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阿爾山旅游特色2村之彩繪西口村和白狼鎮林俗村

  • 哈倫阿爾山的記憶
  • 林海老仙
  • 1534字
  • 2023-06-28 11:01:17

“190多幅以自然、人文風光的作品出自11個團隊200多名師生手中,眾多網絡主播和游客紛紛前來打卡,大大提升了西口村的知名度。”村民們都在旅游季節享受旅游帶來的紅利。

西口村位于農林牧三區交界處,一度是阿爾山市貧困群體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村。2017年,在對口幫扶部門的大力幫扶下,西口村退出貧困村行列,多年來西口村都不通火車,想要去旅游的只能自駕游前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口村立足阿爾山市旅游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發展鄉村旅游,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全村人均年收入從2021年的22657.96元增長到2022年的40681.90元,集體經濟從2021年的24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78萬元。

“我經常編這個,一個能賣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僅憑這個,一個月就能多收入大幾百元。”在西口村柳編非遺工坊,今年50歲的村民付成財一邊制作柳編制品,一邊向記者講述著柳編為他家帶來的收入。

“阿爾山的旅游火了之后,帶動了西口村的旅游,我們就讓柳編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給當地旅游發展和農民增收增添一個重要砝碼。”明水河鎮黨高官祁學東表示,通過重點扶持、技能培訓、設計提升,西口村幾近失傳的柳編技藝重煥生機,如今直接或間接帶動360余人實現戶均增收1.2萬元。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阿爾山市以全域旅游為突破口,走出了一條“旅游主導、資源整合、資金捆綁、產業融合、全域推進、全民共享”的“旅游+”之路。阿爾山市鄉村振興局局長遲福順表示,對于老百姓來說,阿爾山旅游的名氣越大,品牌叫得越響,他們的收入就越高。如今阿爾山市的農家樂、林家樂遍地開花,特色種養業、傳統手工業等產業活力煥發,全市60%以上的脫貧人口通過旅游實現脫貧增收。

據統計,阿爾山今年1-5月接待旅游者51.52萬人次,同比增長719.08%;實現旅游收入7.47億元,同比增長711.96%;通過旅游帶動各項產業發展,百姓從中受益增收1萬元以上。

“發展旅游業,拉長產業鏈,阿爾山開展鄉村振興有了‘金鑰匙’。”“在脫貧攻堅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攬下,阿爾山摘掉了‘國貧’的帽子,完成了一次產業革命。如今,在鄉村振興的引領下,阿爾山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產業格局,讓沉睡資源活起來。”

西口村還有一個特色產業就養殖業和畜牧業,在這里可以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農家菜和熱情的招待。

二、白狼鎮林俗村

白狼鎮林俗村原名三道溝,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就有獵民居住。新中國成立后,這里成為林區開發建設者最早的定居地,目前仍然保留有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林業工人的住房。

曾經的林俗村是阿爾山地區重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77人,已于2017年底全部脫貧。近年來,林俗村結合當地獨特的林俗文化、冰雪資源與礦泉資源,以打造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為引擎,通過“旅游+”模式,發展成為大興安嶺地區極具地域特色的林俗文化體驗地。通過發展旅游,目前,林俗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余元。

“鄉村旅游成效好不好,關鍵要看農民有沒有取得實實在在的收益。近年來,我們充分挖掘利用當地自然和人文資源,將林區文化生活、農耕活動、休閑農業和現代鄉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精準發力,融入全域旅游理念,對鄉村旅游景點實行區域化布局和差異化設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帶動百姓致富。”阿爾山市高官楊永久表示。

巍巍大興安,夢幻阿爾山。阿爾山旅游部門規劃表示,2023年以來如今阿爾山正以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白狼林俗小鎮、華潤希望小鎮、天池房車基地、五岔溝扶貧車間、明水河慢種慢養產業園,推動食用菌、中草藥等林下經濟規模化,培育鹿產品、樹皮畫、“西口十八碗”等特色產品品牌化,爭創更多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讓鄉村旅游成為群眾穩定增收、集體經濟持續壯大的富民產業,在該鎮的居民們都會受益,同時感受不一樣的林俗文化。

白狼鎮轄區還有水源資源豐富,還有兩家水廠,可以直接購買享受出廠價,暢飲甘甜的山泉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北宁市| 灵寿县| 南汇区| 隆林| 岑巩县| 连城县| 大同县| 城步| 石门县| 阿荣旗| 宾川县| 龙江县| 姚安县| 许昌市| 吉木萨尔县| 犍为县| 辽中县| 鹿邑县| 洪洞县| 滕州市| 利川市| 井研县| 璧山县| 神农架林区| 伊吾县| 巨鹿县| 山阴县| 闸北区| 高雄县| 元江| 宜兰市| 镇安县| 雷山县| 泗水县| 临泉县| 榆树市| 清涧县| 广汉市| 永安市|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