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發展
- 重生民國之逆轉家族史
- 白衣大主教
- 2190字
- 2019-06-26 23:21:53
謝輝看到三人的履歷表不由點了點頭。
從這份表中,謝輝知道了面前的三個人的具體情況,要說文憑,那李博是留樣歸來的,要說閱歷的話,那張柯年長要比另外兩人都要豐富不知多少。
可是經過測試跟交談,謝輝卻發現那年紀最小的陳柳反而是他最需要的。
倒不是說另外兩個人完全不可取,而是相對來說,在處理事情的靈活性上,張珂因為年紀大很多,經驗豐富,不過做事要謹慎嚴謹一些,更直白的說是有點保守了。
而李博作為留洋歸來的經濟管理學的高材生,能力是有的,但多少還是有點傲氣的。
陳柳卻不同,他雖然沒有海龜的背景,但也是畢業于復旦大學,只是因為家庭條件并不好,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是半工半讀的,在社會上也是被鍛煉出來了。
謝輝只問了他們最簡單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他的財產增值。
張珂的答案四平八穩,可是謝輝現在就是需要努力擴寬產業,快速增長財富,所以聽了張珂的回答,謝輝沒有說什么。
不過心里默默作了個評價,守城有余,擴張不足。
李博的回答謝輝卻更是天馬行空,有種開空頭支票的感覺,感覺只有把事情交給他,謝輝就等著數錢了。
有點給人畫大餅的感覺,雖然謝輝也喜歡給手下的人畫大餅,但是那些都是基于他對形事的把控。
他有這個把握,雖然不排除他有這個能力,可是謝輝卻不敢把全部身家交給他去賭一把。
要知道,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可就是靠堵來的。
所以現在有了實業,他也不敢這樣做了。
而陳柳就比較聰明了,他在謝輝問前面兩人的時候,卻是仔細觀察謝輝對于兩人的回答時露出的表情。
雖然謝輝從頭都沒有發表過其他意見,或評論,可是陳柳還是在謝輝眼中看到了不滿意。
他想了想,再仔細看了看謝輝,他不由想到,謝輝這么年輕,能自己一手創辦下這么大的家業,而且從他的大家史來看,他身邊并沒有什么有能力的幫手。
那么,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靠謝輝自己一個人拉起來的,這就說明,謝輝是一個能力非常出眾的。
而且他在進來之前有了解過,這謝輝旗下本來還有一家女人的衣柜這么吸金的成衣鋪,他最后卻將其換出去了。
由此可見,面前這個少年是個掌控欲非常強的人。
所以輪到他回答的時候,他回答的很圓滑。
意思是大事件任憑公司安排,如果有機會,會看準機會適當擴張。
他的回答讓李博嗤之以鼻,覺得這人純粹的拍馬屁,沒主見。
可是謝輝聽完眼神卻是一閃,不由看了陳柳一眼。
不過當著所有人的面,謝輝沒有直接作安排,而是告知三人等通知。
不過謝輝心里早已有了計較。
等三人走了以后,謝輝讓王思齊來到辦公室,跟他說了一下剛才自己心中對三人的安排。
北平那邊的事情謝輝開始就交給了李明去辦,這李明也不負重托,在一個月前就把事情辦好了。
該找的廠址,集團分部應該安居的地址都已經找好了。
謝輝也在李明向總部匯報情況后抽出了幾天時間去看了看。
剛去北平的時候,謝輝也是很好奇的,要知道后世雖然北京保留了不少的古建筑,但是在建國后其對古宅的破壞力也是不小的。
更何況二十一世紀后到處都充滿著現代化氣息。
所以對于現在這種原汁原味的古城,謝輝是很感興趣的。
而且這才1923年,要知道雖然大清朝滅亡了,可是當初溥儀皇帝下旨退位時,袁世凱向他保證皇帝的尊號保留,待遇從優,皇宮也留給清朝的皇族,而且每年給溥儀400萬大洋。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紫禁城里還住著個皇帝。
直到馮玉祥上臺,也就是1924年11月5日,鹿鐘麟帶領軍警各二十人直驅故宮神武門,將故宮守衛繳械,然后四百人的皇室衛隊也被看管起來。
接下來,鹿鐘麟下令宮內全體人員一律不準自由行動,限皇族兩個小時內遷出故宮,私產可以帶走,剩下的時間由軍警來搜索皇宮。
但是在槍口面前,這些人哪敢拿什么私產,只有屁滾尿流的跑出了皇宮。
雖然心會特別想去紫禁城里面逛一圈,看看真實的皇帝陛下,即使已經下臺了。
可是他也知道,雖然大清國不在了,但那自己猜也不是他能說進去就進去的。
不過,謝輝還是相信,自己有這個機會,因為就在明年,傅儀皇帝就會被趕出紫禁城。
因為時間匆忙,所以喜歡也只能放下去北平逛一逛的心思,而是來到了李明選取的地址。
李明選取的地址中規中矩,神州報業的地址就選在了跟晨報的同一條街。
一所兩層樓的房子,不過這里到時很寬敞,一樓是鄰街的門面房,二樓是敞開式大廳。
謝輝打量了下二樓,覺得這地方寬敞,完全可以隔出一半給廣播電臺使用。
后面又跟著李明去選擇好的廠子看了看,這里相對于報社地址要偏僻很多。
是在北平的北郊,不過,大多數工廠都選擇了在這邊,至于覺得人煙稀少。
李明選擇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廢棄了的紡織廠。
面積倒是不大,不過他周邊倒是有一塊空地,謝輝到處看了看,沉思了一會,覺得可行,雖然這廠子不大,但是這里以前就是紡織廠,所以布局很符合自己的要求。
再說這旁邊還有那么大塊空地,到時自己可以把它買下來,擴建后完全足夠大,謝輝想到這里也就拍板定下來了。
盡然決定好了了,謝輝讓李明去跟這兩塊地方的業主談,因為自己現在手里并沒有太多流動資金,所以謝輝并沒有將其買下來,而是選擇了租。
因為后面廠子跟分社正式啟動的時候肯定還是要花一大筆錢的,他手里的現錢暫時不能動。
將北平的事了卻后,謝輝連夜做火車回了上海。
一切只等安排管理人員北上了。
現在人員也來齊了,經過考核,謝輝最終決定讓陳柳去北平。
另外兩位的話,他安排張珂去了紡織廠,因為謝輝覺得這位年長的大叔去紡織廠是最適合。
而李博則被安排去管理廣播電臺,這位留洋派的人,接受過西方文化,所以反而更適合這種娛樂興致的行業。
事情都井井有條的跟著謝輝計劃著的步子走,不知不覺中兩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