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雪源扶著老夫人回房,老夫人屏退了左右,而后摸著明雪源的手。嘆息一聲接著一聲,穿連著心事都復雜。
知道這一年老母親不知道操了多少心,明雪源也只能輕笑著。“輔哥兒都十一歲了,再過幾年輔哥兒媳婦進門,老太太都該享孫媳婦的福了。”
想來當年沈風媛還跟明雪源商量,過兩天明昭輔也該議親了,讓明雪源多帶著明昭輔走動走動,給明昭輔找一門得力的岳家,多添些助力。
雖然是庶出,但明昭輔始終是明雪源長子,沈風媛一貫待明昭輔寬厚。甚至連嫡出的炎哥兒都比不上,因此明雪源也記下了。
老夫人只能跟著搖頭,略帶無奈的說到。“若是兒媳婦還在,這些是自然由兒媳婦料理,為娘這把老骨頭也不想動了。
可如今風媛去了,縱然輔哥兒是長子,但這般抬舉一個庶子,固然不算是有大錯,難免助長了那些小婦,也怕輔哥兒心越來越大。
因此前頭幾個庶子的婚事,都暫時先放放吧。正好多專心讀兩年書,叫他們下場考試,有個功名找岳家也更好找些。
到時你也不必來問,你與繼室好生商量即可,反倒是炎哥兒的婚事,倒是要開始留意了,沈家老夫人也已經留意了幾家。”
同樣都是孫子,雖然老夫人也不想這樣厚此薄彼,但為了家里的安全考慮,還是有些先后才好,尤其是炎哥兒的婚事。
繼室進門之后,也算是孩子們的母親,可不能讓孩子們的婚事被拿捏住。炎哥兒作為家中第一個嫡子,將來要繼承爵位的人,妻子很重要呢。
可惜前頭早就有了幾個庶出的兒子,這讓老夫人忍不住心頭大痛。如果不是怕以后家中大亂,庶子們有了不該有的心思,下狠心爭奪家產。
多少家族就是因為這種無根之禍,最后落了個破家滅門的下場。他們家原本孩子就很多,沈風媛有不曾分什么嫡庶,雖然說這心思是好的。
但是難免助長了某些人,老夫人覺得還是遏制下,更何況在家里不談嫡庶,走出明家這個門去,旁人總是要說的。
“還是母親想的周到,的確不應該叫輔哥兒他們,越過了炎哥兒去。明日兒子便上折子請封,冊封炎哥兒為世子。”明雪源聞弦歌而知雅意。
婚事也是次要,最主要的是立下世子,或者說下任繼承人。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明雪源還是不想委屈兒子,再怎么也是親生兒子。
摸著明雪源的手,老夫人也覺得難過。“若是可以的話,祖母何嘗愿意委屈了孫兒,庶子生在嫡子前面已經很是叫人笑話。
婚事固然要長幼有序,可輔哥兒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但凡有點名望的人家誰看得上他。庶女們的教養又是參差不齊,也是一樁難事。
不關文舉武舉,等哥兒身上有了功名,做個一官半職的。到時候無論跟誰家議親,輔哥兒他們也不至于低了身份,反而被岳家看不起。”
嫡子的親事好商量,他們家本身有爵位在身,更何況炎哥兒母家很是得力。炎哥兒本身功課也好,以后的成就錯不了。
可是庶出的孩子們,受到的限制就很大,尤其是議親的時候。襲爵之類的事情,大概是徹底不用想了。
臉上有點不好看,如果不是那個時候,明雪源著實荒唐的話,估計也沒什么庶長子的問題,沈風媛也不會死,家里的情況就好很多了。
不免生出些許悔不當初,明雪源也知道他糊涂。可是現在錯事都已經做下,后悔也是沒什么用的,只是擔心會誤了孩子。
現在后悔也是無用,明雪源細想母親的話,道理還真是艱難。庶子的婚事有多難做,明雪源當年看幾個庶弟的婚事,就知道老夫人說的實話。
小門小戶的他們看不上,大家族里的又看不上他們,明雪源也只能跟著嘆氣。“都是兒子的過失,反倒教孩子受苦了。”
眼看著兒子是真心悔過,老夫人也跟孩子生不起氣來。“當年何惠梅生下庶長子,你又被那女人迷了心竅,我跟媛兒都擔心你在外面亂來。
因此只將你拘在內圍,十年來孩子生了無數,倒是一次都沒下場考試。也沒有一個正經官職,始終不是正道,你想這樣混沌一世?”
兒子是她親自教養的,老夫人很清楚明雪源的學問,只是明雪源的性子讓她很不放心。沈風媛顯然也是如此想的,婆媳兩個配合默契。
“兒子也覺得應該精研學問,之前兒子不過是做了個舉人,也要給兒女做榜樣才行了。”明雪源深感慚愧,決定還是從自身做起。
別回頭兒子都考上進士了,做老子的還是個白身,只能依靠捐錢做官。這就太丟臉了,真是讓人羞澀不已啊。
老夫人嫌棄的看著兒子,言辭十分冷冽。“你還是消停會吧,依靠你那糊涂的腦袋,出去做官純屬禍害世人。你真想做官,不如先出去走走。”
并且還是天南地北四處走走,只能依靠遠行長點智慧,體驗一下世態炎涼。等他徹底清醒過來,之后再說其他的吧。
越發的羞愧了,明雪源覺得他兒子都快娶媳婦,做老子的還需要讓母親操心。明雪源簡直羞憤欲死,卻也想得明白。
若是他的情況合適,無論是老夫人還是沈風媛,都是不會拘著他在家里的。跟姨娘廝混不算是件錯事,但也絕對不算是好事。
李媽媽知道這母子倆的性格,因而也勸誡道。“源哥兒害羞了呢,如今源哥兒也想明白些了,老夫人也別在嘆息了。”
明雪源頓時會意,將果然還是老的辣。“母親若是有了主意,何妨同兒子直說,兒子行事荒唐,還需得母親時時教導,母親可莫要嫌煩。”
淡淡哼了聲,老夫人這才緩緩說道。“你二姐夫就是醫道世家,正好他家小弟和你侄兒一起,準備出門四處游歷增長見聞。
你帶上炎哥兒月姐兒她們,也跟著一道同去,他們行醫問藥,你是游學四方,大家結伴上路互有依靠,如此豈非兩便。”
事情倒是方便,明雪源卻還有個問題。“帶上炎哥兒倒是沒問題,只是在帶上月姐兒,是否有些太麻煩二姐夫家了。”
無奈的看著兒子,老夫人解釋道。“也不僅僅是炎哥兒,嫡出的哥兒姐兒,除了策哥兒和聆姐兒之外,這次都跟你上路,尤其要帶上月姐兒。
你們這次只帶盤纏,又不帶著仆下,哥兒給你們爺三打下手,漿洗縫補下廚的事情,月姐兒帶著音姐兒做,不然你們幾個老爺們吃什么?”
既不會做飯,又不會縫紉的明雪源,無奈的同意了兩個姐兒的同行。好在最小的兒子也有四歲了,正式將將啟蒙的年紀,明雪源甚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