皇帝的恐慌,可惜的是,曾有一個國家的王賞金萬兩去搗毀明是樓,可惜卻無功而返,因為沒人知道它的具體所在之處,這件事傳到了明是樓樓主的耳朵里,樓主下令給予反擊,于是,王的一些極其隱私的事被傳的大街小巷人盡皆知,最后,那王無顏面對百姓,自動退位。至此一戰,明是樓名聲大造,世人皆知,明是樓樓主的厲害,民間更廣為流傳一句名言“寧得罪閻王,不招惹明是樓。”可惜世人卻不知,明是樓的樓主竟是一個傾國傾城的女子。
在這一年里,除了明是樓的崛起,還有一件大事的發生。吳王為博妃子一笑,動用大量國庫錢財去建館娃宮,以至國庫空虛。越國送來打量奇珍異寶供吳王賞玩,吳王大喜,送給越國美女西施,西施說了幾句好話,吳王便不顧眾臣反對,放了勾踐回越國。勾踐回到越國,開始勵精圖治,讓百姓繁衍生息。而吳國這邊并未覺察到危險的氣息,依舊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趕建宮殿,據說,越國還曾派人送來大量的原木,將姑蘇城外堵得水泄不通。城外一個小鎮傳聞“以木塞路”木瀆鎮由此得名。
一切都按照歷史的發展慢慢的推進著。
“西施,你看寡人給你帶來了什么新奇的好玩意。”
“大王,是什么?”
“你看。”吳王拿出藏在身后的東西,原來是一把蒲草扇。
“大王,你是從哪找到這個蒲草扇?”
“喜歡嗎,你不是常說想念家鄉,這是寡人派人八百里加急給你去越國找來的,還給你些越國的特產,一會用飯時你就會見到了。”
看著吳王深情的目光,惜若感動的哭了。“喜歡,非常喜歡。謝謝大王。”
“別哭了,看見你的眼淚,寡人會心疼。既然喜歡就要多笑笑,好嗎?”
“嗯”惜若抱著吳王答應著。
此刻在惜若心里,沒有什么國仇家恨,只有妻子對丈夫的愛和感動
也許很久以前,惜若還沒有放下仇恨,但是現在的惜若只是一個幸福的小女人。
自從來到吳國,除了熙然之外沒有人對她這么好了,所以,她幫助越王回到越國后,便不在和范蠡有任何聯系了,只是偶爾和熙然還有往來,敘敘舊,聊聊家常,只是不在談論復國和報仇的事了,自然熙然也不會向惜若打聽任何有關吳王的消息。這已成為她們之間的默契。
熙然一身男裝來見惜若。惜若對外則稱熙然是他的哥哥。兩人本來就長得相像,并未引起人們的懷疑。
“妹妹。”
“哥哥,你來了。我們兄妹要說說話,你們都下去吧。”
“是,娘娘。”
“惜若,你過得好嗎?”
“嗯,很好。”
“吳王待你很好,那我就放心了。”
“熙然,你這次找我,有什么事嗎?”
“是呀,我可能要離開一陣子了,今天是向你來辭行。”
“哦,要多久?”
“不清楚,快則數月,慢則……不提這些事了,這次來我給你帶了些藥,是齊若配的,希望對你的病有效,這里是藥方如果你吃完了,記得找御醫配置。保持平和心態,忌激動……”
“知道了,你每次來都會說這些,聽的我的耳朵都長繭子了。”
“你是因為我才會這樣的,我一直很內疚。”
“不,熙然,不是你的錯,我是自愿這樣做的,你看我這不是活的好好的嗎?”
“惜若,有些話我不知當不當說,既然你放下了仇恨,接受吳王,就要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忘記你的過去,也不要管將來如何,最重要的是現在,活在當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明白,你是讓我珍惜今天。”
“是的。”
“熙然,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是的,但是我不能說,對不起,我只能告訴你,珍惜現在你擁有的每一天。”
“好的,我記住了。別光說我了,你呢?可有喜歡的人?”
“我?我又不像你這么淑女,只有外表可以唬唬人,了解之后知道我是個假小子,哪有人敢喜歡我呀!”
“真的嗎?喜歡你的人恐怕不少吧?以前我就看出范先生對你不同,難道他沒和你暗示過?”
“你說那個外表儒雅,實則腹黑的男人?還是饒了我吧。”
“真的不喜歡他?”
“不喜歡”
“熙然,看來你還沒看清自己的心呀,就上次的事來說,你對每個人都很豁達,但為何唯獨對他如此苛刻?你還說心里不在意他?”
“其實,我倒是覺得你身邊的那個齊若或是伍子胥和你很般配,你們性格相似,興趣相投,只可惜,你心里卻是范先生。”
“誰說的,惜若你不要胡說!”
“看吧,一提到他,你就這反應,你不是常說,解釋就是掩飾,而掩飾就是事實嗎?這就是你的真實心意呀!”
“我不會喜歡任何一個人,因為我沒有未來。”
“何必這么悲觀呢。”
“惜若,你不要說了,有些事你不會明白的,我答應你,我會好好考慮這件事,你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在犯病了,知道嗎?”
“好。”
“那我走了。”
“嗯”
熙然站在皇宮門口,回頭看了一眼宮門。只見宮門緩緩的關閉,阻隔了一切與外在的聯系。
惜若,歷史是無法改變的,要不了多久,勾踐滅吳的事情就會發生了,歷史將會上演,到那時,你該怎么辦呢?
來到伍子胥的府邸。這陣子經常來找他,門口的侍衛都認識了熙然,沒有通報便放行了。
“子胥”
“熙然,你來的正好,你看我畫的這幅梅花如何?”
這段日子以來,伍子胥和吳王因建館娃宮的事意見不和而決裂,伍子胥罷官在家,不理朝廷上的事,每日以舞文弄墨為消遣。
“風霜高潔,傲骨顯露無疑,十分傳神。”
“不愧是我的知己,一語道破我心中所想。”
“吃完午飯再走吧。”
“好”
“有什么事你就說吧?”
“被你看出來了。”
“是呀,每次你一有心事,就會把玩你那個手鐲。”
“我今天是來向你辭行的。”
“你準備去哪?”
“游山玩水,這幾年太辛苦了,現在總算有時間去到處走走了,子胥,可愿同我一起?”
“嗯,我也正好想出去走走,不過事出突然,你總給給我點時間準備一下吧?”
“好,這個沒有問題,我也不是急著走,半個月后,我再來找你,相信那時,你該做的應該能做完了,對吧?”
“嗯,不出意外的話。”
“你家的廚子手藝越來越好了,這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恐怕有段時間吃不到這么好吃的菜了。”
“這有何難,到時讓廚子一起去,不就好了?”
“真的呀,那就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