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吳越王之慮
- 穿越之極品帝師
- 無需汗顏
- 2171字
- 2019-03-15 20:37:01
第五十二章吳越王之慮
馳必跟隨著錢镠走進金頂大帳道:“主上,要不要傳膳,您一天沒吃東西了。”
錢镠駐足回頭道:“不必了,本王沒有胃口,晚點再說吧。”
他話音未落,內務監監正常福噗通一聲就跪下了:“主上奴才求您了,您就吃一口吧,就算是在憂心國事,可是您也得吃飯啊。您千金之軀可不能出半點差錯啊。”其言很是誠懇,甚至都他都帶著哭腔了。
馳必附和道:“常監正說的極是啊主上,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您老是不思飲食,長此以往身體怎承受的住啊。咱們吳越國可都指望著您吶!”
錢镠長嘆一聲道:“罷了,起來吧常福,你們的心思本王豈有不知之理。可是奈何食欲不振,吃不下啊。”
馳必:“主上,那您就少吃一點,王妃要來和您共進晚膳。”
錢镠花白的眉角一挑:“哦,那好吧。傳膳......”
......
錢镠王妃吳氏年約五十,雖韶華不在,但風韻猶存。錢镠的五個成年兒子皆其所出,自錢镠原配戴氏王妃早逝之后,就扶正其為王妃。
吳氏與錢镠感情頗深,可以說是非常恩愛。她聞聽御廚所言,自己老公已經一天沒有進食了。她可是慌了神,這是怎么了,昨天還好好的呢,跟文武大臣們豪飲暢談。今天這是為何?
別看她貴為一國之母,可是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相夫教子,這是她的日常。她沒有那么多的爭權奪利之心,只要自己丈夫和兒子能平平安安的對于她來說,那比什么都好。
都說帝王之家無親情,可是在她這里就是一個反證。
餐桌上擺放著幾盤制作精細的美食,可是錢镠卻無什么食欲,只勸說吳氏王妃多吃點,他則淺嘗輒止,草草的吃了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吳氏王妃也停箸柔聲笑道:“妾身聞聽王爺一天都沒用膳,這是怎么了,是膳食不合口味?”
錢镠微笑對之曰:“愛妃多慮了,膳食很好,只是本王沒有胃口而已,跟庖廚無關。”
吳氏王妃還想在勸說一下,可是正當她欲言之際,大帳門簾一挑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家伙躥了進來。
額,不是熊孩子錢弘俶還能是誰。也只有他敢不用通報直接進入錢镠的王帳了。
錢镠看著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孫子,心情不免大好起來。于是招手把錢弘俶叫到自己身邊道:“俶兒今日看起來怎如此的開心?”
他絲毫的都沒有在意一些繁文縟節,就連熊孩子進門沒有給他和王妃問安這一點,他一點都不在乎。這或許就是隔輩親吧。
吳氏王妃放下手中的筷子亦笑道:“對啊,這段時間來你總是悶悶不樂的,倒是今兒個是怎的如此開心?說來給爺爺、奶奶聽聽。”
錢弘俶站在爺爺身邊,看著爺爺奶奶一臉的笑意。他心里在盤算著,如果能把師父調到自己身邊那就好了,那不就天天的可以聽故事了嗎?
“爺爺,孫兒求您個事兒吧。”小家伙趁熱打鐵的道。他知道這個時候爺爺奶奶正是高興的時候,說不定他的這個要求就能實現的。
老爺子想調一個人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嗎?
錢镠手捻須髯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孫子道:“喲,俶兒今天怎么轉了性子了,一向不是從來不求爺爺的嗎?說吧,什么事兒,只要爺爺能辦到,一定給你滿足。”
錢弘俶:“爺爺此言當真??那您把車府署的林瑯調到孫兒的宮里聽用可好?”小家伙差點高興的跳起來,他沒有想到爺爺竟然如此的說。
額,錢镠的臉色變了,寵孫之情讓他猝不及防,他沒有想到錢弘俶會提出這么一個要求來。一時間,臉色一變,沉吟不語。
錢弘俶激動的一臉潮紅,仰著臉巴巴的看著爺爺錢镠。嗯?可是為什么爺爺的臉色變的如此的快,剛才還好好的小模樣呢,自己一提出這個愿望立馬就臉色變了。
吳氏王妃只顧著看寶貝孫子了,沒有注意到錢镠臉色的變化,她下意識地笑吟吟的道:“王爺,難得俶兒喜歡,這個林瑯如果不是什么緊要的人物,那就調到俶兒宮里聽用也無妨。您說呢?”她一轉臉卻發現錢镠已經變了的臉。
額,這是怎么了?難道這個叫林瑯的小子還很重要不成?她可是知道車府署的職責功能是什么的。
錢镠默默地起身,在大帳內走動了一下。他看著一臉期盼的孫子,一臉尷尬的妻子,心里升起一絲柔軟。忙解釋道:“弘俶啊,林瑯就算了,此人爺爺有大用。
愛妃啊,你知道的是本王一天未曾進膳,可你不知道的是,一切正是因為這個叫林瑯的小子。他給本王出了個難題啊......”
吳氏王妃詫異了,怎么?這個叫林瑯的小子究竟給自己老公出了個什么難題,以至于堂堂一國之主,茶飯不思?
錢镠揮手斥退了身邊伺候的一干人等,接著說道:“愛妃可還記得尤先生?”
“王爺說笑了,妾身怎會不記得他呢。當年呀,你們兩個引為知己,經常高談闊論的,一談就是一個通宵,那時候妾身還經常安排宵夜給你們吃呢。
不過,不是說尤先生已經仙去了嗎?可惜了他一身的治國理政的本事,山門之人都是有大才學的啊。可惜了了......”
錢镠苦笑一聲道:“尤先生是去了,可是他的弟子還在啊,這不給本王出了個天大的難題。”
“難道那個叫林瑯的就是尤先生的弟子不成?”吳氏王妃驚愕道。
“哎,要說這孩子的建議倒是不錯,這估計也是尤先生的意思。可是本王擔心實施起來難度過大啊。當初尤先生不是就是因為割除弊政,才遭到打擊迫害的嗎?本王明知道他是冤枉的,可是終究不敵大勢所趨啊。
可著整個吳越國來說,除了本王在朝堂跟他是一條心。別的人都極力的反對,他也是冒失了,一意孤行終究落的個身殘隱退之結果。
本王想重用他,可是有心無力啊。現在他的弟子林瑯給本王建議成立“廉政公署”,這情景跟當初何其之像,尤先生尚且無力跟那些朝堂之人爭鋒,這孩子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他又怎么是那些老狐貍的對手呢。
如果這孩子再跟當初尤先生的結局一樣的話,那本王豈不是愧對了尤先生隱忍這么多年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