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容提要

本書遵循歷史(現實)與精神(思維)同步發展的規律,以修辭與認知的沖突與和解為中軸,匯通中西方的隱喻研究成果,分別從修辭學、(狹義)詩學、語言哲學以及認識論—存在論哲學等四個維度入手,對隱喻的轉換生成特性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力求證明隱喻是不斷轉換生成的有機存在。而從隱喻主體的角度來看,人類的語言、文學、認知乃至本體生存都具有轉換生成的隱喻本質。因此,呈現給讀者的將是一篇綜合描述而非單純技術分析的論著。

本書共分六章,前兩章具有總論性質,后四章為分論。

總論部分第一章概述隱喻的定義、生存環境、生存形態、工作機制以及存在理由;第二章致力于隱喻研究歷史和類型的清理,以西方為主并反觀中國本土研究傳統,描述了隱喻研究從修辭、詩學領域深入到語言、思維認知領域的轉換生成過程。

具體到后四章分論所論述的內容,論著的思路大致如下:

第三章討論隱喻修辭學:(1)隱喻同其他修辭家族重要成員(明喻、反諷、諷喻、換喻)的轉換生成關系;(2)隱喻修辭作為說服手段的言后功能:親和感與排斥感的相互轉換生成;(3)隱喻的政治修辭功能:轉換作者真義而生成隱晦性的顯白書寫;(4)隱喻的雙重身份:修辭性與認知性的轉換生成關系。

第四章討論隱喻詩學:(1)隱喻同其他詩學基干范疇(意象、象征、神話)的轉換生成關系;(2)想像理論的發展史、想像作為隱喻性推理在修辭功能與認知功能間的轉換生成;(3)文學作品的隱喻本體:由轉換“物”(景)、“我”(情)關系而生成的“仿真存在”以及讀者的隱喻化解讀。

第五章討論隱喻語言學:(1)人與言的沖突、和解以及隱喻在此轉換生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2)隱喻和語言內部“本義”與“隱喻義”的轉換生成;(3)雙重文本結構、語篇意義的轉換生成。

第六章從方法論、認識論、辯證論和存在論的角度出發,依次探討了隱喻哲學:(1)隱喻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轉換生成關系;(2)隱喻性“比較”的轉換生成工作機制;(3)隱喻轉換生成遵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辯證法,生命具有隱喻本質;(4)最后提出“混沌的瞬間澄明”這一課題,通過混沌學與相關哲學理論,就隱喻轉換生成為何發生、如何發生并為其所是初步進行了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平江县| 榕江县| 太和县| 同仁县| 志丹县| 汪清县| 赤城县| 平乐县| 长垣县| 江津市| 共和县| 宝清县| 苏尼特左旗| 资中县| 沂南县| 武功县| 肥东县| 兴宁市| 定安县| 邵阳县| 攀枝花市| 金乡县| 玉林市| 资源县| 九江县| 吉木乃县| 广元市| 衡南县| 资阳市| 金堂县| 如皋市| 郓城县| 滕州市| 金山区| 崇信县| 抚顺县| 泰州市| 云浮市| 新余市|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