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了,北平:奧地利修士畫家白立鼐在1949
- (奧)雷立柏編注
- 1841字
- 2020-01-03 18:34:22
白立鼐修士
白立鼐修士的一生
方濟格·布茹克內爾(中文名字:白立鼐)修士1891年12月3日生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威廉和伊莉莎白·布茹克內爾的第六個孩子。他的父親是裁縫。父親早逝,所以小方濟格與病弱的母親搬到母親的老家,即捷克中南地區的布杰約維采(德語稱“布得維斯”),在那里他上了兩年小學。他的母親于1900年去世,方濟格又回到維也納,繼續上小學和中學,并完成師范學院的課程。1912年他在維也納一所小學教書。1914年8月他作為志愿軍入伍一年。然而,戰火維持了四年之久,期間年輕的方濟格在捷克東部地區和意大利北部地區服兵役。在戰爭結束時(1918年)他已經是中尉。
在1919年復活節之前,方濟格在維也納附近的傳教修道院“圣佳伯爾”參加了一次信仰靈修活動(“避靜”)。聽了神父們的講道后,他決定以傳教士為自己的職業。1919年8月他前往圣佳伯爾修院,決定要加入“圣言會”這家傳教修會,以“修士”的身份在傳教區服務,并在入會時獲得“貝爾克曼斯”這個會名。圣言會的修士當時大多是手工業者、印刷工或建筑師,很少有修士是老師。1921年貝爾克曼斯修士宣發第一次圣愿。1923年修會派他到中國。當時的圣言會在山東南部管理一塊面積很大的傳教區。在中國,他獲得了漢語名字“白立鼐”。
白立鼐修士這樣回顧前往中國的道路和在中國的經歷:“我們從南安普敦出航,經過蘇伊士、亞丁、科倫坡、新加坡,40天后終于到了中國的上海!從那里坐火車到孔子的家鄉(山東),那里有韓寧鎬主教的傳教區。1923年11月29—30日午夜,我到了兗州府的主教府,我還記得,那是月光皎潔的夜晚,而當我進入了教堂的門口,兗州大堂的鐘樓響了12下。在兗州的休整時間不長,我坐騾車,到了離兗州30公里遠的圣言會會院,即濟寧以北的戴家莊(亦稱‘岱家’)。這個會院還辦了三所學校:一所小學,一所師范學院,以及一所中學(在濟寧市的‘中西中學’)。我在這三所學校一邊和學生學漢語,一邊教他們歐洲文字、閱讀、數學和繪畫;1929年以后我也在兗州府的大修道院中任教。
“到了1933年,韓寧鎬主教派我到北京。圣言會在那里剛剛接管天主教創辦的輔仁大學。我曾在那里任德語講師、美術講師,還當了西洋畫組主任。除此之外,我也支持年輕的中國天主教畫派。1945年后,政治上的變化使得大學的工作逐漸無法進行。因此,我1949年1月9日離開了北京,飛到上海,后到香港,1949年8月16日又飛到羅馬?!?/p>
在26年后,白立鼐再次得以回到他的家鄉,在維也納又見到了他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圣佳伯爾修道院的會士。1950年1月后他在羅馬學習裝訂書籍的技術,1950—1974年負責圣言會總會在羅馬的圖書館。他也經常充當羅馬會院的客人的導游,帶他們去參觀羅馬的博物館和旅游景點。
1974年7月2日,82歲的白立鼐離開羅馬并回到奧地利圣佳伯爾會院,在那里的圖書館服務。1981年7月后他因大腿骨折導致終身臥床。他以平靜的心態忍受長期的病弱。最后兩年,他的聽力也極度退化。1985年4月9日,白立鼐修士去世,4月12日在圣佳伯爾的墓地下葬。
這位奧地利的修士對中國的長期影響在于他對中國天主教畫派的激勵。他曾任“西方美術專修科副教授”,而1933到1948年間國畫組和西洋畫組的學生都上過他的一些課,這些課包括“西洋畫導論”、“西畫理論”、“透視畫法”、“素描練習”,他經常一周教25個小時的課。他指導和協助了陳路加(陳緣督)、王肅達、陸鴻年等中國畫家。白修士1934年秋天建議在輔仁大學舉辦一次特別的畫展:有中國特色的圣誕畫。當時在那里展出的畫非常受歡迎,很多當場被買走,這使得天主教畫派的新風格獲得一定的知名度,更為那些畫家增添了信心。白修士成為這些基督徒畫家的朋友和顧問。
白立鼐修士自己沒有寫什么著作,留下的只有幾篇文章,但他搜集了中國天主教畫家的創作,并保存了350多幅畫作的照片?!氨本┨熘鹘坍嬇伞笨偣部赡軇撟髁?000幅作品(包括臨摹畫),原畫分散到世界各地,而白修士的畫集算是這個畫派的規模最大的作品集?!爸袊熘鹘坍嬇伞钡奶攸c在于結合中國傳統的表達方式和來自基督教的題材。1949年后,北京的天主教畫派沒有繼續發展,而這個畫派在中國也鮮為人知。
白立鼐修士自己畫的素描和水彩畫也同樣被遺忘。這些畫的靈感來自北京的老房子、城門、郊區的景色、路上的人物,原稿保存在奧地利圣佳伯爾會院的檔案庫。本書呈現其中部分反映1930到1940年代的北京的畫作。值得注意的是:白修士沒有畫北京的繁華商街或偉大的教堂建筑,他更多重視小小靜物的樸素和均衡,他欣賞樹木和宅門的美。他自己是一名安靜的、非常謙虛的人,因此他的畫也表現出他的個人氣質:自謙、安靜、欣喜、內心的平靜,以及在困境中對神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