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濟學(2014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1180字
- 2019-09-26 13:10:27
3 邊際產量遞減規律企業增加的投入和得到的產量之間的關系
企業增加的投入和得到的產量并不完全是呈正比例的,因為這個過程存在著邊際遞減規律:也就是隨著投入的增加,得到的額外產出逐漸減少。
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在介紹企業的勞動需求時曾經介紹過,但是這一規律非常重要,仍有必要在這里再對其作進一步的闡釋。為了考察生產過程與其總成本之間的聯系,我們以阿旺的糕點店為例。先假設我們考察的是短期經營行為,也就是說阿旺的糕點店并未取得重大的技術進步,規模是固定的,并且店內生產的糕點量是由工人的數量決定的。
當阿旺雇傭一個工人時,店內可以生產出50塊糕點。當有兩個工人時,可以生產90塊糕點,當有三個工人時,可以生產120塊糕點?!绱?,可以得到如右頁上圖所示的圖形,它表現了投入量(工人數)和產量(糕點量)的關系,被稱為生產函數。從圖中還可以看出,隨著工人數量的增加,糕點的數量也在增加。由此,經濟學家提出了邊際產量的概念——投入增加一單位時所得到的產量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工人數量的增加,工人的邊際產量在逐漸降低。很容易可以計算出,第一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是50塊,第二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是40塊,第三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是30塊,到第四個工人的邊際產量就只有20塊了??赡艽嬖诘脑蚴?,由于工人的增多,大家只能共用設備,分享的空間也越來越小,使工人效率下降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可以這樣表述:在增加一種投入而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時,所增加投入的邊際產量至少自某點開始會逐漸下降。
不過,和其他規律一樣,邊際產量遞減規律也有前提條件——生產技術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固定生產要素不變,這兩個因素缺一不可。如果在長期中考察,生產技術可能有很大進步,而一切生產要素都變化了,這條規律也就不起作用了。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在其他各行各業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在農業中,農民對肥料的使用在開始時對增產的貢獻最大,隨著肥料的增加,增加肥料的貢獻越來越少,最后呈負值。又比如在人事上,政府和企業的富余人員存在,使機關人浮于事,嚴重存在邊際產量遞減規律,這時就有必要“減員增效”。
認識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糕點店的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認識到邊際產量遞減的規律后,企業主將發現在企業的固定投入(固定資產等)和變動投入(勞動力等)之間存在一個最佳的組合比例。在此點之前,固定投入將無法得到充分利用。
在阿旺的糕點店中,由于受限于空間、設備等因素,雇傭的工人的邊際產量一直在遞減,如果他選擇擴大糕點店的規模,提高固定投入的比例,則可使每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有所提升。

邊際遞減規律的普遍存在
邊際遞減規律源于對農業的研究,經濟學家發現在兩個基本前提——技術與固定生產要素不變的條件下,農業產量總是呈遞減的趨勢。對于農業而言,固定生產要素是土地,而對于其他具備固定生產要素的行業,如以固定的廠房空間、設備為要素的鋼鐵行業、紡織行業,邊際遞減規律也同樣在發生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