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失國太子

  • 建文野望
  • 祎爾善
  • 2132字
  • 2019-04-13 17:37:37

陳天平這一個多月當然也一直沒閑著。

既然皇帝已經親口允諾,要兵發十五萬,助自己討賊,陳天平有事沒事就往南郊的大營跑。

好歹是一國太子,雖然沒有實權,畢竟身份在這。

軍營的禮官對于陳天平當然不敢怠慢,每次都好生招待。

當然,陳天平想要深入軍中,見各級軍官,是不可能被允許的。

每次陪同他的只有軍營中負責接待的一個中級官員。

當陳天平問起有關出兵的事的時候,那官員表示,自己職位不夠,并不能參與這種事情的前期討論,恐怕要等到計劃確定,才會有所動作。

陳天平開始還很滿意,不過時間一長,他就發現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對頭。

在南越,幾千人規模的人員調動,提前起碼半個月,一眼就可以看出端倪。

比如說帳篷、糧食等物資大量運進軍營,作為調兵的準備,這是無論如何不能作假的。

但眼下這明國軍營調兵的規模,顯然不足十五萬。

以陳天平對各種物資準備的數量來估計,這次出兵充其量也就幾千人的水平。

堪堪等了二十天,果然便有幾千人浩浩蕩蕩的從兵營中開出。

遺憾的是,卻沒有人通知陳天平隨軍開赴南越。

大概,明國的意思是要我隨后面的大部隊一起走吧。這幾千人……大概只是先遣的探路兵?

“你們看看明國這陣勢,探路兵都有好幾千。咱們南越什么時候趕得上?!?

陳天平對幕僚感嘆道。

陳天平帶著幾十名隨從,遠遠地跟在這夥探路兵之后,酷似一夥尾隨的癡漢。

幾千士兵自應天府北門出城,片刻間就來到了長江邊。

“不錯,從應天到南越,水路是最方便的?!?

這個時代沒有大壩,也沒有水庫。士兵乘船逆流而上,可以直抵渝州。雖然是逆流航行,也要比雙腿快得多。

但很快,陳天平就發覺有些不對。

幾千名士兵來到江邊,在江邊等候的卻只有幾條小船。

這顯然不夠數。

而且未來幾天還應當有十幾萬大軍開拔,就算這幾條小船勉強裝得下這幾千士兵,那幾十萬大軍又乘坐什么工具?

陳天平的疑惑很快解決了。

只見這幾條小船載了一千士兵橫渡長江,士兵在另外一邊登岸之后,又折返回來,接下一批士兵。

這他娘的根本就不是逆流而上的大江船。

這是擺渡船。

這些士兵,也根本不是往南越去的。

不管是陸路水路,從應天往南越,都沒有渡過長江的道理。

這些士兵,跟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關系。

怪不得自己沒有接到大明軍隊的任何官方通知。

看來……是自己誤會了啊。

還好自己只是尾隨,還沒有上去打招呼,不然得多尷尬。

陳天平帶著隨從悻悻返回應天,一路無話。

不過,陳天平很快就發現了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果這支部隊跟自己無關的話,那么派往南越的部隊在哪里?

從對物資準備情況的觀察來看,大明軍營近期就只有這一批調兵計劃。

陳天平從內心升起一種不太好的感覺。

自己可能被涮了。

從這件事以后,陳天平也不再固守軍營,而是常常往各大臣處打聽消息。

反正軍營這個接待使者也什么都不知道。

接下來,陳天平見識到了華夏官場橫貫古今的重要技巧。

兵部:“我們對這個事情不是很清楚,兵部發兵需要通政司傳達的天子詔書?!?

通政司:“你這個涉及對外用兵,我建議你到禮部去問問看,讓他們上個折子。天子一批,我們就轉呈兵部,教他們發兵。”

禮部:“接待外賓的事情不歸我們管,你去找一下鴻臚寺。鴻臚寺卿負責對外關系?!?

鴻臚寺:“我們只負責引奏,沒有上折子給天子的資格。要不你直接去司禮監求見天子吧?!?

司禮監:“求見天子?天子不在宮中啊。你問我天子什么時候回來?我怎么知道。天子行蹤,我們怎么敢打聽。過幾天再來問問吧,或者你直接去兵部啊?!?

陳天平:“我有一句……不,我有五句臟話我不知該不該說?!?

陳天平感到自己仿佛一只蹴鞠,被兵部、禮部、通政司、鴻臚寺、司禮監各衙門機構踢來踢去。

等到一個月的期限屆滿,卻仍然沒有一兵一卒發出的事實確定后,陳天平把心一橫,索性就每日帶著他的隨從幕僚們,在兵部衙門口靜坐。

陳天平很清楚,走進兵部衙門,那個接待他的官員會說些什么,所以干脆也就不進去。

兵部衙門倒是繁忙得很,大小官吏每日進進出出,好像大明軍隊真的在準備一項比較大的軍事行動。

但來來往往的官員,對衙門口這一群人,卻熟視無睹,仿佛他們根本不存在。

既沒有人上前招呼慰問,也沒有人來驅趕他們。

靜坐了好幾天,陳天平自感沒趣,而且天氣漸涼,終于一場滂沱秋雨下來,不消任何人驅趕,陳天平自己就放棄了這一抗議計劃。

“我早該想到的。從他要跟我打開天窗說亮話的時候,我就應該想到,這個大明天子,不是個會吃虧的?!?

陳天平痛定思痛,終于還是寫了稱臣割地的國書,交給通政司轉達天聽。

陳天平本來以為,自己服軟之后,事情很快就會有轉機。

但陳天平不知道的是,天子出宮期間,通政司已經是一個架空衙門。

大明的政務都直接匯報給宮外的吳王府,根本不經過通政司。

這一封國書寫明了致書大明皇帝,吳王只是攝政監國,如何能代天子接受國書。

通政司若是把這一封國書送到了吳王府,萬一天子回宮后怪罪下來,便是合謀吳王僭越的大罪。

但如果扣下來等天子回宮再上呈天子,不說有功,起碼肯定是無過。

因此,這封割地稱臣的國書,仍然靜靜躺在宮門口的通政司,算來已經有十天了。

朱允炆自長江水路回宮,走的是北邊的太平門,天子微服出宮,自然也是微服回宮。

南邊承天門外的通政司尚不知道天子回宮的消息,自然也就還沒有奏報這一封國書。

等到朱允炆真正接到陳天平的國書,已經又是兩天以后了。

“陳天平倒也識大體,既然服軟了,不妨幫上一幫?!敝煸蕿煽粗@封遲到的國書暗自發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东丰县| 长汀县| 达尔| 滁州市| 阳江市| 本溪市| 昆明市| 宁波市| 肇州县| 微博| 德庆县| 惠安县| 蒙山县| 庄河市| 岐山县| 郁南县| 台州市| 大连市| 茂名市| 浪卡子县| 大渡口区| 深州市| 青龙| 宝应县| 绍兴县| 左云县| 新余市| 靖安县| 建宁县| 黑龙江省| 三台县| 屏山县| 开远市| 涞水县| 克什克腾旗| 万载县| 青田县| 莱芜市| 遂溪县|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