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我送孩子上北大(3):28位北大新生家長的家教手記作者名: 秦春華本章字數: 987字更新時間: 2019-12-13 18:36:02
挫折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要讓孩子明確并認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挫折處理得好往往會成為人們走向新天地、進入新境界的起點,是人生的一種“特殊財富”。人只有以堅定的信念做支撐,才能不屈不撓,持之以恒。
孩子的高中班主任老師在他入學不長時間的時候跟我說:“你兒子一定能考入年級前十名。”(我們高中在校生大約1100人,2012年考入清華、北大37人)我聽了以后很興奮,前十名意味著孩子一定能考入清華、北大。我也及時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孩子,讓孩子明確自己所處的水平,給孩子充分的自信。但學校的第一次考試兒子只考了全年有第130名,我和孩子都很懊惱,試卷發下來后,我和孩子共同分析原因,找毛病,我們都沒有失去信心,我和孩子認為我們行。經過努力,期末考試兒子的成績排第80名,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第三次考試兒子考了全年級第20名,這絕對奠定了兒子考進清華、北大的信心。保送生考試孩子未能圓夢北大,知道消息的這天學校開聯歡會,兒子沒回家吃晚飯,我們心里很著急,到學校找,學校沒有,我們只能等,但這時我想,讓孩子自己反思一下也不是壞事。晚上八點多孩子回來了,他告訴我們不用勸他,他知道怎么做,我和他的父親真的一句話都沒有說,因為我們相信孩子他能行。這件事以后孩子更用功了,“北約”自主招生考試(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十多所高校以聯考形式進行自主招生,被稱作“北約”聯盟)孩子以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績參加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面試。對孩子來說,面對各種考試或競賽名落孫山這樣的嚴重挫折,如果缺乏信念,失去信心,就會前功盡棄,如果信念堅定,坦然面對,吸取教訓,重振旗鼓,就會“條條大道通羅馬”,這次不行,下回再來,用挫折磨礪提升自己。家長在開展對孩子的挫折教育時,在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孩子,讓他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能最終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給予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去面對新的困難。在孩子陷入嚴重挫折的情境時,要及時進行疏導,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在平時,則要善于觀察孩子的活動,把握其發展趨勢,幫助孩子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我時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不管成功失敗,努力了才不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