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襄陽北兵臨城下(2/5)
- 歡樂三國
- 盾反
- 2119字
- 2019-03-16 15:38:28
解決了劉表,陳希的目光放在了肅清襄陽劉表殘余勢力上。
許褚率領侍衛營守州牧府,這里是紅巾軍的大本營,陳希、張寧、盧植等重要人物這兒,容不得半點馬虎,唯有許仲康能守好這里。
襄陽城此時非常亂,紅巾軍兵力有限,還無法肅清所有心懷不軌的人。
黃忠守南門,婁圭守東門,霍峻守北門,徐璆守西門。
魏延領軍清洗城內的叛亂。
所謂清洗叛亂,其實就是把那些劉表舊臣和擁有武裝力量,但又不臣服與陳希的世家處理掉。
“公子,劉表外甥張允、治中鄧義、別駕劉先、從事劉望之和其弟從事劉廙、從事中郎韓嵩已被抓獲,正在押解此處。”
徐庶一直以來掌管這陳希麾下一切事務,此時正拿著魏延傳上來的軍報念給陳希聽——陳希認識的古字不多,自己看不了。
陳希笑道:“人還真齊,還都是劉表手下的高層官員,元直覺得應該如何處理?”
“公子,這些人身居高位,受盡劉表恩惠,又無意打算效忠公子,不如殺了算了。”
徐庶倒是狠辣,為了免除后患,要直接把這些不好處理的人直接殺掉。
陳希想想自己接下來要面對的局面,也覺得麻煩,就同意了。
“報,北門外大軍壓城。”
突然,一名侍衛直奔中堂,向徐庶遞上一封軍報。
陳希和徐庶大驚。
結果軍報一看,原來是北門守將霍峻傳來的,說襄陽北門外突然來了數萬兵馬,大旗上書“劉”字,不知是何方兵馬。
“難道是劉表麾下的將軍剛好領兵回來了?”陳希疑惑道。
他們從和劉表開戰一來,到現在也才幾個時辰,此時不過也才傍晚,怎么會突然有數萬大軍兵臨城下,而且豎著劉字大旗。是劉表為了以防萬一留得后手嗎?否則他們也不會這么快就到此。
“對了,要不先問問劉表那些別駕、從事,知不知道劉表這個安排?”
陳希突然想起來,將要被他殺死的那群劉表手下手下高官。
徐庶沉吟片刻,說道:“我們進城以來,殺了那么多人,無人提及這支軍隊,理應不是劉表安排的。”
聽了徐庶的分析,陳希覺得有道理。
“這樣吧,你在這里坐鎮,我帶著許褚去北門,抵御來敵。”陳希說著就提劍要走。
“公子不可,來者是敵非友,公子不可身臨險境。”徐庶拉住陳希。
“北門若是被攻破,一切都完了,我必須親自去,你聯絡魏延,盡量抽調援兵前往北門支援。”陳希不顧徐庶勸阻,堅持要親自前往前線督戰。
找到許褚,陳希三言兩語把事情對他說了一遍,許褚立馬點起五百侍衛,隨陳希一同前往北門。
北門此時是霍峻在守,兵力只有五百人,若要守城捉襟見肘。陳希將五百侍衛暫時歸入霍峻麾下,由他統一調派,防守北門。
霍峻原本在魏延帳下任屯長,統領不足百人,此時兵員數量大增,但卻能做到操控自如,倒是讓陳希大為驚嘆。
“原來這霍峻也是個人才啊。”
三國之中不出名的人才陳希也不是第一次見了。
站在城樓上,陳希看著城下大軍中的劉字大旗,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人。
對方似乎來的匆忙,什么攻城器械都沒有,此時正在伐木制作云梯。
若是以前的襄陽城,這支攻城部隊可以趁早離開了,光憑云梯想攻城太難了,再加上襄陽城數量龐大的兵馬和數量龐大的甲胄、糧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陳希的紅巾軍剛剛攻入襄陽城,切導致了襄陽城中各方勢力的分化和混亂,根本還沒時間消化這些東西,要守城就有些困難了。
正是城中的復雜局勢,才讓徐庶、郭嘉等人力薦陳希將劉表及其麾下人等一律處斬,才能讓襄陽城中的兵馬群龍無首。
內憂未平,外患又起,陳希別提多郁悶了。
“仲邈,你可能守住襄陽城?”
陳希和許褚、霍峻站在城頭,三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霍峻曾隨魏延沖殺,渾身浴血,但眼神清明,看起來挺冷靜的。
“若敵人攻城,我們只能硬守。”
這話讓陳希很難受。
硬守?一千多人對付數萬人,這能守得住嗎?
“要不讓郭嘉來看看?看他有沒有辦法退敵。”陳希想到。
目前的情況,就算自己這邊能以一當十,也不夠對方殺的,陳希不得不寄希望于郭嘉這個超級謀士想出什么好計策,不戰而屈人之兵。
原本襄陽只是內亂,為了盡快平息亂局,郭嘉、戲志才這些聰明人都被派去跟著魏延肅清反抗者去了。
“公子,敵軍來路未明,切一來就伐樹造攻城器械,可見他們目的明確,且攻城之戰并無回轉余地,張良在世也未必能相處什么計謀。”霍峻給陳希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我們只需守住第一波進攻,入夜后出城偷營,未必沒有勝算。”霍峻遙望對方營盤,覺得來敵似乎有親敵冒進的嫌疑,來的倉促,即沒有戰前交涉,也沒有足夠的輜重,猜想對方必然會出現后繼乏力的問題。
“夜襲?”陳希疑惑道。
霍峻繼續說道:“對,敵方應該是知道我們的情況,希望以閃電般的速度破城,所有并沒有浪費任何時間,兵臨城下即可準備攻城,且無輜重,若是能守住一波進攻,對方必然陷入后繼乏力的困頓之中,此時若再遇我方偷營,必然崩潰。”
霍峻這番話說出來,陳希雖然不知道對還是不對,但聽起來還聽像郭嘉他們說的話。
震驚于霍峻才能的同時,陳希也相信了霍峻的話。
“既然如此,那就來硬的吧,看看到底是他們的刀比較硬,還是襄陽城墻比較硬。”
陳希戰意涌起,說道。
城內隱患未楚,城外又大軍壓境,實在是讓紅巾軍一眾人等煩惱不已。但是孰輕孰重大家都看得清楚,因此將盡量多的兵力都往北門調過去。
除了嫡系部隊,蒯家等世家的私兵也被拉出來,分散于另外三個城門,防止對方攻擊其他城門。
這樣做風險其實很大,但郭嘉想了個辦法。
凡是出私兵幫助守城者,戰后有重賞,但戰前所有家主必須前往政務府,不得外出,也不得聯系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