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北上探親(一)

  • 秋撫
  • 夢回·漣洏
  • 4252字
  • 2019-03-30 11:59:26

轉眼間蔡瑜新在湖南已經呆了五年,現在他成了婚,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家,日子過得還算美滿。想著也應該回老家看一看了,一來是讓父母放心,雖然獨自一人在異鄉,但已經安頓了下來。二來自己娶了媳婦兒也應該讓父母見見。

這天蔡瑜新便告訴蘇小妹自己打算回河南老家的事情。

自從蘇小妹嫁給蔡瑜新以來從未聽蔡瑜新提起過自己的事情,今天一聽說要帶著她回河南老家難免有些詫異,但還是立馬答應了。蘇小妹說自己去那么遠的地方要跟父母知會一聲。

蔡瑜新趁著蘇小妹告別的當口便獨自準備起來,轉眼間蘇小妹已經從蘇家回來了,蔡瑜新也準備的差不多了。這趟回家蔡瑜新并沒有帶什么東西,只帶了兩人的換洗衣物,由于是夏天也沒多少,收拾好了也就一小包。

蘇小妹關好了家里的門窗后便和蔡瑜新出發了。

蔡瑜新計算著要趕今天晚上七點的火車,第二天中午剛好到河南鄭州火車站,因此便在下午兩點鐘從家里動身。

走了三個小時她們終于到了市里的火車站,蔡瑜新買完票后又趁著多余的時間和蘇小妹一起買了點兒吃的。

兩人差不多等了半個多鐘頭終于聽見車站的廣播報道從惠州到邯鄲的火車已到站。兩人麻利的站起身來跟著乘車的人群拼命的跑著。

蘇小妹從沒出過遠門,更別提坐火車了。她不明白這些人為什么要這樣沒命的跑,是怕趕不上上車還是怕沒座位,雖然心里奇怪,但始終跟在蔡瑜新后面生怕走丟了。

穿過地道之后終于看見了站臺,蔡瑜新嫻熟的經過一節節的車廂最后站在一節車廂前,蘇小妹跟了上去,兩人一起上了車。找準了座位兩人便坐下來。

火車發動了,蘇小妹靜靜地感受著坐車的感覺。從小到大她從未坐過這么舒適的車,印象中只坐過父親推的雞公車,而且也只是兩三次,今天這個機會也算是難得。

蘇小妹靜靜地看著窗外,夕陽西下,將整個天空映的通紅。她從未這樣愜意的感受自然之美,記憶里除了讀書之外,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幫著家里做事。這一刻她感覺自己無比的快樂和幸福。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晚餐時間到了,車廂里傳來一陣吆喝:盒飯盒飯,現炒現賣,五角一份。列車服務員叫賣著,但買的人并不多,對于乘客來說在外面五角錢可是有大用處的,實在舍不得為了一頓飯花掉。蔡瑜新夫妻倆只簡單的吃了一點上車前買的零食充饑。

吃過晚飯車上的人便開始逐個的打起盹兒來,八九點左右車上的人都已經全部安然入睡。

蘇小妹醒來時天已經亮了。隨著又一陣的吆喝,吃早飯的時間到了,兩人將昨晚吃剩的分了個干凈。

過了不多久蘇小妹便想上廁所。雖然從昨晚到今天蘇小妹仔細觀察,見到有人離開座位,想必是去廁所,但第一次坐火車的蘇小妹難免有些猶豫。她害怕自己被鎖進廁所出不來,因此不敢去上,一直憋著。

過了一個多小時后列車上的廣播再次響起:親愛的旅客朋友們,列車已到達鄭州。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她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麻利的下車后,蘇小妹便和蔡瑜新一起去了車站的廁所。因為在車上沒有吃多少東西,下車后兩人都有些暈乎乎的,蔡瑜新便提議去吃了碗面條。

吃過東西蔡瑜新又找了去新鄭的客車,就這樣她們又踏上了旅途。

由于路面有些凹凸,坐在車里就像是坐在不會停的搖搖車上。因為干燥,路上的灰塵很大,車窗也沒有打開。蘇小妹剛吃了面條,加上有點暈車,不久便吐了。實在難受,蘇小妹便開了一點窗,漸漸地也沒那么難受了。

這一路蘇小妹發現這邊的樹木自己大多沒有見過,認識的也只有棗樹這一種,家里最多的橘子樹更是見不著影子。而且她也感覺到這邊的溫度好像并沒有家里那么高。

因為好奇蘇小妹一直都是盯著窗外看。時間好像過得很快,三個小時的車程一會兒就到了。

她們在梨河鎮下了車。因為沒有交通工具,所以要去村子里只能靠步行了。蔡瑜新在前面走著帶路,蘇小妹緊跟著。她看見這邊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基本上都是土磚墻,房頂也都是蓋的草和樹皮,蓋瓦的房子在這邊好像并不多見。

走了近兩個多小時,已經是正午了,蔡瑜新終于停了下來。

“到了。”

蘇小妹看到這也是一座低矮的房子,土磚搭建的,房頂蓋著麥草和樹皮,而且用木頭圍了個小院子。

蔡瑜新已經開了院門進去了,蘇小妹也顧不得看了,小跑著跟了過去。蔡瑜新一推門她便看見一個中年男人在桌邊坐著。

“爸爸。”蔡瑜新叫著。

“終于回來了”蔡志說道。

見到蔡瑜新叫爸爸,蘇小妹也忙從后面來到前邊叫到“爸爸。”

“這是?”蔡志問道。

“這是舅媽給我找的媳婦兒,叫蘇小妹。”蔡瑜新回答道。

“哦!來來來,快坐,快坐。”

蘇小妹似乎有點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這一路上都是蔡瑜新打理一切,由于和家里不同處處充滿新奇,蘇小妹一直也沒太注意這邊的人說話。此刻聽著他們父子交談顯得有點茫然。

“趕了這么遠的路還沒吃飯吧,你們坐著,我去做飯。”蔡志說著,轉身便去灶房了。

蘇小妹接過蔡瑜新倒的茶,一邊喝一邊四處看著。這座房子只有三間正房,中間她們坐的是間堂屋,左邊是間睡房,右邊就是灶房了。堂屋里還有一張床靠著屋后的一方墻,蘇小妹發現這床好像不是木頭做的,是用黃土壘起來的,因為上面放著枕頭和被子,蘇小妹才知道這是張床。

蘇小妹指著床問道:“你們這邊的床是這個樣子的啊?”

“這叫‘炕’,”蔡瑜新說到,“我們這邊冬天太冷,燒火做飯時熱氣就會跑到炕底下,睡覺暖和。你別問了,去看看爸爸要不要幫忙。”

蘇小妹忙站起身向灶房走去。到了灶房她看見鍋里的水已經開了,蔡志正忙著抓面條往鍋里放,看見蘇小妹進來忙問道:“你進來干什么,快去外面坐著,面快熟了。”

蘇小妹聽的不是很清楚,便說道:“爸爸,你說慢點兒,說慢點我才聽得懂。”

蔡志又慢著說了一遍。這下蘇小妹聽懂了,忙答道:“瑜新說要我進來幫忙。”

“不用,不用,你去坐著吧。”蘇小妹點點頭,便出去了。

蘇小妹才坐了一會兒,蔡志就端面出來了,第一碗給了蘇小妹,第二碗給了蔡瑜新,最后一碗是他自己的。蘇小妹看見她們夫妻倆的面都是滿滿的一大碗,公公的只是多半碗。蘇小妹沒說什么,只是吃著。

面很清淡,也沒有什么輔菜在里面。蔡志又拿出了半瓶白酒和兩個蒜頭,父子倆就著面條喝酒,還時不時剝顆蒜嚼著。蘇小妹在家見到過蔡瑜新剝蒜頭吃,她不知道為什么他們能吃下那么辣的蒜頭,自己也試過,結果辣的喉嚨痛,連眼淚都止不住的流。

面吃完了,蘇小妹主動去洗碗,洗碗的時候她聽見有人上門來,一會兒家里便沒聲音了。洗完了碗,蘇小妹出去一看,只看見蔡瑜新在睡房收拾著,她便問:“爸爸呢?”

蔡瑜新說:“剛才有個人叫走了,說是家里的孩子生了病。”

“爸爸還會看病?”蘇小妹問道。

“爸爸以前做過軍醫,什么小病都懂得治。”

“為什么不開個診所?”蘇小妹問道。

“開不得。爸爸做軍醫的時候偷了一點軍費藏在靴子里逃,后來有人追來了,他怕被發現,就連靴子一起扔到河里了,這才逃掉,要不然我家早就發財了。”蔡瑜新說到這里不免有些惋惜。

蘇小妹又問道:“我們今晚睡這里?”

“嗯。”

蔡志直到吃晚飯的時間才回來,此時蘇小妹已經準備好了晚飯。因為這邊沒有大米只有面粉面條之類的面食,因此蘇小妹也只好煮面條吃了,只不過她不太習慣之前公公做的清湯寡面,所以自己炸了辣椒油和蒜蓉拌在面里吃。蔡志或許是因為一個人的緣故,平時也不愿意在吃食上費些功夫,吃了蘇小妹煮的面條連聲叫好。

吃飯的當口蔡瑜新便問起家里的事情來。“爸爸,大姐和二姐都還好吧!”

“哎!別提了,你大姐倒是沒什么,可是……可你二姐……她出嫁后的一年肚子一直沒動靜因此不受婆家待見,后來連她男人也厭棄她來,天天對她打罵,后來她竟然跳井死了。”說完蔡志長嘆了一聲。

“什么,還有這樣的事?狗日的,他敢逼死我姐,我明天就去找他算賬。”蔡瑜新惡狠狠地說道。

“算了,算了!這都兩年了,他都重新討了別人,你現在去鬧還有什么意思。”

“爸爸,姐姐死了你也不管?”

“我又有什么辦法,找他打架?我一把老骨頭能奈何得了他嗎?更何況又不是他殺了你二姐,她是自己尋死的。”

“二姐真是可憐,這個該天殺的。”蘇小妹惋惜的附和道。

“好了,別提這些了。你回來你大姐還不知道呢,明天我去接你大姐過來,咱一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蔡志說道。

蔡瑜新點點頭。

第二天一早蔡志吃完晚飯就出發了,蘇小妹和蔡瑜新兩人在家張羅著晚上的“家宴”。因為姐姐家離的遠,一來一回得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因此團圓飯也只能晚上吃了。

因為蘇小妹不太了解當地的飲食習慣,因此這頓飯基本是蔡瑜新張羅的,蘇小妹只負責打打下手。

吃晚飯的時候剛巧趕回來了,這時都準備好了,打完招呼后就坐了下來,也沒有什么好東西,只準備了白菜餃子、饅頭和咸菜。

“姐,怎么只有你一個人來?”蔡瑜新問到。

“你姐夫有事抽不開身,倆孩子太小走遠路怕是走不動。哎,你可好啊!如今成了家。怎么樣,現在。”大姐問道。

“還好,現在已經建了房子,日子過的也還不錯。”

“看樣子結了婚也變了,呵呵呵……”大姐笑道。

晚上大姐便和蘇小妹一起睡到睡房,蔡瑜新和蔡志則睡到堂屋。

大姐和蘇小妹聊著天說:“小妹,你們結婚后我弟對你還好吧!”

“還好。”蘇小妹答道。

“小妹啊!我這弟弟的脾氣不太好,也不知道現在改了沒有,要是以后他沖你發火,你可別理會。”

蘇小妹回答道:“姐姐,我知道了,我不會和他斗嘴的。”

蘇小妹接著說道:“聽瑜新說爸爸以前是軍醫,不知道爸爸有沒有什么治稻田毒氣的法子。”

“什么毒氣?”

“我們那里每年插秧割稻都會有很多人染上田里的毒,身上有些地方會長紅疹子,癢得可難受了,而且越抓越多,我們因為長這個有時都不能上工,要在家待好幾天呢。”

“是這樣啊,那我明天問問,要是有法子我就叫爸爸告訴你。”

蘇小妹笑呵呵地道了謝。

第二天下午蔡志叫住了正在忙的蘇小妹。

“小妹,聽你姐姐說你想跟我學醫術啊?”

“嗯”蘇小妹說道:“我們那邊每年插秧割稻的時候就有好多人染上毒氣,身上長紅疙瘩癢死人,而且還不能抓,越抓越癢還會慢慢發著長。”

“是這樣啊!剛巧我學過治這個的法子,我教給你。”

說罷,蔡志便告訴蘇小妹治病的法子。他講首先要看疹子的頭尾,頭是開始長的地方,尾是往外蔓延的地方。弄清楚了頭尾后再拿打濕的紙附在疹子上方。用捻子沾桐油后點燃,然從尾到頭去燒,這樣燒上三兩天就好了。他還吩咐說是染上了壁虎毒也可以用這個法子。

蘇小妹邊想邊念,最后說了一遍給蔡志聽,最后蔡志確認無誤后蘇小妹便道了謝。

那個時候一般有人生病了都是自己扛著,盡管有些人不怕花錢但是醫療條件也是不太發達的。因為種種原因老一輩的人一般都知道好多的土方子。蔡志傳授給蘇小妹的就是最簡單的“燒燈火”。

蘇小妹和蔡瑜新在蔡志家里一共呆了四天,第五天早上便和姐姐一起上路離開。

在公公家里蘇小妹吃飯從來沒有吃好吃飽過,因為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她實在是不習慣。她心里想著婆婆是南方人,去了她家肯定會好很多的,至少不會天天吃面條饅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平顺县| 景东| 迭部县| 连州市| 外汇| 来安县| 宣城市| 夹江县| 明星| 高雄县| 房山区| 连云港市| 平度市| 应城市| 大理市| 巩留县| 民权县| 谷城县| 余干县| 泰和县| 克什克腾旗| 洪雅县| 雷波县| 永福县| 通山县| 凌海市| 涞源县| 汉沽区| 嘉义县| 罗山县| 凤城市| 始兴县| 平谷区| 乐昌市| 库尔勒市| 应城市| 高邮市| 平南县| 密云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