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萬紫千紅總是春

  • 乾隆與令妃
  • 酒濃春入夢
  • 4814字
  • 2022-02-12 10:55:42

令妃穿好祭祀活動的裝束,在琥珀的陪伴下來到中正殿,見其余人等基本都已到齊。這里除了祭拜祖先,對天神,地衹,人鬼也都祭拜,不過沒有有滿族古老的薩滿儀式。

她剛到此,就發現事情不太對。香燭點的太多,超過往年好幾倍。她懷孕還未完全停止嘔吐,被這么多煙霧繚繞,顯然不好,聞到很大的煙火味,真的很想吐。

其實這種香名曰‘達縈香’,本是一種杜鵑科的植物,紅色花朵,深綠色葉子,長高后可有一米,又專在懸崖峭壁上生長,很難采擷,也很珍貴。平時少用,所以實在讓她難以適應。

她對嘉妃說:“嘉妃娘娘,你點這么多香燭,一是浪費,二是熏得本宮想吐。本宮倒沒關系,可是腹中龍胎若是聞到了,一定不答應,又要在我肚子里鬧。”

嘉妃素知令妃伶俐,訕訕地走上前,對她先微一施禮,說:“令妃娘娘,香燭多一些,是對祖先對神明恭敬,至于熏人,反正我們這些人也不嬌貴,不在意。”

令妃本來一輩子也不想搭理這些人,但既然要長久住在紫禁城,終究避免不了互相接觸。她說:“本宮在意。”

舒妃上前說:“您在意也沒用。皇上終日守著一個身懷六甲的女人,就快膩歪了!”

令妃冷笑:“他對你們也特別膩歪。”

舒妃上前一步:“你……”

然后,她和嘉妃的目光不自覺地落在令妃隆起的肚子上,頓時都沒了話。

令妃也不接著搶白,因為畢竟有皇子們在。皇三子永璋已經二十一歲,母親是純妃,皇四子永珹也十七歲了,母親是大嘉妃。還有十三歲的永瑢,十歲的永璇。當然,才四歲的永璂不可能來。

好多的皇子,但不至于看著迷糊,因為還有一些早夭,沒至于到一個排那么多。

不過組一個五人制足球隊是夠了。

接下來儀式開始,按理說都要跪地祭拜,但對令妃而言,挺著肚子參拜,有很大困難。她決定不拜,可還是不免要費一些唇舌。巧的是,皇帝來了,不知是怕令妃會受擠兌,還是別的什么原因,他還是抽空來了。

他進來第一句話,就是令妃不用下跪磕頭。

眾嬪妃肯定不服氣,嘉妃說:“雖然令妃娘娘有孕,但也要恭敬祖先呀!”

舒妃也說:“總不能為了一個人,總是壞規矩吧?”

皇帝說:“朕跪拜就代替令妃了。”

他都說到這份上,其他人還有什么好講,于是悻悻地,陪著皇帝,一同將儀式做完。

乾隆正好還有一些時間,嘉妃提議:“皇上,今天您難得這么清閑,不如我們陪著您去御花園賞花看魚吧!”

其他嬪妃也都隨聲附和。

乾隆挺痛快地答應了她們的要求,因為這些女人雖然無聊,卻是另一道風景。看著她們的無聊,也是一種休閑。皇子們亦愿意一同游園。

于是,前呼后擁,一同隨駕,來到御花園,真是眾星捧月,人心所向。皇帝自然在這些人中間是極受歡迎的,因為他隨和,有愛心,所有的女人,他都當成寵物差不多。

御花園里一派旖旎的春色。宋朝朱熹有詩云: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描寫的似乎就是當下的景致。

妃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讓他作詩。他被這群像麻雀一樣的女人搞得也一時想不起什么有意境的詩句,只思慮對漢人,壓制畢竟是下下策,如果能收買人心,他自然愿意不遺余力,于是隨口詠出:

“樸淳生計耕還織,淡蕩心情水與天。”

其他人都聽不大懂,但令妃明白,其實這兩句詩寫的根本不是此時此地的春景,而是對一種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另外,皇帝本人還想表達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與欣賞。

妃子們又開始提議,一個說:“皇上,現在這么多好看的花,您每個人頭上都給我們插一朵花好不好?”

另一個隨聲附和:“對呀對呀!好不好嘛皇上!”

乾隆看看在不遠處跟著的令妃,見她沒反應。便說:“好,朕答應你們。”

在女人們的簇擁下,他朝花壇的方向走去。在就要拐到不能看見令妃的地方,他望了她一眼。

令妃想:“我才不在意,您愿意跟誰玩就跟誰玩。反正我不想玩這種無聊的游戲。插花有什么好高興的,有什么好張羅的。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我就是要與眾不同。”

可是,她還是感覺無立錐之居,感覺失落惆悵,又感覺悶得慌。她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皇帝身邊現在有那么多女人,如果她身邊現在能有另外一個男人,該多好。

她好想她身邊也能有一個男人,一個年輕機靈的男人,然后她又想她可以當著皇帝的面,跟這個男人到別處去。如果可以這樣,多好!因為如此一來,她就不會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了。

然而,在她跟著那個男人離開的時候,會回頭看皇帝,會一直回頭看他。因為,無論到什么地方,可以和誰在一起,其實無非是想做給他看,無非心里想的還是他。

最后,她快步跟上人群。看見女人們都開始忙著去摘自己喜歡的花,大的,小的,紅色的,橙黃的,淺藍的,深紫的,她們都跑到皇帝身邊,排著隊等他為自己戴花。

好忙亂的一個場面啊,簡直忙得一塌糊涂。令妃噘著嘴想:“皇上,您每日自來公務繁忙,又何必為這些女人一句無聊的提議而陪著她們取樂。”

她看見皇帝很開心地為女人們戴花,可是他在看她。似乎在對她說,快幫我解圍呀,不能一直這樣戴下去呀。

令妃心想:“是您自己答應她們要伺候她們的,我才不管您。”

可是,她轉念一想,這樣做不對。既然皇上有意讓她在眾人面前立威,她又為何只顧著像小孩子一樣賭氣。

她對慶妃大聲喊:“陸晚晚!你怎么還插不完呀!皇上累了,又不是你的丫環!”

其實慶妃沒有在請皇帝幫她戴花。令妃這么說,是沒把慶妃當外人。乾隆聽見,立刻說,好了好了,你們自己互相戴吧。朕要歇一會。

眾嬪妃分明看到皇帝聽令妃的,都像霜打的茄子,不至于蔫巴,但也再沒有氣焰。

皇帝與令妃到別處涼亭里坐著,慶妃也被他拉過來。他問慶妃:“挨說了?”

慶妃說:“令妃娘娘當我是親姐妹。”

皇帝說:“你們本來就比親姐妹還要親嘛。”

三個人開心地笑,嘉妃和舒妃氣得干瞪眼也沒有任何辦法。她們與其他妃子私下里議論:“以后這紫禁城,難不成要做她的天下?”

令妃說:“皇上,她們好像在議論咱們。”

乾隆說:“隨便她們怎么議論。”

令妃看看滿園的嬪妃,心想其實這些女人也挺可憐的。正所謂:朝喜花艷春,暮悲花委塵。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她們很年輕就來到這宮幃之中,卻常年無人陪伴。倒不是說她們缺少那種狹隘的男歡女愛就是不幸,因為畢竟女人需要性,比需要愛少得多。關鍵是,她們無人疼愛,遠離父母,依靠皇帝,可是皇帝又能真正顧及到多少個?她們等于是過著一種沒有丈夫,沒有伴侶的生活,又不能再回娘家。而且,一旦因為不懂規矩,壞了宮里的法度,或得罪什么重要人物被陷害,還有可能被打入冷宮,在里面受苦受罪。

她們也是受害者。皇帝即便有愛心,有能力,但不獨屬于任何一個嬪妃。大多數宮里的女人,那才真正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令妃愣了一下,皇帝看出來,但沒說什么,等著她說。她果然開口道:“皇上,您不宜這么冷落后宮的其他女人,看她們見到您多開心,多喜歡陪著您賞花啊!”

皇帝說:“百花易見,真情難求。”

令妃說:“以心換心,心心相印。皇上,咱們還是在御花園里擺上桌案,和大家一起品茗聊天吧!”

乾隆感嘆:“瓔珞,我感覺你越來越像孝賢純皇后了。”

令妃說:“皇上,您說過,女人是弱者。而且,女人有很多缺點和不足。如果一個男人像女人這樣感情脆弱,就會命運多舛,甚至死于非命。嬪妃們為什么不用像羸弱的男人一樣去面對風疏雨驟的摧殘?就是因為有您去保護她們。所以,后宮的女人,都應該有您的庇護,有您的恩澤,才不至于太孤單,太寂寞。”

乾隆吩咐太監擺上桌案和椅子,圍成一大圈,他坐主位,本來想讓令妃和慶妃坐旁邊,但考慮到令妃剛才說的話,覺得不必再突出她的地位,免得矯枉過正,遭人嫉恨。所以,他讓令妃和其他妃子一起坐在兩側的位置,他一個人坐在正前方,目光所及之處,除了幾位阿哥,全部都是他的女人。

平時嘉妃與舒妃交好,她二人坐一處,慶妃本來也是舒妃家的人,也與她們坐在一起。雖然舒妃對慶妃的受寵妒忌,但她沒有其他可靠的同伙,慶妃又老實沒脾氣,在皇上面前,她還是要拉慶妃過去撐場面。其他嬪妃也有要好的,都紛紛坐在一處,喝茶聊天嗑瓜子吃松仁,有好多個已經自己在小圈子里笑開了。一時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皇帝本也是個愛熱鬧的人,看到這么多人都高高興興,他的心情也很愉悅。

可是只高興了一陣,劉統勛領著幾個漢族大臣來了。因為最近邊疆地區戰事頻仍,內地的事情,他在太和殿曾告知群臣,隨時有事,隨時來報,不必考慮他在紫禁城和誰在一起,否則按失職論處。

興安稟報,劉統勛,高斌,高晉,黃廷桂,方觀承,尹繼善都來了。皇帝命他們進來,嬪妃們也沒時間遣散,大家還是照舊這么圍坐著,只不過見來了大臣,都不敢再吱吱喳喳的隨便閑聊。

其實幾位大臣也沒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稟報,不過是他們今日恰巧湊到一起喝酒,酒后便相約一同來看皇帝。幾位拜見乾隆皇帝之后,帝問曰:

“最近有沒有查到什么文字類的東西影射朝廷?”

劉統勛說:“臣這里有一首詩。”

乾隆讓他呈上來過目。劉統勛從袖子里拿出一張紙,雙手呈獻給皇帝。

乾隆皇帝一看,紙上寫著: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

看完,他臉色有變,將紙扣到桌子上。

其實,對這樣的詩,很多人不免說,不必捕風捉影,不要斷章取義,可是即便用腳投票,也會知道,一般人寫詩,不會這么寫。因為,舉杯見明月是正常的,但明月同‘天子’有關系嗎?另外,就算明月可以被說成是明天子,見了明天子,為什么就把酒壺扔了呢?如果不是有暗喻,一般情況下,人不會寫出這么不合邏輯的詩句。

關鍵是,見到月亮,便見到明天子,然后把酒壺扔了,這種瘋言瘋語,如果考慮到諧音,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壺兒跟“胡兒”諧音。乾隆皇帝是少數民族,古代統稱‘胡人’。

他一看便知,這又是一首反詩。

看了反詩,他感覺反胃,心翻了個個。他說:“寫詩的人,要嚴辦。”

幾位大臣都是漢族人。他們聽命于他。他說要嚴辦,大臣們不會有任何異議。可是,他還是擔心,因為人心向背,不可能從表面知曉。即便口服,有時也很難令人心服。

他該怎么辦?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最起碼,漢族重臣的心,他還是想盡量收買為佳。

他問:“還有沒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高晉說:“皇上,河南禹州現在正遭遇旱災,餓死很多百姓,草根,樹皮,什么都吃,無米下炊,老百姓就吃玉米桿磨的面,結果不能消化,都脹肚脹死了。有的老百姓,見到官員,便下跪求救,可是玉米桿堵在腸子里,誰也無法醫治,無力回天,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慘死。”

高晉是五督臣之一,相當于督查,也就是檢察院檢察長,為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他對乾隆皇帝描述災民的慘狀,亦是希望皇帝不要忘記民間疾苦。

乾隆皇帝表情難過極了,他抬起頭,輕聲問高晉:“為什么不早告訴朕?”

高晉回曰:“臣也是今天才知道。”

乾隆皇帝不說話,眾人都看向他,只見他任憑大滴大滴的眼淚打在衣襟上,幾乎能聽到聲音。

大家都驚呆了。御花園里靜得如同無風的深夜。

令妃驚訝得睜大了眼睛。吃驚之余,她用驚愕的,擔心的目光注視著他。

他說:“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子女受苦,做父母的如何能安心?為了救災效果好,多花多少賑災款,也不追究,對子女好一些,又不是給了外人。看到他們饑餓,就像朕自己饑餓一樣,看到他們溺水,就像朕自己快要淹死一樣。今年國庫三分之一的收入,都用來賑災,這是國家第一要務。”

大臣們素知乾隆精明,與臣子斤斤計較,就是怕被他們鉗制。可是,在救災這件事情上,他們已經不止一次見到他流淚了。他們心里當然也難受,因為雍正皇帝的遺詔中曾說過,弘歷是一個稟性仁慈的人。見到乾隆皇帝傷心至于如此,無論雍正皇帝的話有沒有夸張的成分,他們這些大臣,還能再說什么?不但無話可講,高晉甚至也跟著紅了眼圈,黃廷桂已經老淚縱橫。

可以說,乾隆皇帝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他的眼淚,和他說的話,舉止自然合理,措辭冠冕堂皇,而且傾力付出資金,體現了一個政治家很高的個人素質和見識,所以,即便大家知道他有可能只是做戲,但也認為他能做到這一步,不應該再說他什么不是。

令妃在宮中日久,什么陽奉陰違,巧舌如簧,見得多了,便不以為奇。但如果讓誰說哭眼淚就下來,還是很少有人辦得到。都說政治家是可以和魔鬼共進晚餐的人。所以,如果讓她去判斷,她也不可能說皇帝是完全出自真心。然而他做到了。

終究,他還是個有善心的皇帝,一個心軟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玉溪市| 庄浪县| 桃源县| 封丘县| 白河县| 新安县| 武山县| 康乐县| 宜昌市| 双桥区| 南皮县| 如皋市| 普安县| 金川县| 潍坊市| 茂名市| 长宁区| 胶南市| 乌审旗| 广宗县| 兴安盟| 庆安县| 嘉禾县| 丰县| 福泉市| 斗六市| 华宁县| 牟定县| 临西县| 寿光市| 安图县| 鄂温| 五大连池市| 徐汇区| 偃师市| 汉沽区| 信宜市| 山阴县| 乌鲁木齐市|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