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幸福是什么
- 學霸的作死系統
- 白陽暮冬
- 2404字
- 2019-04-28 17:32:15
熟門熟路地上了醫院六樓、走進姜明的病房后,陳樸看著后者躺在病床上,有些詫異地看著自己。
“那個,你忙你的,我就隨便看看。”陳樸干笑了兩聲后,打開了蝴蝶。
在跳出屬性面板靜待10秒后,陳樸眼前出現了九幅畫面。畫面內容有些模糊,好些地方還打上了馬賽克。
陳樸望了幾眼那人形的馬賽克后,立刻也懂了。那應該是自己,系統把自己馬賽克掉了。
不管怎么說,自己的復活卡肯定奏效了。十年后,姜明還是活在這世上的。
掃視了一下后,陳樸將視線定格在了其中一幅畫面上,伸手輕點。
眼前場景突變,安靜的病房在他眼前一點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空闊的會堂。
十年后的姜明站在演講臺前,意氣風發,底下坐著一排學生。
他斜上方的投影儀上,寫著幾個大字:
“幸福是什么”。
陳樸:“……”
臺上的姜明在清了清嗓子后,湊近了話筒:
“同學們,老師們,你們好,我是哈佛成人發展研究計劃的研究員,姜明。今天,我來和你們談談幸福?!?
陳樸:“……”
他沒想到十年后的姜明,會干這么尬的一件事。他記得他原來的夢想是沖上NBA的,現在卻在他身上完全看不懂籃球的影子。
這一點他確實有所疏忽。一個人若從死到生走過一遍,其心態肯定也會有很大變化。等于說,他已經改變掉了姜明的人生軌跡。
不過陳樸也不覺得有任何內疚。若沒有自己的話,十年后姜明不是在NBA打球,而是靈堂前的一盒骨灰。
“生命進程中,是什么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幸福?回答有很多種。有個最新的調查,詢問1980-2000年生的年輕人,他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有哪些。超過80%的人說,他們主要的生活目標是要變富有。這群年輕人中,還有50%說他們另一個主要生活目標是成名?!?
“我們總是被告誡要投入工作,努力奮斗,完成更多。我們似乎覺得要生活得更好,這些就是我們需要追求的。可事實真是這樣嗎?這些真的是在人類生命歷程中幫助他們保持幸福感的東西嗎?”
“人一生中所做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怎樣影響他們,我們幾乎無從得知。但要是我們能夠觀察整個人生呢?要是我們能從人們青少年時期一直追蹤到老年,去觀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幸福、健康的東西呢?”
“我們已經做到了。”
陳樸:“……”
姜明講的東西倒是挺精彩的,但是他現在并沒有心思去聽。
他怎么不說說自己哪天死的?
在會堂里轉了兩圈后,陳樸看到了幾個學生手中的傳單。
“2月2日、建康圖書館、哈佛研究員姜明、幸福主題演講。”
他并沒有找到他想要的信息。
在會堂轉了一圈無果之后,陳樸直接竄到了姜明身后,看起了他的演講稿。
這一看,他終于是發現了一絲端倪。
他演講稿的最上方,寫下了長長的幾句話,卻又被他自己劃掉。
湊上前仔細辨認了一會兒,陳樸認清了他的字:
“十年前,差不多也就2月份的事情。對,我記得很清楚,2月6日,那一天,我差點就死了?!?
“我感到我的身體越來越冷、我的靈魂慢慢脫出身殼,一陣喊不出的絕望彌漫在我身上?!?
“但是神明眷顧了我,我死而逃生?;钸^來之后,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也變得不太一樣。我不太能理解,很多人有著健全的身體、溫馨的家庭,卻每日生活在憂愁和焦慮之中?!?
“……”
這段話應當是他原先打算做開場白的,隨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刪去了。
不過陳樸也沒多關心這個。2月6日,也就是4天后?
那個算命先生真是牛逼。明明他現在的病情看上去不是多嚴重的。
2月6號的話,這個時間也是挺不錯的。他那天沒什么事,正好可以去醫院看看他,防止意外發生。
正打算就此退出蝴蝶的畫面時,臺上姜明的演講又吸引了他。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可能是目前有關成年人生活研究中歷時最長的。75年間,這個研究計劃追蹤了724位男性。年復一年,我們詢問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他們的健康狀況,當然我們在詢問過程中并不知道他們的人生將會怎樣?!?
“作為哈佛15屆最年輕的研究員,我只參與了其中最后八年。”
這等于說是一場來自十年后的研究,若能把他們研究的資料、成果弄過來提前發表,陳樸就發了。
不過他也知道,姜明不可能隨身帶著他們研究的數據和調查表。站在那兒聽了一會兒之后,陳樸也頗受啟發。
“……其實,完全無關財富、名聲或者拼命工作。我們從這項長達75年的研究中得到的最清晰的信息是:良好的關系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就這樣!”
“對于關系,我們學到了三條。第一條是,社會連結真的對我們有益,而孤獨卻有害。事實證明,和家庭、朋友和周圍人群連結更緊密的人更幸福。他們身體更健康,他們也比連結不甚緊密的人活得更長?!?
“……”
“我們學到的第二條信息是,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你擁有的朋友的數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穩定的親密關系中,而是你的親密關系的質量。舉個例子,充滿沖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對我們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離婚還糟?!?
“……”
“第三條我們學到的關于關系對我們健康的影響是,良好的關系不僅只是保護我們的身體,也能保護我們的大腦。一些 80-89 歲老年夫婦,他們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但只要他們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難時刻依賴另一個人時,他們根本就不會記得那些爭吵了?!?
陳樸邊聽邊點著頭。他對這幾點,無比贊同。
因為特殊的生活經歷,他對感情特別看重。許梓倩就不說了,對許子平、夏陽蘭包括王阿姨,自己在逢年過節時,都會打個電話送上問候。若不是很忙,自己一定會去他們家里拜訪一下。
當時他很窮,沒多少錢買什么禮物,去了之后便給他們做上兩個菜,惹得他們一陣開心后,又會指著汪小胖許梓倩一頓說教,說你看人家陳樸,這么小飯就做的這么好吃。
這不是形式人情,這是他真心想做。換做他其他什么血緣上的親戚長輩,他裝都懶得裝一下。
“為什么明白這個道理這么難?是啊,我們是人啊。我們真正喜歡的是快速解決方案。”
“關系錯綜復雜,照顧家人和朋友是繁重的工作,而這也是終生的,是永無止境的?!?
“正如調查中的年輕人一樣,我們的研究對象中很多人在一開始還是青年的時候,真的相信聲望、財富以及高成就是他們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須追求的?!?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75年間,我們的研究顯示:發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關系,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圍人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