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親事兩個字,小姑娘臉上自然泛起紅暈,跟那池中半開不開的粉蓮倒是有的一比。長樂長公主之前細細問了,這孩子學問什么的都是好的。
雖然不能算作是定好,但是她們這些女孩子,又不需要出去考功名,那些東西學那么好作甚,真要學的比男子還要好些,她們反倒不敢娶。
跟孫女臉上的紅羞不同,明太夫人臉上卻有愁容,卻是說出了一樁天大的難處。“老婆子多年守寡,平日里深居簡出的,哪里知道什么好人家。
偏生孩子他娘又去的及早,說不得是耽誤了哥兒姐兒呢。那幾個開竅晚的也叫人擔心,妹妹們都已經相繼定下了,做哥哥的也不著急。”
長樂長公主倒是想的更多些,明雪源是個鰥夫,如今嫡子嫡女都是前頭夫人留下的,并且根據顧湛鴻的來信,那幾個小子都是極好的。
并且還已經早早的請立了世子,想起之前母親拖得那樁事,倒是可以趁此跟明家商談。以明家老侯爺對皇上的忠誠,倒是不愁此事不成。
只是難免耽誤了孩子的婚事,還是要先將嫡子嫡女們都定下,反正結婚也不緊著這兩年。明雪源只是續弦而已,當年未婚先育也過來了。
臉上的笑容多了些真誠,長樂長公主說道。“孩子們自有緣分吧,跟我家那個似的,怎么忽然就來信求婚。不瞞太夫人,當娘的都嚇了一跳。”
稍微頓了一下,長樂長公主又想起一件事情來,兒子娶親事情不小,可不能都讓明太夫人辦了,明雪源盡快續弦也好,禮數上更得體些。
在說明雪源年紀也不大,不過就是二十來歲而已,而不到而立之年。如果不考慮這滿屋子的小孩,還真是個讓人滿意的良配。
“何止你嚇了一跳,那日本宮家里也是雞飛狗跳的,好在孩子總算是定下來了。真是謝天謝地,少年人做事疏漏,明太夫人可要見諒。
顧家侄孫好歹還知道跟岳父通氣,我家那小子可真是連個信都不透。”說起來雨虹大長公主也是咬牙切齒,也顧不上看花兒似的小姑娘了。
明太夫人不知道其中內情,只聽說這兩位都在軍中,因此也只能把話給圓過去。“可不是么,月姐兒他爹事情辦得,也是很不地道。
老身當他怎么跑到軍營去了,原來是滿世界的找女婿呢。好在孩子們算是定下了,今后咱們可都是親家,二姐兒的婚事就拜托長公主了。
我這孤老婆子不好出面,兩位長公主就是這哥兒姐兒的正經長輩,怕是還要勞煩長公主帶著孩子們出去見見世面。”
放下手中的香荷露,長樂長公主拍手笑道。“這事倒是可巧,明個我那大丫頭辦詩會呢,回頭就叫她送了帖子來。
太夫人可別拘著姐兒們不讓出門,說不得日后留著住幾日也是有的,也好給家里的女孩們做個伴。”長樂長公主非常配合,順便打下預防針。
雨虹大長公主立刻打配合,恨不得將這么多姐兒,一氣都給許出去才好。他們家兒子要去的那個孩子,聽說前頭姐姐可多了。
現在是能許出去一個,就許出一個吧,雨虹大長公主自然配合侄女。“咱們是圣上賜婚的正經親家,女孩們在親戚家做客住兩晚,能算什么事?”
同樣非常不喜歡明璃錦的雨虹大長公主,倒是瞅著明璃琳相當的順眼,這么個干脆的老實孩子。給她那庶子做媳婦剛好,不過也不必強求。
說起來明家這樣的高門大戶,庶女嫁庶子也算得上門當戶對,但難免長輩們還是疼愛兒女。明太夫人對孫女的好,她們是眼睜睜看著的。
說不得會覺得不樂意,聽說大姐兒就是低嫁了的,對方是個難得的出息小子。只怕是其他幾個姐兒,也是不求門當戶對,只求夫婿人好。
“正是這個理,可惜這大姐兒剛剛才定了親事,老身還是拘著她多繡點嫁妝的好。”明太夫人此刻倒是不著急起來,反正長公主們自有分寸。
眼下他們雖然是圣旨賜婚,可是一應流程都還沒開始走動,姑娘們詩會出個門倒也罷了。這就將人留在府中住宿,到哪里都是說不清楚的。
并且明璃蘭既然已經定了親,還是不要放她到處跑才是,備嫁實際上也是門學問。再說也到了繡嫁衣的時候,雖然不用明璃蘭親自繡。
但是規矩些的人家,新婚的床帳衣服什么的,都是要新嫁娘自己來的。他們這樣的勛貴人家,倒是也不比這么麻煩。
但多少還是要繡上一兩樣,到時候也能夠看得過去,何況明璃蘭的繡活那是真好。能多繡點漲漲面子也是好的,嫁衣倒是針線上的做。
長樂長公主看明璃蘭面不改色,只是溫和的坐在椅子上,臉上帶著淡淡的紅暈。真個是端莊又大方,可惜已經許了人家。
這頭她們才剛剛說起,兩個粗壯的婆子,就抬來了一箱的大紅料子。可都是一點花紋都沒有的素鍛,紅艷艷的煞是好看。
雨虹大長公主頓時笑開,打趣了兩句。“果然是要拘著孫女繡嫁妝,這一大箱的料子,你這小孫女手再快,怕是也要繡個兩三年,叫她輕省些吧。”
仔細檢查過這些大紅錦緞,明太夫人露出滿意的笑容,回答兩位長公主的話也很正緊。“也不光她一個人繡,她那一屋子的丫頭婆子呢。
就算是再不濟,一人繡個幾針,出嫁前也該是繡完了。”雖然姐兒們身邊的人都有定例,但是既然都已經定親備嫁,自然是應該加上幾個人。
等到出嫁之前的時候,還應該再加上點人,親家公的家底薄弱,發家的時間也有些太短,只有她們多陪嫁些人過去,方才能打理那一大家子。
總不能等到孫女嫁過去,連幾個趁手的人都沒有,才想起來要加人吧。再加上明璃蘭嫁的比較遠,說不得今后是要打理好幾個宅院。
那李媽媽也跟著湊趣,首先將明璃蘭摘出去。“您這要僅僅是準備了一箱也就罷了,這樣的料子您可是準備了整整十箱,大姑娘要繡到幾時?
您這做祖母的就別拘著孫女,快些放大姐兒回院子里,叫她早些繡好了也能輕省些。”今天是兩位長公主湊上了,否則也看不見明璃蘭。
而后眾人就看著一箱箱的布料,飛速的從眼前閃過,除了頭兩箱是大紅色的,其余的倒是顏色齊全,大約明璃蘭不愛艷色,故此其余的料子倒是很素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