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媽媽再三懇請顧縈心,不要再跟家里頭鬧騰了,趕緊上花轎到夫家去一切便有出路,等一切安順些,再發小姐脾氣不成么?
然而聽著外面的鼓樂聲,顧縈心哪里還顧得上其他,依舊還是坐的穩如泰山,壓根不在意金媽媽,早已著急上火到了極致。
然而許久不曾聽到熱鬧得有些喧嘩的聲音,顧縈心才有些慌了,連忙問身邊的金媽媽。“我答應出嫁,媽媽叫她們進來吧。”
喜得連連點頭答應,金媽媽立刻打開門去看,誰知對面已經空蕩蕩的。兩個婆子順勢涌進來,用布塞在顧縈心的嘴里。
齊媽媽隨后也進來,嘴角噙著一抹冷笑。“大姑娘這回想嫁人,可惜太遲了些,花轎早都已經走了。
謹國公老夫人給的一刻鐘時間,金媽媽當做是玩笑不成,如今都過去整整一個時辰,誰還陪著你們等,二姑娘早已經嫁過去了。”
緊緊的咬著唇,這次顧縈心總算是明白,壓根沒有人跟她開玩笑。只有她在拿命玩這盤棋,其他人早有對策,她卻一味恃寵而驕。
揮揮手招呼婆子,齊媽媽很快將人帶下去。“你們也收拾收拾,大姑娘在莊子上總要人伺候,好在你們幾個年紀也不大。
過幾年要放出去的時候,金媽媽記得跟放月錢的人說一聲,另選人過去伺候即可。畢竟是侯爺長女,大姑娘今后也會衣食無缺。”
顧縈心也沒這么好對付,冷不丁甩了粗使婆子兩個耳光,高聲尖叫著質問。“即便是這門親事不成,父親也該為我另選親事。”
一般而言的確是這個做法,可顧縈心與其他姑娘不同,人家選親不成再選一門,顧縈心是父母選好親事,為洗劫嫂嫂不嫁。
招呼著兩個婆子,齊媽媽沒空看顧縈心撒野。“也沒誰家小姑子,為索要嫂嫂嫁妝死扛著不嫁人的,侯爺怎敢再為姑娘選親。
難不成等選好親事后,姑娘再來個故技重施,縱然顧家女多如牛毛,卻也不是生來就該替你出嫁,人家也是顧家的正經主子。
您也不必在這里撒潑,侯爺剛才聽了謹國公老夫人的回答,吩咐奴婢處罰姑娘。掌嘴五十,家法一百,你們還不動手?”
兩個粗使婆子左右拉住顧縈心,另一個專管刑罰的媽媽,對顧縈心左右開弓,打足了五十個耳光,又扒去身上衣服。
由藤條做成的杖子,對著只穿著肚兜的顧縈心,毫不留情的抽打百下。一開始顧縈心還叫得出來,轉眼就沒了聲音。
等著一套刑罰下來,顧縈心已經陷入了昏迷,換上家常穿的衣裳,被金媽媽攏著坐上一頂小轎,在本應做新娘的這天被趕出家門。
明璃月卻正陪著婆婆三叔祖母吃飯,門外還擺著慶賀女兒出嫁的流水席,對顧縈心而言,更像是一種諷刺。
可惜等顧縈心醒來的時候,已是二更時分,周圍簡陋的環境,令她頓時就是一驚,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很快反應過來,金媽媽連忙上前提醒。“侯爺已經請府醫為姑娘診治過,雞絲粥一直在爐上煨著,您先吃點再做打算。
等會老婆子給您上藥,您好歹也是女孩家,日后留了疤可就不好了。說著底下人就端來雞絲粥,金媽媽小口小口喂顧縈心吃了。”
熱敷上藥一頓折騰下來,顧縈心早就再次陷入睡眠,她相信這次也跟從前一樣,長寧侯很快會帶她回去,并且費心為她議親。
顧縈心的所有期盼,最終都落了個空,在莊子上的日子過得很好。不再有老師管束她,顧縈心可以隨意的起居。
金媽媽等也伺候的十分周到,如果不是帶著傷的話,顧縈心這段日子的生活,比之前十八年都還要舒適,可很快差距就出來了。
莊園的生活物資,比起從前在家里,總是缺東少西的。顧縈心尋常想要喝一碗燕窩粥,才得知莊子里沒這東西。
人參等名貴藥材,那更是壓根不會送來,衣服首飾還是原來那樣,卻也僅僅是份例之內。無尋常賞玩的器物,也沒有詩會等活動。
她被囚困在這個四四方方的小院,日子過得簡單又枯燥,金媽媽等雖然服侍得好,也是巧婦難為沒無米之炊,彌補不了物質條件。
即便是跟某些庶女比起來,顧縈心現在的生活很好,但比之從前金尊玉貴的嬌養,這生活質量直線下降,并且還是成倍的下降。
若是其他人家或可說怨念,但顧縈心這種咎由自取的,金媽媽都覺得心疼不起來,也虧得金媽媽忠心,否則還不知怎么樣。
時間過去的飛快,轉眼就過了一年多,顧縈心由養傷變成散漫,失落轉為病弱,原先不過是稱病,如今變成了真病。
大夫來開了幾次藥,都說這是心病難醫,長寧侯便也只剩下嘆息聲。即便是現在顧縈心病了,長寧侯也不敢接人回府。
府中長公主生產后一直體弱,明璃月身懷六甲需要養胎,婚事還一樁接一樁的辦,本來就不是個清閑的時候,那顧得上顧縈心啊。
照顧一個病人倒是無所謂,可快21歲的老姑娘想嫁人,長寧侯也找不到合適的人家。再說還有其他女兒呢,婚禮也辦不成。
其次還有些私心,自從顧縈心被送走之后,長寧侯的生活順心得很。不再有個庶女在面前胡鬧,惹得他跟妻子天天鬧矛盾。
長公主將家事交給明璃月,專心養胎備產逍遙自在,與長寧侯過得比神仙眷侶還美,夫妻感情迅速升溫,還有個即將誕生的孩子。
最后長公主生了個閨女,長寧侯歡喜的整天抱著不撒手,兒子比起兒媳婦那是撿來的,閨女還得放手心寵著,長寧侯也會怕。
怕萬一顧縈心回來之后,對小閨女下黑手怎么辦?顧鳳祥回府拜壽給家里人下毒,這種切切實實的案例在身邊,讓人不得不防。
故此與顧縈心有血緣關系的兩個男人,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沉默,比起給家族帶來巨大麻煩的顧縈心。妻兒的安危,更重要。
太后卻不知從哪想起這姑娘,賜婚給了成王六兒子,長寧侯聽完默默地,聯系謹國公再過繼個女孩,長公主親自進宮說明原委。
怕顧縈心又玩上次哪出,來個死活不肯嫁人,哪怕是最后顧縈心同意想嫁人,卻也是花轎出門覆水難收,最終只能去莊子上。
太后表示可以同意,但若是顧縈心再來這一出,太后身邊的嬤嬤會直接賜死顧縈心。這次的太后賜婚,顧縈心將再無半點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