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地道陳皮
- 醫路人生
- 執持憶念
- 2537字
- 2019-04-15 10:13:03
顏林拿起橘葉聞了聞,頓感神清氣爽起來,不禁喜道:“嗯,這橘葉聞起來挺舒服的。”
話剛一出口,便聽得腦海中響起系統女聲來:“恭喜宿主激活中藥:橘葉。”
“什么,激活橘葉?”顏林聞言一怔,心神頓時遁入腦海中,驚訝的發現系統空間的中藥柜上有一處閃亮的光點,細眼一看,正是存放橘葉的地方。
顏林見此不知是喜還是悲,當即問道:“系統,激活中藥有什么好處嗎?是不是比外面的中藥效果更好一些?”
“沒有。”
“那有什么好處?”
“激活中藥后,可以隨身攜帶,隨用隨取。”
“我去,沒別的好處啦?”顏林聞言不禁有些失望,無聊的時候也曾在某點看過小說,一般系統產出的東西,都有神奇的功效,甚至有些還能修仙,只是沒想到自己卻太過倒霉,竟是一點加強的功效也沒有,純粹的中醫治病救人。
唉,運氣不好,除了認命還能有別的辦法嗎?
不過能隨身攜帶中藥的話,那就意味著隨時隨地能治病救人了,碰到應急情況的話,肯定能派上用場,算是系統給的另外一種福利吧。
顏林將激活橘葉的整個過程回想了一遍,隱約覺得不但要見到中藥本身,還要說出中藥的名字來,方能激活。
為了驗證心中所想,顏林將心神浸入系統空間,將心中想法說了一遍,而系統的答復進一步印證了自己的想法。
不過就目前為止,顏林所認識的中藥基本上寥寥無幾,也就是小時候漫山遍野跑的時候,認識幾種中藥,比如金銀花、菊花、紫蘇葉、白花蛇舌草、牡丹花、玫瑰、桑葉等等,除此之外為數真不多。
按照目前情況來看,想要激活全部中藥的話,買一本圖文并茂的中藥書籍來,那是勢在必行的,一想到買書,顏林腦海中瞬息浮現出兩本書的名字來:《神農本草經》與《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乃起源于神農氏,經代代口耳相傳至東漢時期,經過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民間及官家經驗成果,然后又經過反復修訂而成的中醫類書籍,是對古代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
《本草綱目》則是明朝醫家李時珍舉一人之力,嘔心瀝血30余年編成的醫學巨著,對中醫藥的發展影響深遠。
顏林決定先將這兩本書買回來,將其看完后再做決定。
正沉吟間,卻見一對情侶模樣的青年男女走近了來,其中男孩子身著一襲白色襯衫,瓜子臉,如果不是臉上長滿青春痘,應該長的蠻帥氣的。
而女孩子則長著一張萌娃的臉,看上去萌萌的,屬于那種嬌小可愛型的,也就是小蘿莉。
小蘿莉一見顏林手中的行醫幡,萌萌的大眼睛忽眨忽眨,眼神中滿是好奇之色,她拿出手機小心的扯了扯男朋友衣角,似乎想要跟顏林合個影一般。
男孩子不好意思的朝顏林方向瞅了一眼,上眼皮微微一縮,隨即笑著走了過來:“大哥哥,我們能跟你合個影嗎?”
顏林笑了笑,并未拒絕對方的請求,按照對方的要求擺了幾個POSS,跟小蘿莉合了幾張影。
待拍完照后,小蘿莉看到顏林手中的橘葉后,眨巴眨巴眼道:“大哥哥,你摘橘葉干什么?”
顏林可不想告訴對方自己在此等人的事情,只得撒了個謊道:“摘橘葉當中藥啊。”
“啊?橘葉也能當中藥?”小蘿莉瞪大著雙眼,一臉的不可置信。
顏林嘿嘿一笑,伸手一指身后的橘子樹道:“美女,這有什么好騙你的。我且問你一個問題,陳皮知道吧?”
小蘿莉眨巴眨巴眼睛,“嗯”了一聲,笑著點了點頭。
“陳皮乃是橘子的果皮,就是外面那層黃色的,我說的沒錯吧。”
“嗯,這個我知道。”
“陳皮乃是一味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中藥,以南嶺以南的陳皮最為地道,藥效最好,當然,我們臨漁市也屬于南嶺以南,所產的陳皮也非常地道。”
“哇,真的嗎?”聽得顏林稱贊的話后,小蘿莉臉上笑開了花,似乎顏林就在稱贊自己一般。
“當然是真的,橘子樹上除了陳皮這一味藥之外,還有橘葉、橘核、橘絡也能入藥。橘葉,顧名思義就是橘子樹的葉子,而橘核,就是我們吃橘子的時候里面的果核,橘絡則是陳皮下面的白色紋絡。”
一旁的男孩子聽聞后,忍不住插嘴道:“乖乖,聽您這么一說,橘子樹全身都是寶啦?搞的我都想回家栽橘子樹去。”
顏林呵呵一笑道:“回家種中藥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啊,現在國家不是大力提倡中醫藥發展么,往后中醫藥必定是個趨勢,而要發展中醫藥的話,中藥則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只要中醫藥發展起來了,必定會帶動中藥產業的發展。”
“嗯,那倒是。”男孩子笑著點了點頭道:“再過一年我們倆就要畢業了,心里一直在想畢業后干嘛去,也許種植中藥是條出路。”
見得男孩子似乎有些意動,顏林笑著提醒道:“只不過我對種植中藥這一塊也不懂,建議你還是了解一下市場再做決定吧。就像‘炒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一般,創業一樣的有風險,可不能急在一時。”
男孩子滿臉感激看向顏林,點了點頭,道了聲謝后,拉起小蘿莉消失在了公園盡頭。
……
睡了個午覺之后,趙玲早早的來到東怡社區服務站,穿上護士服,跟同事交接班后,按照處方擺好下午要輸液的藥品,順便將藥品清點了一番,然后又將房間里衛生稍作打掃,便無所事事的坐在服務站門口,邊曬太陽邊玩起手機來。
因為下午病人比較少的緣故,整個社區服務站里就一個醫生一個護士值班。而據交班的同事講,因站里的霧化器被一小孩子摔壞了,郭醫生臨出門買新的去了。
所以,偌大的一個社區服務站,只剩下趙玲一人,安靜的有些害怕。
趙玲坐在門口,一邊刷朋友圈,時不時的瞅上一眼街上行人及車輛。
突的,一輛熟悉的現代私家車映入眼簾來。
趙玲朝現代私家車揮了揮手,卻見車子經過服務站后,徑直朝前開去,根本就沒有停下的跡象,心中不禁有些耐悶,自言自語道::“嗨,郭醫生這個時候不是應該來上班的嗎?怎么路過卻不停下呢,難不成臨時有事?我還是打個電話問一下。”
待電話打通后,趙玲拿起手機:“喂,郭姐。”
電話那頭響起郭醫生的話語聲:“怎么啦,趙玲?”
如果顏林在此的話,一眼就能認出,這郭醫生正是那位跟自己在臨漁市醫療器械城發生口角的中年女人。
趙玲笑著答道:“郭姐,剛才我看見你的車從服務站門口路過,就打個電話過來問一下,你是不是臨時有事。”
“啊?”電話那頭郭醫生聽聞后大吃一驚,朝車外一張望,發現自己竟然開過站了,當下尷尬一笑道:“沒……,沒事,我這就過來。”
郭醫生暗自苦笑了一聲,將車開到前面的紅綠燈路口后調轉頭來,朝東怡社區服務站開去。
前腳剛跨進服務站門,后腳就聽得趙玲好奇問道:“郭姐,來的蠻快嘛,剛才你的車是自己在開吧?”
郭醫生聞言尷尬一笑道:“是我自己在開,因為有點事走神,所以就開過頭了,要不是你打電話提醒,估計要開到高速路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