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是茶峒的靈魂
茶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的西北方是重慶,西南是貴州,地處在三省交界點上。這里是內地入川渝、進黔的必經通道,更因為酉水河的水利之便,亦是川黔土特產、貨運的水旱碼頭。因而在歷史上曾有過一段繁華,成了商旅云集之地和兵家必爭要塞。可以說,酉水河是小鎮的靈魂之所在,沒有酉水河,便不會有水手,不會有那些描著彎彎眉與水手關上房門撒野卻又重情重義的多情女子,更不會有二老和翠翠的故事。
在沈從文的小說中,小鎮臨水一面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穿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如今,吊腳樓依然還在,但酉水卻早已經退去不少,只余下一些專門招徠游客的小漁船泛舟河上。

茶峒 河中小島上的“翠翠”塑像

茶峒 童趣
放學了,這里便成了孩子們的天地。

茶峒 小橋
小橋對面的那幢樓房雖然是新建的,但屋側二樓開的木廊別有趣味,而且屋后臨河一面出檐深遠,是為了擋住風雨對墻體的侵蝕。橋上兩側的竹簍是湘西人外出買賣的必帶用品。

茶峒 酉水河邊洗衣的人
雖然鎮上家家都通了自來水,可還是有不少人喜歡來到河邊的碼頭,用最傳統的方式捶洗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