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伊始(三)
- 承冠
- 總是不會起名
- 2065字
- 2020-10-26 21:00:00
漢成帝建臺元年,原西河人士顧西風進京求學,夜宿山神廟,十日之后卻再度回了西河郡,做起了生意。
沒有人知道何來的本金,何來的人脈。
三百余年,歷經漢末,古三國及至如今的大晉朝,顧氏的財富已經累積到了一個無可估量的地步。
“有人說他當晚遇到了山神,得了點石成金之法所以才能短短時日積累如此財富。”老人看著那居于正中的牌位緩緩道。
“也有人說他老人家本來就是仙人,所以才會如有神助一般。”
老人轉過頭看著顧恒,“你想知道當晚發生了什么么?”
當然想。
顧恒微微躬身,“還請爺爺直言解惑。”
老人只是輕笑一聲,走上前去,在那座最大牌位的下方緩緩摸索了一番,待他收回手時,手里就已經拿著一本小冊子了。
他拿著冊子轉過身,將之遞給了顧恒。
封面呈深藍色而泛黑,上書《西風筆錄》。
翻開封面,引入眼簾的是幾行瀟瀟灑灑的行書。
“此為顧某此生所遇最為離奇之經歷,當由歷代家主保管,不可擅自傳閱他人,勸誡眼前人莫越雷池。”
翻過,便是大片大片的筆記洋洋灑灑的出現在眼前。
“建臺元年,七月初八,成帝繼位天下太平,大儒方師岳受帝命于洛陽設立泛海書院,召集天下學子,大張教化。”
“八月十二,我赴京求學,十五夜途經萊陽郡,夜宿山神廟中。”
“十多年后,我再次想起此事,心中不免后悔進了這間山神廟。”
顧恒瞳孔一縮……萊陽郡,便是南陽郡的古稱。
顧恒繼續凝眉看去,祠堂內燈火通明,燭光搖曳,顧興海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顧恒,并不催促。
“廟內尚有二人同樣借宿于此,一男一女相對而坐,身旁燃有火堆。”
“男的大約三十上下,身著矜貴氣質不凡;女的大約十七八歲,還是少女模樣,白色衣裙黑發披散,望之宛若女鬼。”
“我唯恐是鬼物現形,便退出廟內準備連夜趕路。”
“豈料男子一口叫住了我的名字,只是伸手一點,我便坐到了此二人身旁!”
“我大驚失色,左右掙扎之下卻是動彈不得!心道只怕是遇見了鬼物!”
“誰知那男子只是問我想不想要金銀財寶家財萬貫乃至富甲一方?我心知這般鬼物定然是沒安好心,只是那時候只想著快些離開此地,竟然是胡亂的點了點頭。”
“那男子笑道我顧氏后代可能會出一位潛龍之輩,他可借取這位潛龍的氣運加諸在我身,此后行事必然無往不利,心想事成。”
顧恒臉色微變,他還記得那日在曜日山水神醫說過的話。
………………你天資無雙卻氣運低靡,氣數不濟…………
莫非,這男子說的就是……我?
顧恒繼續看下去。
“我顧西風談不上君子,若我能心想事成便可使顧氏開枝散葉,從此笑傲世間豈不快哉?于是大喜,只問該如何做去?”
“那男子只說他若做法,便要借去這份氣運的三分之一以做報酬,我再三確認無需我付出任何代價后,便欣然同意。”
“也未見男子有何動作,只拿出了一道泛著彩光的卷軸,取了我一滴血和一枚手印,再讓我起了一道誓言,就算完成了。”
“我心有懷疑,只是那女子嘆了一句‘今日承顧氏之情,日后必報’又給了我一道玉佩。”
“她說日后若有人觸及玉佩,玉佩生光耀世,定是那位身負潛龍命格的人。”
“說完還留下諸多錢財,二人飄然離去。”
“我拿著錢財將信將疑的回了西河郡做起了生意,果然冥冥之中如有神助,”
…………………………………………
顧恒眼神復雜的合上筆錄,遞給了老人。
“是不是覺得是天方夜譚?我顧氏基業竟然是犧牲了一位族人的氣運才有如此光景的。”老人接過筆錄含笑道。
“即是先祖所記,想來不是虛言。”顧恒沉聲道。
老人不置可否,他將筆錄收在懷里,又走到一旁的燭臺邊,拿起了放在其上的一張托盤,緩緩朝著顧恒走來。
托盤上放有一枚玉璽,一枚扳指,以及一枚玉佩。
“本來這副擔子不該落在你的肩上,這本該是你父親的事。”老人邊走邊說
顧恒微微一怔,父親這兩個字于他而言應該是很遙遠的詞語了。
除去南陽的那位小叔顧行云,父親顧行南或許是那一輩最為出色的人物,母親司馬青時才貌雙全,兩人的結合堪稱郎才女貌,一時無兩。
十年前母親司馬青時身染惡疾,遍請大晉名醫而不得治,直至最后不治身亡。
父親顧行南一夜白頭,第二日便突然消失不見了蹤影,只留下僅僅七歲的顧恒在這偌大的家族獨自長大。
“拋家棄子的人,怕是擔不起這般重擔。”顧恒嗤笑道。
老人微微沉默,沒有多言。
他將托盤拿到顧恒眼前,“顧氏,以后就交給你了。”
顧恒微微沉默,微微猶豫之后,便是伸出了手。
扳指承墨色,倒是看不出什么材質,入手微涼圓潤,手感極好,顧恒將之戴在右手,感覺大小適中,竟格外如意。
玉璽則小巧玲瓏,只嬰兒拳頭大小,一只昂首向天的麒麟栩栩如生的雕刻其上,顧恒將之拖在右手,宛如拖著一座山一般。
最后,顧恒將目光投向了那枚玉佩,神色復雜。
玉佩不是紅繩所系,而是黑繩,掌心大小,就這么看上去似乎并不完整,就像是……還有另一半一般。
他伸出手,探向玉佩。
溫潤,這是第一感覺。
下一刻,似乎有什么東西鉆進了身體。
一種本屬于自己的東西回到了自己的掌控的感覺油然而生。
有微風吹拂,燭火搖曳,
一道微光從顧恒的指尖與玉佩的觸摸處突然亮起。
玉佩微微震動,霞光透體而出,一道道絢麗的光暈在祠堂內逐漸閃爍。
冥冥之中,一道似乎蘊含了三百多年不甘之意的龍吟在祠堂內不斷縈繞。
“原來是你……”
顧恒尋聲望去,老人早已老淚縱橫。
“居然是你——”
“怎該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