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年輕人往往會抱怨明珠暗投而世無伯樂,害得自己一身本領無處施展,發出一種懷才不遇的感慨。其實未必。有一成語“厚積薄發”,就是說扎扎實實地積累,循序漸進地發揮,那樣才是做好工作,完善個人修養的方式方法。
所謂厚積薄發者,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源于“君子厚積而薄發”,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積者,知識在頭腦中的積累;發者,利用所積知識去創造價值。沒有積便沒有發,積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發。只積不發,書呆子一個;只想發而不愿積累,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家。
從2006年春節開始,郭德綱成了大街小巷茶余飯后關注的談資。許多人看到的是郭德綱成名后的榮耀和光環,卻忽視了成名前的艱辛。對于郭德綱來說,成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郭德綱在曲藝的路上摸爬滾打了二十余年,一路坎坎坷坷,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努力,從量的積累最終實現質的飛躍,方取得今天的輝煌。
在個人的工作生涯中,特別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必須要用積極、主動、敬業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并勤于思考,勇于接受挑戰。在這個階段,有的人可能會懶惰一點,不大喜歡花大力氣對待自己的工作,可能就是努力那么一點點,對你的工作,對你的成長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人知識的淵博、能力的大小與否是看他在處世方面是否恰到好處,而不是看他讀過多少專業、學過多少課程,而這,需要深厚的底蘊來積累,不僅僅是理論方面的,還更多的需要實踐的歷練。而唯有采取“厚積薄發”的策略,才會有更冷靜、沉著的心態去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