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商量買磚

許懷民騎著車回到從霜家時,正好趕上從霜家的晚飯。

從霜的奶奶何玉珍和五嬸楊春蓉還有從霜的外婆羅成芳在幫忙擺放碗筷和端菜,見到許懷民回來,從霜的外婆羅成芳便招呼他快去洗手,檐坎上的塑料桶里裝的是洗手水,還是熱的。

許懷民:“幺娘,還是您最關心我。”

羅成芳笑笑。她和林長珍的關系不太好,妯娌之間,矛盾比較多,都是陳年往事,雖然兩家早就分家,各過各的,不過林長珍素來喜歡占小便宜,羅成芳又最見不貫這樣的人,當然,這種矛盾都是放在心里,沒有說。不過并不影響兩家人下一輩的關系,下一代反而都還算處得來。

許懷民自己的母親林長珍坐在灶下,和自己的大兒媳費秀蘭在聊天,她去哪家做客,都不喜歡幫忙,往往只是等著吃飯,她根本沒注意到自己的兒子騎車回來了。

剛才許懷民的話當然是開玩笑,不過從側面也可以反映林長珍這人,是一個心很寬的人,自己才是第一位,便是兒女,也是排在之后。

張映華本來在灶上熱菜,見牌席還沒散,趕忙出來催:“等吃了飯再打。冬天的飯菜,端上桌幾分鐘就涼了。”

費秀蘭走過來,催她的老公:“張學華,我看你是打牌打上癮了,干脆就不要吃晚飯了。”

張學華是個慢性格的人,費秀蘭也是,兩個人這方面出其的合拍。慢性格的人不容易著急,即便老婆來催,張學華仍慢悠悠地打他的牌,嘴上說:“馬上就打完了。”

這個馬上用了好幾分鐘,最后是從霜的爺爺胡了牌,才結束了這桌的牌席,另一桌之前就散了,從霜的四叔五叔都去打地基,現在才回來。

等吃過晚飯,親戚們玩了一會兒,就都散了,各回各家。雖然現在不是農忙季節,但農村家庭,是不可能真的有閑來無事的時候的,只不過是看你干不干活罷了。

羅成芳留下,幫著女兒收拾。何玉珍也沒有走,她負責燒火,燒熱水,羅成芳幫著張映華一起洗碗洗盤子。親戚多,擺了三張大方桌,都沒坐完,現在碗筷盤子都有一堆,張映華負責洗第一遍,羅成芳負責清第二遍,兩個人也忙了好久,才全部洗完。

等把這些都清洗完,羅成芳就走了。她還得回家喂豬,沒空留下來閑聊,多坐一會兒。家里兩個女兒出門去打工了,這些事情就全部都只能她自己來張羅。不過之前做了手術,她如今身體恢復的很好,整個人的面色看上去,比幾個月前,好了許多。

等羅成芳都走了,何玉珍才說:“映華,要是我們到時候修房子,錢不夠,你家能不能借三百塊錢出來?”

突然聽到婆婆這么問,張映華愣了一下,才點頭,說:“三百塊錢,家里倒是有。要是您們要得急,那我就先不忙去付飼料錢。要是不急著用,那我就先把飼料錢付了,等拿了甘蔗款之后,再給您們。”

何玉珍:“急倒是不急,你先把飼料錢付了吧。要借,也要等房子修的差不多了,估計到時候買電線、裝燈、裝窗戶這些沒有錢。門還可以找木工師傅來做,反正山上也有樹。”

張映華:“那我下一場去趕集,可就把飼料錢付了。家里就沒多的錢了,只有等拿到甘蔗款了。”

何玉珍:“工錢可以拖一拖,年前付清就行了。現在就是買磚和瓦的事情,水泥可以去找三老表開,隨時都可以開得到,現在老大不在家,也不知道是肯讓老四還是老五去買磚和瓦,我和你公公都不放心。他們兩個都沒有出門去辦過事情。”

張映華:“就是啊。村里人買磚,總是找遠山幫忙去買,早知道他會出去打工,前年幫學軍大哥買磚瓦的時候,就帶上遠明他們兩兄弟一起去。”

“也不知道找誰靠得住些。聽說現在車上,小偷多得很,不管是老四還是老五去,我都不放心,他們兩個都是粗心大意的人,把錢丟了就麻煩了。”何玉珍感嘆。

顧遠山在家的時候,何玉珍未必能感覺出大兒子的好處。如今不在家,家里要辦一點大的事情,需要人外出去張羅,突然發現家里沒一個兒子可靠。

張映華:“奶奶,您也不要怪我說話不吉利。之前遠山去縣城里買火車票,我讓從霜跟著,就是怕萬一運氣不好。他們回來也說,他們一進汽車站了,站在賣票的窗口前,就有兩個小偷跟過來,從霜說她當時都嚇慘了,害怕那兩個小偷會動手搶。您們要是叫老四老五去買磚瓦,最好兩個人一起去,那么多錢,不要放一個人身上,分開帶著,終歸穩妥點,出門前,再多叮囑他們幾遍。而且兩個人一起去,總是要好一點,不可能同時都粗心大意。”

何玉珍:“是啊。就是不放心,買磚和瓦,起碼得帶一千塊錢,還不知道夠不夠。”

張映華:“要是實在不放心,干脆少帶點。只帶三五百塊錢去,到時多出點船費,請楊老四多跑一趟,讓那邊賣磚瓦的人,來一個人,把磚瓦運到河邊來,到時再付剩下的錢。到時讓楊老四再撐船送他回去。一趟船錢,也是三四十。總比萬一錢帶多了,真遇到小偷,全被扒了,要劃算得多。”

何玉珍:“這倒也是。你還別說,買那么多磚和瓦,就是村里的大船,肯定一趟也裝不完,至少要跑兩趟,完全可以第二趟的時候再把尾款帶上去,那邊賣磚瓦的人也要等他們裝船了,才能結尾款。”

這個最大的顧慮得到了解決,何玉珍就高興多了:“我們愁了好久,要是知道,早點跟你說,商量一下,也不用擔心這么多天了,一直都拿不定主意。”

張映華笑笑:“買了磚和瓦,那不是緊跟著要去請修房子的人?”

何玉珍:“已經跟七隊的周老三說好了,他們現在在豐水村修的房子還要一個星期才完工。只要那套房子完工了,這邊隨時可以開工。”

張映華:“周老三現在當包工頭,這一網山的村子,多數修房子,都找他,一年恐怕要掙一萬多塊錢哦。”

何玉珍:“恐怕只多不少。當初安排老五去跟他學,學了一半,不肯去了,不然現在應該也可以出來單干了,就算不單干,當個師傅,一年掙三四千塊錢,肯定是不成問題的。當初還舍了你公公那張老臉,去找了人家周七孃幫忙,唉。”

不怪何玉珍嘆氣。對于顧遠榮,她和顧守正算是操碎了心。六個小孩子里,在老五身上花的錢和心思最多。當初顧遠榮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家里又讓他去復讀,那個時候,天云中學還沒有校舍,所有的學生都只能走讀。想著家里離鎮上太遠,每天來回花的時間太多,她和顧守正又去找了住在鎮邊上秦家村的鄒文正夫婦,鄒文正夫婦和顧守正家本不是親戚,只是當初給二兒子拉“保保”,恰好拉到了鄒文正,鄒文正雖然是鎮上的人,倒是十分爽快地同意了,按照這層“認親”的關系,除了顧遠宏夫婦,顧守正的其他子女都管鄒文正叫“姑公”,管鄒文正的老婆羅紅叫“姑婆”。鄒文正夫婦聽了親家的意思,爽快地答應了讓顧遠榮到他們家住的要求,還為顧遠榮準備了一個很好的房間。顧守正和何玉珍之所以送顧遠榮去復讀,是因為顧遠榮當初只差十多分,就可以考去玉城高中,雖然不是清泉一中,但玉城高中是縣里第二好的高中,每年也有一百多個學生能考上本科和專科。可惜顧遠榮自己并沒有什么讀書的心思,復讀了一年,反而考的更差,離玉城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差了三十多分,他自己也不想再復讀了。等他大一點,滿了十八歲,顧守正就霍出老臉,去找了遠房的親戚周七孃,這門親戚真的是比較遠,周七孃的母親和顧守正的母親是表姐妹,顧守正本不想去麻煩人家的,畢竟一表三千里,但為了小兒子,顧守正還是舍了老臉,周七孃還挺爽快的,答應下來,顧守正夫婦很是感激周七孃,顧遠榮后來去跟周七孃的兒子周老三學手藝。周老三那時候就已經開始出來當包工頭了,顧遠榮去跟著他學手藝,他也沒有藏私,只不過肯定不會一下子就全教完。要說在工地上干活有多辛苦,其實也還好,家里種地,可能還會辛苦一些。顧遠榮去當學徒,最開始是沒有工資的,好不容易熬過第一年,第二年有工錢可拿了,他卻學到一半,不愿意去了。顧守正和何玉珍勸說了他好幾回,他也不肯再去,他們也沒有辦法。兒子已經成年,他的人生路,作為父母,可以干涉的余地很小。

張映華安慰婆婆:“哎呀,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準以后遠榮有更好的機遇,也不一定。”

何玉珍:“管不了他啰。如今他已經結了婚,媳婦娶進門,年后就要生小孩了,我們的任務也算完成了。現在要操心的,就只有老四了。老四本來好好的一個人,要是那時候我們家里不那么窮,直接送縣里去醫病,可能就不會留下殘疾了。”

張映華:“奶奶,您也不要想那么多。現在顧大孃不是介紹了一個對象嗎。要是女方人不錯,他們處一段時間,合得來,到時女方提條件,就算苛刻一點,只要家里給的起,就都答應下來吧。遠明也不容易,前些年,供弟弟妹妹讀書,家里的重活,都是他在干。”

何玉珍:“我也這么想的。只是想到顧大姐說的,女方有一個兩歲多的兒子,如果帶過來的話,將來她和老四再生一個,也是兒子,供養就困難了。”

張映華:“奶奶,我覺得不能這么想。以后的社會,也許日子不會像現在這樣,就像我們十幾年前,還是大集體的時候,哪里想得到現在土地下戶了,家家都能米飯管飽的日子,那個時候,覺得將來能吃飽肚子就好了。”

何玉珍還是有些猶豫,的確,這么大一件事,不可能張映華一句話,就把她說服了。張映華也沒有多勸的意思,她該說的都說了,說太多,就過了。

張映華:“奶奶,別說你愁,就是我媽,想到老五現在沒對象,也愁得不得了。之前談一個吹一個,現在都沒有人給他介紹了。”

何玉珍笑了:“家才還是不一樣。他要人才有人才,又能干,眼光挑一點,也正常。不過現在這年頭,要娶兒媳婦,確實不容易。不光是修了房子,就結得成婚的。”

張映華:“奶奶,您這么想,就對了。遠明碰到合適的對象不容易,要是家里能支持的,就盡量多支持他一點。”

何玉珍點頭。道理她和顧守正都懂,不過這件事情,還是要好好商量,最主要的,還是要等看了人,看看女方人如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呼伦贝尔市| 舒城县| 灵川县| 扬中市| 从化市| 百色市| 通道| 中西区| 凌海市| 鸡东县| 邵东县| 揭西县| 娄底市| 广宁县| 曲水县| 武威市| 中卫市| 壶关县| 彰化县| 天全县| 米泉市| 德安县| 大洼县| 永嘉县| 邮箱| 永济市| 合山市| 蓬安县| 高尔夫| 绥棱县| 茶陵县| 精河县| 浦县| 蓝田县| 兴安盟| 宿州市| 安乡县| 当阳市| 百色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