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決定
- 重生之花月正春風
- 江庭雪
- 3231字
- 2019-03-22 07:30:00
張映華和秋晨先到家,看到家里豬草屋里的燈亮著,很是奇怪。兩母女背著背筐,從與拖水房相對的簡易竹門進去,看到是從霜回來了,張映華還沒來得及說什么,秋晨已經大聲喊姐姐了。
從霜答應了妹妹,又跟母親說自己是請了假回來了。張映華問:“沒什么事情,你請假回來做什么?“
從霜:“爸爸不是要去廣東打工嘛,我不放心,就請假回來了。“
聽了這話,張映華覺得好笑:“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說你回來,也幫不上什么忙。“
從霜心想,怎么會沒有用,起碼我知道怎么去廣東啊。當然,這話肯定不能這么說。她說:“我們班有個同學的姑姑,也在廣東打工,我跟她打聽了一下,她姑姑怎么從家里到廣東的,我怕您們找不到人打聽,就請假回來了。“
兩個女孩讀書成績都好,張映華一向都沒有操心過,聽從霜這樣說,她就沒有多問,她忙著去和豬食喂豬,也沒有空現在聽從霜說:“等下你爸爸回來了,你跟他說,我要先去喂豬了。“
每周從霜回來,秋晨都很高興,現在便站在一旁,看從霜宰豬草,跟從霜說話。
從霜說:“我買了雞蛋糕,放在碗柜里,你先去洗手,跟媽媽說一聲,悄悄到我們房間里吃。
從霜偶爾周末回家,買饅頭回來,已經讓秋晨高興得不得了。現在聽到說有雞蛋糕,激動得很。并不是秋晨多好吃,而是現在這個年代,像她們家這種農民家庭,一年到頭,也很難吃一次零食。在從霜沒有讀中學前,連饅頭也難得吃得上一次。
看秋晨跑去洗手,從霜笑笑,埋頭宰豬草。
吃晚飯的時候,才算閑下來,一家人才能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從霜這才知道家里已經決定下來,父親明天就去清泉縣里訂火車票,七姨八姨也去打工。從霜說:“爸爸,我聽云陽礦廠的同學說,礦廠每天早晨八點鐘有一班汽車,直接到成都新南門車站。從新南門車站坐一趟公交車,就可以到成都的火車北站。去廣東的火車,在火車北站發車。”
這可不是從霜胡說的。云陽礦廠從88年開始,每天會發一班車到成都。這是從霜上一世看云陽礦廠的介紹,才知道的。最初發這趟班車,是為了方便云陽礦廠上有什么大的事情,礦上的領導可以很快速地到成都,那時候,礦廠還屬于國家直管的企業,不屬于地方管理。2003年的時候,這趟班車本來要取消了,礦廠一直是虧損著在運營這趟車。但2004年的時候,市里把云陽的礦山公園作為市里的旅游項目之一,重點打造。2005年,SC省把云陽礦山公園納為省里對外旅游推廣的項目。這趟班車,改成了旅游專線,后來一直運營。一部分到成都旅游的人,想著坐車也方便,會順便來云陽礦山公園旅游,再折返去峨眉。天云鎮到峨眉,走高速公路,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省里在推這條旅游線路時,早就計劃過了,通過成都和峨眉這兩個在世界上都有名的旅游勝地,將云陽這個小地方串連起來,想辦法為這個被挖光了礦山的小地方創造一點經濟收益。
顧遠山:“那干脆明天不去縣里了,后天直接坐云陽的車上成都,去火車站買票。”
從霜:“就是不知道現在買廣東的票好不好買。”
張映華:“你不是說你同學的姑姑在廣東嗎?她姑姑過去,買票好不好買。”
從霜:“她姑姑都是過年的時候回來的。那個時候的票很難買,她說都是花高價買的黃牛票。”
顧遠山:“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沒有那么多人要從成都去廣東吧。”
從霜:“就是不知道啊。”在這點上,她確實沒辦法給父親提供意見,她當初去廣東打工的時候,是七月份,只能說,想來應該不會那么多人,再三個月,就要過農歷年了。很多要去廣東打工的人,應該上半年就去了。現在還沒有去的,除非像她父親這種情況,已經有親戚幫忙找好工作了,不然就算要去,也會等年后再去了。從霜說:“要不,您還是明天去縣里看一下。如果縣里能訂票,花點手續費,還是肯把票訂了。訂到火車票了,再走,心里終歸要放心些。”
張映華:“從霜說的對。還是先把票訂了,到時候去了成都,就可以直接坐車過去。要是不訂票,萬一運氣不好,去了沒買到當天的票,你們在成都怎么辦?我們在成都又沒有一個親戚,到時候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去住旅館,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顧遠山:“我又沒說不去。那明天我一早就去縣里訂票。”
從霜:“爸爸,您坐車到縣里去,一定要小心些。我聽班上的同學說,她媽媽是清泉到岷鄉鎮車上的售票員,車上經常有小偷。那些小偷都是有團伙的,長期在各條線路上偷東西,她媽媽和司機根本不敢管,那些人的頭頭,和縣里的公安局有關系。她媽媽每次在乘客上車的時候,都會提醒大家,要注意管好自己的財物,但很多人都不重視,結果被偷了,又哭得很慘。”
顧遠山:“我曉得。”
張映華看顧遠山根本沒引起重視的樣子,有點生氣:“你自己就是個馬大哈,從霜跟你說,你還不當回事。之前賣花生的錢,在鎮上就被偷了。”
張映華說的是實話,但顧遠山聽了,還是不高興:“那你干脆叫從霜明天同我一起去縣城好了。”
從霜可不想讓自己的父母吵架,她的父母吵架,并不會真的吵起來,但兩個人會冷戰。她趕忙說:“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聽到同學講,想起來,跟您們說一聲……”
張映華卻覺得顧遠山剛才的氣話反而很有道理:“從霜,你明天跟你爸爸一起去縣里買票,我早晨起來,給你們炒蛋炒飯,吃了就走。早點去,人少點,車上沒有那么擠,終歸要好點。”
張映華這話說的很心平氣和,顧遠山和從霜都聽得出來,并不是賭氣的話。從霜看了自己父親一眼,問母親:“真的需要我陪爸爸去嗎?”
張映華點頭:“你爸爸明天去訂三個人的票,帶的錢多,多個人去,放心點。你比較細心,幫著你爸爸盯著點。”
從霜想想,這樣也好:“如果訂好了火車票,那回來的時候,干脆去云陽礦上,把上成都的汽車票也買了,到時候只要到云陽坐車就好了。”
顧遠山:“還是要看訂的火車票是什么時候的。”
秋晨人小,父母和姐姐說的話,她都插不上嘴,但她卻也聽明白了,爸爸要去很遠的地方打工。她太小,并不能明白那個很遠的地方有多遠,不只她不清楚,連張映華其實也說不清楚,只是知道很遠而已。
吃過晚飯后,從霜才跟父母說,她買了些吃的,讓父親到時候帶在火車上吃。張映華本來以為說的是碗柜里的雞蛋糕,她之前只同意小女兒吃一個雞蛋糕,就是這么打算的,把余下的雞蛋糕留著,讓顧遠山帶在路上吃。聽從霜說除了碗柜里的雞蛋糕,其它的都放在裝米的壇子里,一家人都好奇了,什么東西,還放米壇子里。
張映華問:“你還買了什么?”
從霜:“面包、餅干和蔥油餅。你們去房間里打開看嘛,我覺得可能不夠,本來想稱一斤雞蛋糕,但我的錢不夠,只稱了三塊錢的。回來的時候,拿了兩個給曉旭和冬陽,四個給奶奶。爸爸他們三個人,要是不夠,明天在鎮上再買一點。”
從霜不提到錢不夠,顧遠山和張映華還沒想到,現在聽她說錢不夠,才問:“你哪里來的錢去買這些東西。我們都沒有給過你錢。”
看父母一下子緊張起來,從霜覺得好笑:“放心吧,爸爸、媽媽,我不會去偷的。錢是我賣糧票換的。我每個星期能省下兩三斤糧票,賣給同宿舍的室友,從開學攢到現在,一共才攢了這么點錢。”
顧遠山又感動又難過,感動于女兒這樣懂事,又難過于家中經濟條件不好,女兒才會這樣省著花錢,他并不想女兒為了節省,而影響身體,便說:“你以后不要再這樣節約了。一個星期十斤米,家里還是拿得出來的,不要因為節約,把身體搞垮了。你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從霜:“我曉得,爸爸,我每頓都吃飽了的。每個星期,還會打一份肉菜吃。您們在家,干那么多重活,兩三個星期都沒有吃過一次肉,放心吧,我是合理安排了三餐,只是沒有浪費而已,并不是我有多節約。”
張映華沒有去過中學,不清楚從霜在學校的情況,但顧遠山是去過幾次的,知道從霜的小學同學何芳每個星期的糧票是十五斤,他相信從霜說的話,但更清楚從霜肯定是能節約就節約了的,不然一個星期十斤米,哪里能攢得下來糧票。但他也知道,如果他去廣東掙到錢了,從霜自然就不用這么省著開支了:“反正你自己在學校,父母都不在身邊,一日三餐,一定要吃飽,千萬不能餓肚子,不然將來有了胃病,可就麻煩了。”
從霜點頭:“你們去看看東西夠不夠吧。”
張映華和顧遠山進房間去看從霜買的東西,秋晨聽到有吃的,自然要跟著去湊熱鬧。從霜自己買的東西,當然十分清楚,就沒有去,留下收拾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