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大觀園西昌圍
從新圍的西門出來,往左走不到20米,便到了西昌圍,也就是老圍。這里地勢略高,是一幢不規則的近乎橢圓形的圍屋,占地總面積為5257.6平方米,為徐名鈞祖居地,由徐名鈞父輩及其兄弟所建。其父號“西昌”,并因徐名鈞家族經營木材生意時船號和木頭烙印標記為“西昌號”,故名為“西昌圍”。該圍屋為兩層建筑,土木結構,外墻頂層設有火炮眼,底層為三合土夾鵝卵石筑墻,二層到頂為青磚砌成。整幢圍屋有乾、坤兩座大門出入。圍內以祖祠堂為中心,前后建有5幢廳堂和一幢觀音廳。各幢廳堂建筑時間都各不相同,最早的立孝公堂于明末清初年間所建,最晚的是清道光年間所建,其余的幾幢均建于清乾隆年間。和新圍不同的是各幢廳堂互不相連,因勢而建,相對獨立,自成一家。這里集中了各個時期的客家建筑風格,說這里是客家民居大觀園并不為過。
在暮色之中出了圍屋,心中尚意猶未盡,返程的班車還沒有來。在路邊的小店等著,當地人說現在來看圍屋的人還不是最多的時候,在五一節、國慶節,那才叫熱鬧啊!顯然,先輩們的防衛心理在現在的后人生活里已經不再留有太多痕跡。倒是太多的游人的足跡帶來外面世界的喧囂,也帶來他們對圍屋外面的世界的向往。

關西 新圍院門 在院門的外面是一大塊空地,可做跑馬場,地面鋪著整齊的鵝卵石。

燕冀圍 二樓 圍里二三兩層有1米寬的樓廊環通,蓋有廊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