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錦荷開啟夢想
- 別對姐放電姐是絕緣體
- 孤雁雪鴻
- 2538字
- 2019-03-02 10:05:05
“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家也一樣,化龍,也許在你看來,女孩子讀不讀書是小事,可是對于她們來說,可是人生大事,你總不至于讓她們步你的后塵吧。更何況,讀書會窮一時,但不讀書會代代窮,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啊。”老校長語氣低沉,但字字諄諄。
“爸爸,讓姐姐去讀書吧,我們會很努力的。”文錦儀聽懂了老校長的話,她兩個眼睛骨碌碌地滴溜著。
“唉,我,一言難盡啊,老師。”文化龍有點心動了,但是家里的困境也擺在面前,讓他左右為難,舉棋不定。
“有什么為難的吧,我看這樣吧,學雜費我想辦法幫忙解決,至于生活費由我和向老師一起出。”胡校長將目光轉向了向欣榮,已經替他做主了。
這一家子的遭遇,不由得向欣榮有絲毫的猶豫,他很爽快地說,學費和生活費,你不用擔心,我跟校長一起幫忙解決。
“這怎么行啊?老師,我欠你們的可就太多了,讓我將來怎么報答啊。”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文化龍是個七尺高的硬漢子,但面地自己的老師,淚如泉涌。
“明天讓文錦荷按時去讀書,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多余的話我也不說了,天色已晚,我們也得走了,”老校長說話辦事干凈利落,從不拖泥帶水,藕斷絲連,他目光如炬地盯著文化龍婦女,以不容置喙的口吻說,“明天不要遲到!”
望著老校長離去的背影,全家人站在堂屋的臺階上,熱淚盈眶,目送良久!
回過神后,文錦儀滿是欽敬地說,那個老頭好厲害,要是再年輕點,肯定是我的偶像。
文化龍經過一場情感的洗禮和青春歲月的回光返照,重新坐了回去。他喝了一口酒,思緒萬千,滿含深情地說:“老校長可真是個了不不起的人物,你們以后若是出息了,一定要好好報答他老人家。”
“老頭是姐姐學校的校長啊,難怪這么威武,說起話舉重若輕,鏗鏘有力,真是個好同志。”老校長帶給這一家子的不光是曙光,更是震撼,文錦儀神叨叨地念。
文錦荷以前只是埋頭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學校的掌故知之甚少,很是模糊,可老校長今天的到來,使得她對老校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滿心期待地問:“爸爸,聽說胡校長是我們學校的創始人之一,在我們學校當了近三十年的校長,是這樣不?”
說起自己的老師,文化龍除了贊美就是欽佩沒,他很興奮地說:“是的,幾十年來,這老頭把學校當成了家,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真是不容易。”
文錦荷本是個安分守己的學生,竟然也八卦起來,她似有疑惑地問:“我好像從沒看見過老校長的愛人,老校長還沒結婚的嗎?”
“聽說年輕時候結過婚,還有一個兒子,后來他愛人患病去世后,他就一直沒再結婚,只怕打了四十來年的單身。”文化龍對老校長還是有所了解的,他眼光凝聚,侃侃而談。
“哎喂唷,我的個乖乖,我可愛的怪老頭真是把一生奉獻給偉大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了,打了四十來年的單身,他老人家到底是人還是神啊。”文錦儀對老校長從崇拜轉化成神化了,不惜溢美之辭。
據對學校掌故頗深的人士透露,老校長對自己吝嗇摳門,一粒飯掉在地上,他都要捏起來甩進嘴里;一個公文包,漆皮都掉完了,斑斑駁駁,卻敝帚自珍,盡管用了很多年,但還是舍不得扔掉;一件毛線衣,舊了破了,拆了重織,舍不得換新的;家具幾十年如舊,具具成了文物,電器少得可憐,簡單如農家。但是,他卻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資用來資助一些寒門學子,像這樣的人實在堪為大熊貓式的國寶,舉國上下,屈指可數。
在師生的眼里,老校長就是這么個平凡如農夫,偉大如圣人的人,幾十年的校長,殫精竭慮,兩袖清風;四十來年的獨身,煢煢孑立,以校為家;五十余年的教育,嘔心瀝血,桃李芬芳。他的學識,他的愛心,他的執著,他的無私,有口皆碑。
聽了父親的講述,加之自己的親身感受,文錦荷和文錦儀姐妹對老校長肅然起敬起來,甚至暗暗地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將來做一個像老校長一樣的好人。
夢想決定未來,努力成就自我。文錦荷有了老校長這樣一個保護傘,順利地復學了;文錦荷,有了老校長這樣一個榜樣,理想更加豐滿了。
回到學校后,她拼命地學習,別人出一分力,她力求出兩分力;別人做十道題,她爭取做二十道題;別人六點起床,10點睡覺,她便五點起床,12點睡覺;她學會了給自己加碼,懂得了笨鳥先飛的道理,體驗到了勤能補拙的快樂,一分辛苦一分收獲,苦心人天不負,在高三的最后一期,她的成績一直穩居全校前五名。
老校長的一席話,老校長的真心實意,警醒了文化龍,他不再消極怠工,每天按時下河打漁;漁休時候,就回家種田栽菜,家庭收入節節上升,填飽肚子已經沒有了問題;他不再天天喝悶酒,只是高興的時候才喝點,只有打到大魚的時候才喝點。更可喜的是,他的精神面貌開始大為改變,不再胡子拉碴,不再蓬頭垢面,讓人刮目相看。
文錦儀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自從姐姐輟學在家,她便背上了很大的心理包袱,總以為是自己拖累了姐姐,現在姐姐復學了,她整個人隨之輕松起來,加之她一直有個夢想,想要一個好老師,學習很是用功,成績呈火箭式上升。
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文錦荷為了讓父親沒有后顧之憂,她一回家就幫著父親織魚網,曬魚干,挑水澆菜,學習家務兩不耽誤。文化龍怕影響女兒的學習,盡量不讓女兒插手家務,一家子總算度過了最苦逼的日子,朝著溫飽之路邁進。
王嬸最近也很高興,女兒李媚已經定了親,女婿雖是農村的,但好歹是個高中生,而且人很老實,是個靠得住的男人。
文錦荷一直感恩于王嬸的幫助,見李媚找了個好男人,特地去道喜:嬸子,恭喜你呀,媚兒找了個好男人,看上去文質彬彬,知書達禮的,這下您可放心了。
“放心個什么呀,錦荷,她要是能像你這樣會讀書,我才放心呢,”王嬸動起了真情,兩眼掛著淚花,“你爸這回總算想清楚了,你能復學,嬸子真為你高興,好好讀,別辜負了大家的一片好心。”
“謝謝嬸子,我一定會努力讀,爭取考個好大學的,”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得思源,文錦荷始終不會忘記這些,她信誓旦旦地說,“將來要是有出息了,我會經常回來看嬸子的。”
遠親不如近鄰。在王嬸的心中,文家的兩個閨女就像自己的閨女一樣,她能幫就幫,沒想著圖個什么,她樂呵呵地說:“閨女,有你這份心就行了,嬸子希望你們都過得好,不圖個什么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中考已考完,用文錦儀自己的話說,考重點中學是小菜一碟,不過本公主心中已有所屬,非當姐姐的校友不可。
七月姍姍來遲,高考迫在眉睫,文錦荷即將逐鹿考場,成就夢想,她正在全面備考,精心復習,鹿死誰手,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