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讀一點 時間簡史
- (英國)斯蒂芬·霍金
- 871字
- 2019-09-26 13:09:22
量子宇宙論霍金講述宇宙的由來
由于不同的初始狀態會導致不同的演化。大爆炸奇性的狀態從何而來,宇宙又從何而來——即“第一推動”的問題讓眾多物理學家開始了苦索答案的行程。
尋找第一推動問題的答案
20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們提出了所謂的暴漲宇宙模型。在大統一破缺之后,宇宙出現了一個以指數形式膨脹的階段。但是,人們仍然沒有徹底解決第一推動的問題。
霍金解決了第一推動的問題
真正解決第一推動問題的是霍金。在霍金提出的無邊界條件的量子宇宙論中,宇宙的誕生源自一個歐氏空間向洛氏時空的量子轉變。歐氏空間是一個四維球,在四維球轉變成洛氏時空的最初階段,時空是處于暴漲階段。接著,膨脹減緩,我們可以用大爆炸模型來描述。在這個宇宙模型中,空間是有限卻無邊界的,可以說是封閉的宇宙模型。在1982年霍金提出這個理論后,幾乎所有的量子宇宙學都圍繞著這個模型展開研究。這是因為這個模型的理論框架對封閉宇宙的研究非常起作用。
目前的觀測和推斷
很多人曾經嘗試將霍金的封閉宇宙的量子論推廣到開放的情形,但未能成功。之后,霍金和圖魯克在他們的新論文《沒有假真空的開放暴漲》中提及了這個問題。如果宇宙的重新坍縮,造成的結果將是到重新回到高溫的大擠壓狀態。而開放宇宙的無限膨脹的前景也很難說,或許宇宙將不斷地冷卻下來。不過就目前來說,人們無法知曉世界末日何時來臨,因為那是極其遙遠的事情。
宇宙日記
宇宙的膨脹現象賦予了我們測定宇宙生命的時間尺度。最近的統計結果則是,宇宙大爆炸源于150億年前。
我們現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宇宙150億年的生命記錄。用1天來表示4110萬年,用1小時來表示171萬年,用1分鐘來表示28900年。


告訴你光的秘密
光如何產生?光如何在空間里傳播?光如何出現?光是什么?是物質、振動、還是純能?顏色是否為光必不可少?對于這許許多多的問題,科學已經作出了部分解釋,但歸根結底,這些問題尚未解答。關于光的性質,還有很多謎,直到現在也無法用科學解釋。不過,20世紀初,在人們了解光、研究光的過程中,相對論和量子論帶來了物理學的兩場革命。為建立這兩個理論體系,許多科學家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