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毛遂自薦
- 傾城之非君不可
- 靜闌珊
- 2781字
- 2019-02-09 18:18:17
元定二十年,北燕遇到了最大的危機,這一年,南方洪澇泛濫,淹沒了大量的農田,奪走了許多百姓的性命;西部又遇到了山崩,許多地方道路被封,受災情況都不可知,皇上大批救災銀兩撥下去,都進了貪官污吏的口袋。
國庫空虛,邊境也蠢蠢欲動,東北的突厥聯系了西北的梁國,匈奴,和西南的南疆,三個方向同時進攻,邊境連連失守,三皇子東方漠連夜帶著軍隊奔赴西北,對戰匈奴和梁國,鎮郡王帶著鎮家兩位公子趕去東北抵御匈奴,剩余的武將都去了南疆,整個朝中幾乎武將盡出,但是國庫虧空,補給都跟不上,這一仗打的異常艱難。
南疆節節敗退,只能依靠天險暫守城池;匈奴勇猛善戰,又趕上入秋時節,戰士們單衣陋食抵抗,雙方僵持不下;三皇子東方漠戰績算是最好,可是同時抵御兩只軍隊,也難得前進一步。京城日日傳來的都不是不好的消息,人心惶惶。
自從那年封為郡主之后,太后便經常把兩姐妹接入宮里作伴,若不是真的與皇子們年紀相差較多,恐怕皇上都打算讓她們嫁入皇室來保證安定。
“依依,你看這個。”凌喬湘將一張紙條遞給凌喬依,喬依仔細看過,眉頭緊皺。
“連三叔都出發去做援軍了,可憐這次真的危險了,但是我最擔心的不是這個。”
“嗯?”喬湘看著緊緊盯著底圖喬依,“難道,你是在擔心……不會吧,那太可怕了。”
“如今三方皆有戰事,國庫早已供給不上,可是,”凌喬依手指一指,“這些年一直都有倭寇入我海域,殺人奪財,作亂無數,可是最近幾個月都沒有聽到什么消息了,安靜的讓我覺得害怕”。
“朝中現在恐怕沒什么武將可以調遣了,更何況,倭寇極其擅長海戰,我們曾噓其開戰多次都損失慘重,若此時再出什么亂子,恐怕就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可是,凌喬依知道,自己的想法,恐怕真的不是杞人憂天。
果然,三日后,快馬加鞭的軍情傳來,倭寇大軍入侵,已經占領了三個城鎮,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死傷無數。
朝廷震怒,皇帝在朝上起的吐了血,卻毫無辦法,現在幾方開戰,無兵無將無銀。派去和談的結果是對方要兩千萬兩白銀,求娶嫡親公主為妾,割三州六縣。
近乎無恥的要求氣的皇上差點砸了手中的玉璽,大臣們跪了一地也只能求皇上接受條約,大公主聽見了直接跳了湖,索性被人救下。
那一夜,凌喬依一夜沒睡,她在祖祠跪了一夜,看著那些戰場犧牲的祖宗們的排位,眼神愈發的堅定。而她的母親和凌喬湘,則陪著她跪了一夜。
天剛亮,她慢慢起身,看向了母親和姐姐。
“母親,湘湘,我……”
“不用說了,你是凌家人,做的是凌家列祖先宗傳下來的事業,去吧,馬車已經備好了。”
“多謝母親!”
她匆匆跑回了自己的房間,拿出了一封書信,帶著一塊布帛,便上了馬車,進了宮。
御書房外,鴉雀無聲。最近皇上被戰事折磨地不像樣子,每夜都睡不著,一刻也不離開書房,太監宮女們也膽戰心驚。
看著凌喬依走來,一個太監急忙跑了過去。
“參見傾城郡主,郡主,慈安宮不在這里。”
“我知道,勞煩公公幫我通報一聲,我求見陛下。”
“這……這幾日皇上為戰事擔憂,您若是有事,要不過幾日再來?”
“我正是為了戰事而來,麻煩通報圣上,我已找到了將軍平定東南禍亂。”
小太監看了她一眼,現在殿前的凌喬依不卑不亢,眼神明亮堅定,嘴唇緊緊抿著,絕色的容貌帶著將門的風骨。
“麻煩!”
小太監一時回了神,急忙進殿通傳,過了一會回來,“郡主,這邊請。”
御書房內,皇帝看起來蒼老了許多,鬢角已經絲絲銀發。
還沒請安,皇上就急忙開口。
“不必請安了,你說你找到了合適的將軍,是誰?”
凌喬依深深吸了一口氣,平靜地看著皇上。
“稟告圣上,正是小女。”
凌喬依看著皇上臉色迅速就變了,像是許多日累積的怒氣一下子迸發了出來。
“放肆!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拿朕開玩笑,你以為你是鎮郡王的女兒朕就不敢動你了?”皇上幾乎算是咆哮了,“你的父親和兄長此時正在為國殺敵,保衛邊疆,你這個女兒卻拿軍機大事當兒戲,誰把你嬌慣成這等模樣。”
“臣女不敢,請皇上息怒!”皇上的反應完全在意料之中,畢竟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說要當將軍,不是發燒了說胡話就是在玩兒戲,“皇上,您也說了,臣女的父兄在邊疆浴血奮戰,臣女就算是天譴也好,入地獄也罷,怎么開的起這樣的玩笑?”看著皇上漸漸冷靜下來,凌喬依重重磕了一個頭。
“皇上,臣女出身將門之家,從小是聽著沙場故事長大的,我的父兄也是戰場上的英雄,我雖是女兒身,但也希望有天自己也可以披甲上陣,保家衛國。臣女從小修習武功,熟讀兵法,就是為了這個報復。皇上,倭寇欲壑難填,即便是我們此次為了大局退讓,但難保他們不會因為嘗到了甜頭反而更加為所欲為,臣女不求什么,只求皇上給我五千軍隊,雖然沒有把握殲滅,但是阻擋他們臣女還是有信心的。”
“五千?”皇上雖然沒有剛才那般憤怒,但也未信她的話,不屑的一笑,“你知道朕當年派了多少軍隊嗎?八萬啊,竟沒打得過他們五萬水師,你只要五千,你有什么辦法?”
“皇上,在海上這些人自然是不夠的,可是皇上您忘記了?他們的水師已經上岸了,現在已是地面的軍隊。”
皇上聽了這話猛地一抖,他竟然忘記了這個關鍵的地方。
“起來回話把,你可有什么對軍之策?”
凌喬依搖了搖頭,“皇上英明,臣女自幼就聽著父兄講邊疆的故事,十歲那邊我就跟著父親偷偷去了戰場,雖沒有沖鋒陷陣,但也是見過場面的,不管倭寇的水師多么無敵,但在陸地上,他們就沒有優勢了。其一,他們的水師多待在水面作戰,修習的是開船,射箭,破浪錐。他們的劍術刀功自然沒有我們熟練,排兵列陣我們遠在其之上;其二,他們是入侵,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占,甚至語言都不通,這就給我們設陷阱,布迷陣留了余地;其三,他們遠道而來,定然水土不服,我聽說南嶺那邊有濃霧,泥潭,野人谷,這些都是我們可以使用的武器。最后,他們沒有補給,多靠掠奪當地的資源,定然耐力不行,若是能和他們長時間對陣,他們必然彈藥不足。”
皇上聽的認真,臉色漸漸好了起來,聲音溫和了許多。
“你可有詳細的作戰計劃?”
“皇上請看”。凌喬依取出一塊白色的布帛,這是昨兒在祠堂整理寫出的。
半個時辰后,皇上抬起了頭,看著仍然直直的跪在地上的丫頭,有幾分欣賞。
“完整詳盡,不必兵部呈給朕的差到哪里,只是,你這第三種方案乃是玉石俱焚的一招,你不怕?”
“我是凌家子女,是北燕子民,國家危難,我個人又豈能坐享富貴?我父兄此時艱難奮戰,若是倭寇繼續擴大地盤北上,會給父兄帶來更大的壓力,我護父兄,在盡孝;皇上對我們一家恩重如山,如今皇上煩憂,國家不寧,我為國家出戰,在盡忠,我能盡忠盡孝,還有什么可怕的?”
“朕相信你,只是讓一個女兒家帶兵出戰,恐怕朝堂上會議論阻攔。”
“皇上,請看此信,定能解皇上之憂。”
皇上拿著信仔細地看了看,由仔細地看了看凌喬依,下定了決心。
“凌家女凌喬依,朕命你為平南先鋒,率八千將士擊退東南倭寇。”
“臣女定不負皇上期望,必將倭寇趕出國土。”凌喬依再一磕頭,接過皇上手上的兵符和圣旨。
“凌先鋒,何時可以出發?”
“臣女回去同母親,妹妹道別,即刻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