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全盤考慮
- 大明好皇帝
- 善棋
- 3437字
- 2019-03-13 23:01:31
按照朱厚照的計劃,其實只需要五位親王進入北京,安插進中樞的要職上膈應內閣就夠了。
朝廷的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能夠做到兩三品大官的人,誰沒個門生故吏?動一個就會牽扯到大批人的利益,所以朝廷不可能一下子擠出十三個位置來。
只是堂堂一個親王,千里迢迢跑來京城,總不能安排他們當弼馬溫,必須安排妥當才行。
即便是朱厚照計劃中的五個位置,也需要他拿出足夠大的利益和內閣交換才行,如果強行把屬于文官集團的官職擼掉,換成朱家皇室集團的人,毫無疑問會引起文官集團猛烈反撲的。
大明朝廷現有在編制的官員數量在兩萬左右,打雜的臨時工在此數十倍以上。
而他們全部都是文官集團的人,朱厚照的政令不一定能通達全國,但是內閣下達的命令卻能在大明朝任何一個角落通暢無阻的執行,作為大明的實際掌控者,內閣要搞點什么事情實在太容易了。
如果朱厚照損害了文官集團的核心利益,說不定幾天之后,全國大災大旱,農業歉收,河流決堤等就都來了,讓朱厚照手忙腳亂,無從收拾。
把藩王引入京城并不是朱厚照一時興起的想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全盤考量后的結果。
因此絕對不能引起內閣的反彈,必須要在他們的忍受范圍之內,和平的把事辦好。
在朝廷里安插五個親王,肯定勢單力孤,力量太弱了,不足以和內閣抗衡。
所以朱厚照才決定一次性安排十三個,十三個親王的領地幾乎囊括了大明的半壁江山,而且他們都是朱元璋、朱棣時期冊封的親王,百年來積累的財富深不見底,在朝廷里的人脈關系也是盤根錯節。這些人一抱團,力量自不可小覷,即便是內閣想要動這些王爺,也得掂量掂量后果才行。
在乾清宮偏殿里,盡管有冰塊降溫,但是馬一禎、楊瑛這十三個東廠密探依然覺得燥熱無比,也不知道是嚇的,還是本來就天氣熱的原因,身上的汗水嗖嗖往外面冒。
“你們到達親王就藩地后,要向諸位王爺們說清楚,這次進京是來打仗的,不是游玩的,該帶的都要準備好!幕僚、錢財、私自培養的武士、殺手這些都要帶來京城,朕需要打內閣一個措手不及,他們最好把王府的大部分力量都轉移到北京來,否則光溜溜的一個人來,遭到內閣或明或暗的攻擊,連個防身的手段都沒有。”
朱厚照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他想起了美劇《權利的游戲》第一季里面北境公爵臨冬城領主奈德史塔克的遭遇,他受到皇帝勞勃的邀請去君臨出任首相,居然只帶很少的幾十個手下就去了。
等到皇帝被野豬頂死,奈德身邊居然無人可用,政變爆發的時候,奈德輕易就被小皇帝給砍了腦袋,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另外一個就是陰謀家小指頭貝里席,比起奈德就更蠢了,玩陰謀詭計一套一套的,政治智慧卻近乎為零。當了那么多年的財務大臣,手中那么多的錢卻拿去開妓院,也不知道收買訓練一些武士貼身保護自己。
最后在臨冬城被清算的時候,身邊一個保護他的親信都沒有,最后落得割喉身死的下場。
在這方面只有小惡魔提利昂做的最好,不管去哪里先花錢雇個保鏢再說,舍得為自己的安全砸錢,所以他每次遇險總能逃得性命。在君臨出任首相期間,他將收買的高山氏族安排進御林軍,甚至把皇帝的禁衛軍金袍子頭目都換成了自己的手下,牢牢地掌控著君臨城的軍權,小皇帝和皇后再囂張也奈何他不得。
雖然說《權利的游戲》只是電視劇,里面的劇情都是編的,但故事來源于現實,朱厚照覺得等到藩王進京之后,京城的政治斗爭肯定比電視劇里面要更加慘烈。
尤其在朱厚照的煽風點火下,他需要文官集團和皇室集團正面硬鋼,打得越激烈越好。這樣朱厚照才能趁著兩邊殺得難解難分的時候,暗自發展自己的力量,行漁翁之利!
兩個爭權奪利的利益集團,一個打算火中取栗鞏固皇權的皇帝,在這種兇險的政治格局之下,想不死人都難。
打持久戰,一定要力量均衡才行,實力相差太大,只會變成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朱厚照不希望十三位王爺還沒開打,就全被內閣給整死了,所以他要求這些王爺做足準備來京,甚至不介意王爺們把暗中豢養的武士也帶來北京,以免出現危險之時身邊沒有保護的人手。
在這個藩禁森嚴的時期,朱厚照如果不另作說明,這些王爺真的就只會帶著兩三個老仆來京城的,絕對不敢多帶一個人!
在皇權的籠罩之下,這些王爺真是活的戰戰兢兢的。
說完自己的安排之后,朱厚照又寫了十三份蓋了皇帝玉璽印的中旨。
這些中旨上沒有寫涉及機密的事情,只是為了通過文件來確認這十三名東廠密探的身份,讓藩王們相信他們是皇帝親自派遣的信使!
所謂中旨就是皇帝詔書,不經過內閣,由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
這樣的命令因為沒有經過內閣認可,在朝廷里是沒有法律效益的,官員可以拒絕執行。
與之相對的圣旨就是由皇帝下達的,經過朝廷認可的命令,具備法律效益,抗旨是要被砍腦袋的。
當然中旨的威力和皇權強弱息息相關,在朱元璋、朱棣這樣的君王手里,中旨就是圣旨,有官員敢抗旨,直接拉去砍了。
到朱厚照這里,皇權暗弱,中旨的威力大減。但權威依然還有,皇帝發出的中旨,內閣六部好歹還會商量一下再決定執不執行。
輪到崇禎皇帝在位,中旨就是放屁,誰都不會當回事了。
十三名東廠密探得了中旨之后,跪拜了朱厚照,便跟在蕭敬離開了乾清宮。
朱厚照站在殿門口,心情沉重的看著這十三人離開的背影,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些信使離開北京后就再也追不回來了,一切就必須按照預定的計劃執行下去。
“皇爺,離上朝還有一個時辰,要不要在睡一會兒?”劉瑾看著蕭敬把人都帶走了,馬上跑了回來。
“當然要!明天早上才是戰爭的開始,內閣要挑起戰爭,就要承擔開戰的后果。到了戰場上,就不是你打一槍,我打一槍就能停下來的。”朱厚照扶著紅漆殿門,深吸一口氣暗自嘀咕著。
“皇爺你說啥?我怎么聽不懂。”劉瑾努力靠近到朱厚照身邊,剛才的話他沒有聽清楚。
“多去看看二十二正史,你就知道我說什么了!”朱厚照懶得解釋,轉身直接回自己的羅漢床上睡覺去了。
谷大用看到劉瑾吃癟,在旁邊哈哈大笑。
劉瑾何等的機敏,朱厚照看似很隨意的一句話,卻深深印進了他的腦子里。自此劉瑾每日除了伺候小皇帝之外,幾乎都在手不釋卷的翻看二十二史,并逐步擴散到各種野史雜記,研究過去朝代發生的事情,博古而通今,為其日后執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谷大用沒心沒肺的,沒注意到朱厚照說這話的用意,再說他的性格懶散,也不會想到要去努力學習。終正德一朝,八虎之中,七虎皆在國家大事上有所作為,就只有谷大用始終呆在朱厚照身邊,干著伺候人的活。
東廠這邊,隨著皇帝的命令下達,這個特務機關進入到了運轉狀態,十三名信差已經拿到了皇帝的口信,在京城這個內閣六部的大本營多停留一刻,就多一分危險!
蕭敬來不及休息,即刻安排了十三匹快馬,讓這十三人收拾行李,先行出發!
這次引藩王進京,最困難的地方在于這些藩王居住在全國各地,路途遙遠,來北京需要很長的時間。在路上這段時間才是最危險的,內閣不知道這些藩王進京的目的是什么,必然會不斷地派遣探子進行偵查。
所以蕭敬需要給每位親王安排兩百名御馬監皇宮禁軍隨行護衛,提防著內閣的刺探,當然也有監視控制的意思在里面。
皇帝需要用到這些藩王,并不意味著這些王爺就是好東西!文官集團威脅皇權,皇族宗室對皇位更是虎視眈眈,官場上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盟友,在利益面前,親爹都能背叛,更別提這些血緣關系已經隔了好幾代的王爺了。
一旦有機會,這些王爺絕對會露出兇惡的獠牙,干掉皇帝,自己來做至尊!
十三個王爺的護衛,這就需要蕭敬抽調兩千六百中樞兵力,而且還是騎兵,這在承平已久的大明朝是很大的事情。光是準備的糧草、馬匹,沿途的花銷都是天文數字,都要皇帝自己掏銀子解決。
也虧得弘治皇帝留下來的豐厚遺產,否則朱厚照絕對拿不出這樣大的手筆。
因為皇帝調的是自己的私人軍隊,花的也是自己的銀子,內閣即便是有意見卻也沒辦法阻止,皇帝有錢有人,沿途的糧草花銷都自行解決,內閣想要限制也無從著手。
等禁軍到達地方上之后,藩王們各個財勢雄厚,身家何止千萬,自然會承擔這些禁軍回京的開銷,在這方面朱厚照可以省一筆。
而且這些王爺肯定會不吝錢財,趁機拉攏這些皇宮禁衛,因此這趟任務對這些大頭兵來說,是個難得的肥差。
調兵是需要時間的,不能皇帝令聲一下,兵馬就動了。調動這些兵力,需要司禮監、御馬監一起配合,把人和馬都準備好,同時還要內承運庫的太監把軍餉送過來,糧草倒不用準備多少,可以去沿途的城鎮里購買。
這買糧草有很多的規矩在里面,首先這些皇宮禁軍是不能進城的,進了城就像現代闖了大使館一般性質極其嚴重,內閣會以此大做文章,搞得朱厚照下不來臺。所以買糧草這事兒,只能讓隨行的東廠番子進城去購買。
這一切收拾停當,至少也得三天的時間。好在藩王那邊收到信之后,怎么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才能出發,到時候這些皇宮禁衛剛好會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