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前言

安妮·弗蘭克從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之間寫日記。最初,她只是為自己而寫。一九四四年的一天,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博克斯坦大臣在倫敦的廣播中宣布,希望戰后收集有關的第一手資料,以此見證荷蘭人民在德國占領之下飽受的折磨。他特別提到了信件和日記。

聽到這段話后,安妮決定戰后以日記為基礎,出版一本書。于是她開始重寫、修改日記,潤色文字、刪除不夠有趣的段落,憑記憶增加一些內容。同時,她也保留了原始日記。具有學術價值的《安妮日記:評注版》(一九八九年),將安妮第一次寫下的、未經編輯的日記稱作A版,以此區分她第二次寫成的、經過編輯的日記(B版)。

安妮的最后一篇日記寫于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一九四四年八月三日,密室中的八人被捕。兩個在大樓里工作的秘書彌普和貝普·吉斯,發現了散落一地的安妮的日記。彌普·吉斯將日記一頁頁拾起來,藏在一個抽屜之中。戰后,安妮的死訊被確認,她把這些還未閱讀的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

經過再三考慮,奧托·弗蘭克決定完成女兒的心愿,出版她的日記。他從A、B兩個版本中選取材料,重新編輯成較短的版本(C版)。全世界讀者熟悉的《安妮日記》就是這個版本。

奧托·弗蘭克選材時遵守了如下幾點。首先,篇幅簡短,以符合荷蘭出版者的一系列要求。另外,日記中有關安妮性方面的內容必須刪除。一九四七年《安妮日記》首度出版,當時公開描寫性不合時宜,不適于青少年閱讀。作為對死者的尊敬,奧托·弗蘭克也刪掉了日記中對他亡妻和密室中其他人不敬的段落。安妮十三歲時開始寫日記,最后結束是十五歲。日記中她對自己的好惡直言不諱。

一九八〇年奧托·弗蘭克去世時留下遺言,將女兒日記的手稿贈予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蘭戰爭文獻資料所。因為日記出版后,有人質疑其真實性。于是荷蘭戰爭文獻資料所下令徹底調查。一旦證實屬實,將日記的全部內容連同詳細的調查報告一并出版。《安妮日記:評注版》不但包括A、B、C三個版本,還包括弗蘭克家族的背景資料、他們被捕與押解的情況、對安妮筆跡的研究以及研究時使用的資料文件。

奧托·弗蘭克的所有遺產由位于巴塞爾(瑞士)的“安妮·弗蘭克基金會”繼承,該基金會還擁有他女兒的版權。后來該基金會決定為廣大讀者出版一種全新的增補版本。新版本包括了奧托·弗蘭克修訂的舊版的所有內容,讓數百萬人讀到這本日記。作家兼翻譯家的米杰·帕斯勒擔任新版本的編輯修訂工作,對奧托·弗蘭克的原版進行補充,同時選取A、B兩版的內容。米杰·帕斯勒的最終版本經安妮·弗蘭克基金會的同意,增加了大約30%的內容,使讀者更加了解安妮的內心世界。

在安妮寫下的第二版(B版)時,她為日記中的人物冠以假名。最初她想自稱安妮·奧利斯,后來又改成安妮·魯賓。奧托·弗蘭克決定將家人的名字改為真名,其他人則沿用安妮起的假名,以滿足她的愿望。這么多年來,人們早已熟知幫助密室成員的幾個人的真實姓名。在這個版本中使用他們的真名,因為他們給予了無私的幫助,這是他們應該獲得的。對于不愿暴露身份的人,則使用荷蘭戰爭文獻資料所為他們起的姓名首字母縮寫。

密室中其他人的真名:

凡·皮爾斯一家

奧古斯特·凡·皮爾斯(生于一八九零年九月九日)

赫爾曼·凡·皮爾斯(生于一八九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皮特·凡·皮爾斯(生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八日)

在安妮的手稿中,以上三人被稱為:皮特呢拉、漢斯、阿爾弗烈德·凡·丹;在本書中則是:皮特呢拉、赫爾曼、皮特·凡·丹。

弗瑞茲·佩爾(生于一八八九年四月三十日,德國基森)

在安妮的手稿中以及本書中,被稱為:阿爾福德·杜塞爾

讀者請記住,該版本是根據安妮在大約十五歲時寫下的B版。有時安妮會回顧過去,對之前寫下的日記附加評論。這些評論都以斜體字加以標注。安妮拼寫和文字上的錯誤也被改正。此外本書忠于原作。因為修改、澄清歷史資料,是不當的做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腾冲县| 裕民县| 白城市| 韶山市| 瓦房店市| 浑源县| 台中市| 大庆市| 乐都县| 福建省| 梨树县| 红桥区| 永嘉县| 社旗县| 广德县| 阿坝县| 勐海县| 平阴县| 永昌县| 永济市| 女性| 南涧| 班玛县| 开封市| 高州市| 汉川市| 沅陵县| 乐至县| 浑源县| 师宗县| 前郭尔| 井研县| 信丰县| 平原县| 信丰县| 广汉市| 论坛| 六枝特区| 报价|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