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一水分西東,飛架石橋易交通。普陀平橋化龍后,北太蟠貫六洞終”這是一首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啊!一條河分開西面和東面,飛架的石橋有利于交通的出行。
這一條河上有22座橋,明清時建了16座橋,現在還保存好的橋即化龍橋,市底橋,獅子橋,普陀橋,其中六洞橋在現在GY市六洞街,它是六座單孔石橋組成。在這里為什么要修六座橋呢?其一是陪風水,其二是一個和尚和道士互不相見的傳說。
這其一是這么說的:因為這里河水急促,而這里像陰陽八卦的分界線,老一輩的人為了鎮壓陰邪之氣,就修建了六座橋來鎮壓它,讓河水慢慢地流淌。其二:因為河兩岸一邊住著和尚,一邊住著道士,他們日復一日的爭吵著,終于有一天他們決定修六座橋來表示兩邊互不干涉。
如今的這條河已不再是從前的那條河了,它現在是一個排污道,垃圾,污泥濁水到處都是。有一些河段已被水泥砂漿給蓋住了,上面蓋起了高樓大廈,人們已漸漸忘記了那個美麗,如同江南水鄉的條玉帶河----貫城河。
貫城河
一條小河分西東,座座石橋架河上。普陀平橋化龍橋,北門已過六洞終。一場大洪引禍端,水泥砂漿淹沒終。臭水,污泥鋪滿身,默默無聲人們忘。何年何月才能反,心急悲憤無奈聲。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