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心啊人心
- 未來的文娛
- 秋聲雨霖
- 2049字
- 2019-02-23 07:57:42
養心院的風波從來都不是件小事,在出現了如此極端的治療峰值以后,眾多消息靈通的醫界人士紛紛通過自己的渠道開始了驗證。
而本應該在臨床結果出來以后,很快就將文章的等級評定結果也公示出來的國家養心院。
面對這一前所未見的情況,也只能發布聲明暫緩提供評定結果。
一篇《微塵》攪得醫界又起波瀾。
與此同時,網上一篇題為“扒一扒那篇文不配位的開山流背后到底有多黑”的帖子,靜悄悄地流傳了開來。
“首先聲明:以下僅為猜測推理,如有巧合,純屬意外。
樓主本來也只不過是個普通的讀者,平常對于各界的文章還是挺關注的,青云社的青云雜志更是每期必買,這次青云社的青云榜打榜更是不帶虛的。
說起這次的青云榜和青云雜志,大家或許不記得這次的文魁是誰,但必然記得一篇奇葩文章。
這篇文章不少人都專門分析過,用到的技巧都十分簡陋。
可以說要是與作者的腦洞稍微一致一些,就能夠順著整條線一路猜測下來不帶錯的。
講道理,如此直白,平時交作業老師都不一定會給優。
但偏偏就是這樣一篇文章,不僅青云榜上有名,青云雜志還給發了,更是引得@將一軍@落木蕭蕭@霧如等人紛紛為其站臺,諸多水軍更是夸上天。
質量如此之高,數量如此龐大的洗腦包,洗得樓主都快懷疑人生了,這不禁就引人發問了。
沈瑜到底家里有多富?
能在青云榜上買個位置,還能在青云雜志上騰個空。@將一軍更是不僅能買得他閉嘴就算了,還能夠讓他說好話。
果然是有星幣能使鬼推磨,社會社會。
可能這時候就有人要問了,不是說@霧如也在幫著說話嗎?有傳言說@霧如其實是段家人,她家里這么有星幣,不至于被星幣買通。
其實換個思路想,家里有星幣也不代表家里星幣多得不想再要星幣啊。
說不定沈瑜家里其實是段家的合作伙伴,商家大佬們合作起來在文壇互相提供庇護,那也是極有可能的。
其實分析到這里還是有一定的漏洞,畢竟對于剛剛點名的一些人和集團而言。
星幣對于他們而言更像是一串數字,相較而言他們肯定會更看重自己的名聲。
所以說要讓這一系列事情都成立,應該要有比星幣更加讓他們愿意去追逐的東西,或者說不得不去附和的東西。
樓主本來也只是一個猜測,結果在看到剛剛國家養心院發出來的通知以后,這個猜測幾乎已經被證實。
國家養心院的文章評等推后了!
沈瑜你咋不干脆把新聞聯播也給停了呢,看把你給能的!
說到底別的都是虛的。
管什么這兒發稿那兒上榜,還有別人為他說話,只要養心院那邊等級一出,一切都是浮云。
都說他看著瘦,那就上秤啊!
都說他學習棒,那就考試啊!
都說他文章好,那就評等啊!
大家伙兒吵得這么兇,雙方不都是眼巴巴地等著養心院的結果出來,好打對方的臉。
結果沈瑜心里還是有點兒ABC數的,知道自個兒的文章上不得臺面,直接就讓讓養心院推遲評等。
這一推二推的,這件事情的熱度下來了,就算評等不出來,后續不隨他怎么說?
反正黑火也是火,被人罵紅也是紅。
管他的文章寫的好不好,反正他有知名度了。
可是沈瑜,你把文壇當什么呢?
財權交易場所?
無聊富二代游戲場?
……”
財權交易、富二代、黑幕……
這些關鍵詞不管在哪個年代都足夠吸人眼球,一大群不明真相的群眾,在極具煽動性的文字的煽動下,也開始對這件事件,有了自己的負面主觀色彩。
就連之前支持沈瑜的一些讀者們在心里也不免的犯嘀咕,難道自個兒真的是被洗腦了?
唯一還堅定不移支持沈瑜的人,大多都是比較了解他的相關者。
但是這些人身微言輕又是勢單力薄,哪怕在網上去現身說法,人家也只會說他是在胡謅。
要不就笑問他水軍一天工資多少,發一條是不是五毛。
所幸的是,沈瑜這家伙已經把所有的通訊設備關掉,不去理會外界的紛紛擾擾。
不然的話他這會兒看著這篇帖子,笑得打跌的同時怎么可能不犯堵。
他其實也沒做什么錯事,就寫了篇文章而已。
怎么就感覺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呢?
青云社的頂層辦公室里的眾人倒是還沒有看到這帖子,畢竟這會兒他們犯愁的已經不是《微塵》這篇文章,而是沈瑜這家伙投過來的另外一份炸彈《逐夢》。
張責編按例想進行點評,卻發現自個兒接下來要說的話跟上次評價《微塵》的話差不多,一樣的技巧直白簡單,一樣的余韻悠長。
劉余慶責編深吸一口氣:“不提別的,這篇文章倒讓我想起了我以前剛剛出大學的時候。”
“當時我面試了好幾份工作,每一份都是文字編輯。輾轉好多次,才終于面試成功。那時候年紀輕,有夢想有抱負,沒有去想過風險啊什么的,過了面試后還高興的不行。”
“可我回家告訴我爹媽,他們臉上那欣慰又擔憂的神情,我這輩子都記得。”
辦公室里的眾人一時悵惘。
不同時代不同的社會背景,人們對于職業的認同感是不一樣的。
文字編輯可能在沈瑜的年代,意味著光鮮的辦公室白領。
但是在如今更像是奮斗在非典前線的醫護人員、緝毒戰場的一線警察、逆著人群往前沖的防爆戰士。
過多的接觸文字工作意味著他們對情緒病的抵御能力更低,一旦患上了情緒病,治療的難度也會加大。
可外界聽到這份工作仍舊是無不夸贊,甚至無數小年輕也前赴后繼地想跳入這圍城。
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有時候看一些文章,真的會受影響以至于突然情緒低落。
還有一些文章,明明知道十分優秀,卻不自覺地用文字解剖刀將它拆的支離破碎,毫無美感與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