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在我出生之前發生了什么?在我身邊正在發生著什么?在我死后又會發生什么?就像今天的我們一樣,埃及人也在尋找這些基本問題的答案;也像我們一樣,他們在觀察周圍世界的基礎上形成了理論。現在我們所稱的“古埃及神話”,就是這些觀察的結果。立足于神話,古埃及人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世界觀。

鷹隼頭的拉神乘著他的太陽船航行。

神話不僅僅是敘述英雄與諸神事跡的故事集,它提供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天空中有一個大光球,每天早上升起來,在天空上巡游一天,然后沉入西方。這是什么?它去往何方?你也許會問,它是怎樣移動的?在太陽里,不管你看到的是拉神乘著他的太陽船航行過天空,還是大量核反應把我們吸到它的周圍,你正在觀察的是同一種現象。不懂得粒子物理學的埃及人試圖提升他們對宇宙的認識,他們只是得出了不同的結論而已。他們的解釋有助于形成他們那獨特的觀念,塑造他們的體驗,神話成為社會的支柱,成為一種針對冷漠現實的全方位文化過濾器。一旦生活為神話的觀念形態的內在邏輯所浸染,它就變得更有意義了,秩序代替了混沌,控制取代了無助,知識戰勝了無知。而有著猛烈沙漠風暴和致命蝎子的世界,就變得不那么可怕了。

奧西里斯和伊西絲的兒子小荷魯斯。

古埃及的神話故事始終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它每天都在發生,無休止地重復著創造、毀滅和重生的循環,并卷入到諸神與人類的互動之網中。將這些故事安排為一種固定的敘述是沒有任何必要的。每個人每天都是自己神話故事的主人公。作為人格化力量的諸神,出現在被造世界的每個角落。神話故事中的先例(precedent)可以被用來解釋那些不尋常的事件,也可被用來解釋發生在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可以把個人與眾神的世界聯系起來。此外,通過援引神話事件,埃及人把他們自己與他們的神同一起來。一個頭痛的人成為被母親照顧的小荷魯斯,孩子的母親則成為伊西絲;在死亡中,死者在穿越來世之域時變成了各種神明,暫時獲得了每個神的權力。在人們試圖去解釋自然世界、存在的挑戰以及樂趣的時候,埃及的神話具有足夠的彈性,可以嵌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之中。神話及其中所詳細描述的諸神的行為,回答了“為什么這發生在我身上?”這樣的問題。先例給人帶來安慰。

重建埃及神話

杜阿特(來世之域)的土堆。

今天,埃及學家們所面對的是有關埃及神話的零散的、支離破碎的材料,這些材料從公元前3050年到公元1世紀的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匯集而成。可以看出,“古埃及”涉及的時間跨度很長,在通常劃定的時間段中已經超過3000年。由于難以確定事件的具體日期,埃及學家們傾向于不用公元前某某年的紀年法,而是用某個國王的統治、某個國王的王朝或某個國王統治的時期來表示年代。在公元前3世紀,埃及祭司馬內托將埃及的君王統治劃分為30個朝代(后來的寫作者增加了第31個王朝)。盡管每個王朝都意味著有獨特的統治世系(血統),但情況并非總是如此,因為馬內托還使用重大事件來劃分階段,如第一個金字塔的建造或皇家居所的改變。現代埃及學家采用了馬內托的王朝劃分法,又把這些王朝歸入一些較長的階段。這些階段劃分的依據是,全國處于單一國王統治之下(早王朝時代、古王國時代、中王國時代、新王國時代和后埃及時代),還是處于王權分裂的情況(第一中間期、第二中間期和第三中間期)。“法老時代”的這些主要階段之后是托勒密時代,此時馬其頓-希臘出身的國王統治埃及,再后來是羅馬時代。在這本書中,我遵循了這種埃及學上的斷代慣例。

由于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資料可以干凈利落地向我們解釋古埃及人的神話,因此,埃及學家不得不從自遙遠時代遺留下來的那些同樣支離破碎的證據中拼湊神話的樣貌。一些神話被記錄在墓地或神廟內發現的紙草上,另外一些神話則在墳墓中放置的喪葬碑上被提及。一些資料的現代名稱反映了它們最早出現的場合:《金字塔文》刻寫在第5王朝末期以來的古王國時代的王家金字塔墻壁上;而從中王國時代起出現的《棺文》,則繪制棺木上,這些棺木用于埋葬那些能夠承擔得起這種奢侈品的人。自第二中間期末期以來,抄寫在紙草卷和棺木上的《亡靈書》(埃及人稱之為《進入光明之書》[Book of Coming Forth by Day]),為死者提供了來世旅行指南,此后使用了一千多年。幾乎在所有情況下,神話都是縮略版,或僅僅被隱晦地提及。有時候這是出于體統的原因:在喪葬紀念碑上,埃及人避而不談奧西里斯的死亡,因為在陵墓環境中描述這種痛苦的事情,可能會傷害死者。而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必要全面解釋神話,因為它假定讀者已經知道這個故事。

兩土地

埃及是一個地形對比鮮明的國度:尼羅河從南向北流淌,在尼羅河谷中蜿蜒前行,兩旁是一窄條可耕地;尼羅河流到古代孟菲斯(現代開羅附近),散開形成了一系列支流,造就了肥沃的三角洲。由于這種地形的巨大變化,埃及人將他們的國家分為上埃及(南部)和下埃及(北部)兩部分,分別為孟菲斯南部的尼羅河谷和三角洲,他們還把他們的國家稱為“兩土地”。不同的王冠代表這個國家的不同部分,紅冠代表下埃及,白冠代表上埃及,兩個王冠合起來就是雙冠,象征著國王對整個國家的統治。同樣,埃及人也因被他們稱之為“紅土地”的貧瘠干燥的沙漠與稱之為“黑土地”的可耕土壤之間的強烈對比而感到震撼。東、西方也有其意義:看著冉冉升起的太陽,埃及人把東方與新生命、重生聯系在一起;而每天晚上太陽“死亡”的西方則成為死者的國度,這就是墓地常常建在尼羅河西岸的沙漠中的原因。

在漫長的埃及歷史上,埃及受到整個東地中海和近東世界的文化的影響,在某些時期甚至受到后者的統治:從亞述人和波斯人到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埃及的神話不斷適應著其所處的時代,因這些外來文化的影響而吸收了新的要素,并找到了新的表述方式。在每個埃及行省(也稱為“諾姆”),都發展出了神話的地方版本,因此,不存在單一的、正確的版本。這既令人感到痛苦,也讓人感到解脫:痛苦是因為任何一本關于埃及神話的指南都不能真正反映埃及人的信仰;解脫是因為我不會變成編年史家般死板的重述者。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更類似于普魯塔克的作品,普魯塔克將奧西里斯神話中的元素抽出來,為希臘觀眾拼湊起來,而不是做典型的學術分析。在某些地方,就像普魯塔克一樣,我有時會從不同的時代獲取神話碎片,形成一個連貫的敘述。如果讀者可以原諒普魯塔克這種“選擇性描述”的行為,我希望我也可以得到諒解。

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記載了許多埃及神話。

理解眾神

埃及眾神是一個充滿活力、五花八門的群體,他們爭吵、打架、謀殺、交往,并可能死于年老體衰(當然是在重生之前,這體現了埃及人對周期性時間的喜愛)。他們也可化身為各種樣子,同時在不同的地點現身,而他們那真實的自我在天空中遠遠地隱藏著。盡管他們的形象多樣,但他們既不是無所不知的,也不是無所不在的。諸神被賦予了特定的神圣職責(例如奧西里斯負責再生,敏負責生殖),但他們的權力有限,如果他們需要實現一個他們宇宙職權范圍之外的目標,他們必須彼此合并在一起,短期分享彼此的力量。因此,由于缺乏恢復自我活力的能力和力量,體衰的太陽神每天晚上都要與奧西里斯融合在一起,利用奧西里斯神的再生力量,使他自己在新的黎明得以重生。有時候,當一個神呈現出另一個神的特征時,他就變成了另一個神。所以,當作為拉之眼的哈托爾攻擊人類時,她的暴怒使她變成了嗜血的塞赫曼特女神。雖然,埃及眾神的復雜本質一開始會讓現代讀者感到困惑,但是,隨著之后的閱讀,讀者會逐漸對此有更清晰的理解。

必須指出的是,對時間長河中眾神的演化和五花八門的崇拜所做的有用、細致的分析,偏離對眾神本性的研究,因此本書基本上忽略了此類分析,以強調他們的個性和“人”性。對于那些剛接觸古埃及,或只是對其有著淺薄興趣的讀者或學生,我希望我的方法能夠給他們帶來好處,為神話提供有用的介紹,讓故事在有限的現代分析的干擾下鮮活一些。最重要的是,閱讀這些神話并了解埃及人如何通過神話與世界接觸,應該是令人愉快的:除了解釋性之外,神話也是為了娛樂。本著這種精神,我希望讀者能夠讀一讀這本書。

為了解決本導言開始時提出的問題,我將本書分為三部分:諸神的時代(我們來自哪里)、活人的世界(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和死亡神話(死后的狀況)。隨著你的閱讀,我希望你能從古埃及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試圖從他們的角度看待世界。請接受這些神話的解釋,并想象以這種方式看待和理解世界。這些神話是對古代人心理的洞察,是了解埃及人心智的窗口,它們能向你介紹一種體驗世界的全新(同時也是老舊)的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颍上县| 揭西县| 阳东县| 芜湖县| 叙永县| 大连市| 那坡县| 竹北市| 鸡东县| 新安县| 河北省| 沂南县| 丹棱县| 宁陕县| 龙里县| 若羌县| 治多县| 观塘区| 花莲市| 綦江县| 潮安县| 平南县| 茌平县| 徐汇区| 秦皇岛市| 通道| 夹江县| 琼海市| 灵璧县| 龙江县| 西青区| 崇阳县| 望都县| 湘潭县| 揭西县| 淄博市| 吉木萨尔县| 巴塘县| 东阳市|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