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西南方向,矗立著一座城,這座城的名字叫做“南城“。
南城是魏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久遠的城市。
然而,這座名城又無數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兩軍對壘的戰場,宏偉的宮殿,繁華的市區,幾度化為丘墟,又幾度繁盛。
清晨,當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墻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檐,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南城民眾對于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經歷過歲月長河的洗禮,南城的繁華已到了空前的鼎盛時期。
城市的富饒離不開發達的商業,經濟的發展缺不了富裕的商賈。
在南城,有一種酒聞名天下,有一味肉享譽天下。
喝一壇三十年的陳年女兒紅,嘗一口十年的陳年老臘肉;此乃人間一大美事。
這樣的美事,整個南城,只有聶家才最為地道。
南城聶家,南城數一數二的富商世家;從魏國開朝以來,便在此地經營著屬于自己特有的那份產業。
直至沿襲到如今這一代的家族族長聶擎天,已是將聶家帶領到最巔峰的時刻。
聶家的名望得到空前的高漲,緊隨而至的便是聶家在南城社會地位的加劇提升。
聶擎天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并非只是單純物質上所得到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家中祖輩的傳承在自己手中得到了最大價值的體現。
聶擎天今年已過不惑之年,有一個兒子,名叫聶峰,不知為何從八歲開始,原本體魄強健的身體就開始變得柔弱多病,為此聶擎天幾乎尋遍了天下的名醫,卻始終不得其法;只能靠著練習祖傳的一套聶家拳法,每日再輔以藥物調理,病情才得以控制。
想想自己那苦命的小兒,不僅娘親走的早,還不由來的落下一身病根。聶擎天心中不免升起一些愧疚之意。
而這份愧疚的源頭,無非來自于一把劍。
一把名叫“烈焰”的劍。
時間仿佛重溯,回到五年前的那個秋天。
一座開滿海棠花的庭院,一棵井口般粗細的桂花樹下;一個小男孩正閉著眼睛,周圍圍著一群同樣大小年紀的小孩,正玩著捉迷藏的游戲。
其中一個長相有些水靈的小女孩,瞪著一雙烏黑閃亮的大眼,對著正站在樹下的小男孩說道:“聶峰,等我數到一百個數字前,你不許偷看哦。“
名叫聶峰的小男孩木然的點了點頭,然后轉身,用一雙有些稚嫩的小手緊緊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開始嘍。一,二,三.....“隨著小女孩的喊叫聲,周圍的那群小孩便隨即散開,開始尋找躲藏的地方。
聲音漸行漸遠,當模糊聽到“八十二”這個數字的時候,聶峰再也忍耐不住,慢慢轉身,偷偷張開一只手,從指縫中小心翼翼地瞄向周圍;沒有人了。
放下雙手的聶峰,開心得連蹦帶跳去尋找自己的小伙伴了。
少年郎,最是年少才無憂。
庭院躲藏的地方有限,加上聶峰的“熟門熟路“,不一會兒,小伙伴們便被陸續找到了。
小女孩有些不高興了,懷疑聶峰作弊;提議再玩一次,正準備重新選一個人。
忽然,小女孩發現這群隊伍中一個叫小莫的小伙伴不見了。
于是,小女孩便拉著聶峰心急火燎地在庭院中尋找著;庭院不大,可以容身之處就那么幾個地方;可找來找去卻始終無法找到。
聶峰看著一臉頹喪的小女孩,還待上前安慰幾句,忽然想到以前父親提過的“后院”。
記得父親當時曾表情嚴肅的告誡自己,以后來庭院玩,切忌不可去“后院”。
那么小莫會不會不小心去了“后院”?
父親的告誡,小女孩的傷心,著急;終究聶峰的感性還是戰勝了理性。
少年郎,兩小無猜莫問情。
庭院之后是一片廢墟,片片瓦礫散落在荒草之間,斷殘的石柱隨意橫亙。
往前走去,只見一扇玄鐵精制的黝黑色大門出現在眼前。
門已半開,門內漆黑一片,遠遠看去仿佛無數被黑夜吞噬的深淵,有點怕人。
小女孩緊緊拽著聶峰的一角衣邊,聶峰看著有些害怕的女孩,雙手緊握,慢慢牽領著女孩走向門去。
“這門怎么開著,里面還這么黑,小莫真要在這里,他不害怕嗎?”剛跟隨著聶峰踏進門口的小女孩小聲說道。
話音剛落,門內忽然亮起一陣微弱的火光,近看那是由分散在兩側的兩排油燈所發出的光;燈芯里的火苗微微閃爍著,照不清前方的陰暗,只能照亮腳下的一寸方圓。
燈光下,一個無邪的少年和一個可愛的少女沿著那微弱的火苗徐徐走向前方。
一邊走著,一邊呼喊著小莫的名字;這條路走的很長,好似沒有盡頭。
越往下走,燈光越暗,身體越發感覺寒冷;不知不覺中,小女孩的手上竟起了一層薄薄地冰霜;小女孩頓覺指間有些發冷,原本一直拽著聶峰衣服的小手直打哆嗦。
自身已感到有些寒意的聶峰,感覺出了女孩那有些僵硬的身體;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下,怕沒找到小莫,自己和女孩便要被凍死。
聶峰正欲決定和女孩返回之時,前方忽然有亮光閃現;那光如沉在湖中的映月;清晰,透亮,仿佛又觸手可及。
被那抹光所吸引,產生強烈好奇心的聶峰不再回頭,欲待向前;身邊的小女孩不知何時,有些冰冷的小手已被聶峰緊緊握著手中;似乎感受到了對方的那絲暖意;小女孩心中不再只有寒冷和害怕。
終于,聶峰領著小女孩繼續向前,走過二十米,他們停下了腳步。
前方的景象已讓他們有些目瞪口呆;那是數不清的冰柱,如一條條威武的“巨龍”,扶搖直上;冰柱的周邊連接著一些玄鐵鑄造的鐵鏈,連系著鐵鏈兩端的正中央懸掛著一把長劍,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千回百轉的“五星陣型圖”。
這里怎會有如此多的冰柱,這些冰柱似乎常年不化;如同“千年冰牢”般鎖住的不過是一把劍。
那把劍到底有什么魔力?需要如此嚴正以待。
似乎在招手,似乎在呼喚,內心的渴望如同即將噴涌而出的巖漿;此刻,聶峰的內心便是如此。
一步步如行尸走肉般緩步而行的聶峰,眼中已然沒了小女孩急切的呼喊,只有極度渴望的內心和沉如鐵石的腳步。
終于,走到了近前,那是一把鞘寬如背,色澤如墨的長劍。
聶峰此刻正聚精會神的盯著這把劍,空洞的眼神中仿佛透著無限魔力般的吸引力。
驟然間,強烈的劍鳴,連著兩端的玄鐵鏈一起開始發生劇烈的顫抖;周圍的冰柱也開始不自主地晃動起來;劍如有靈,此刻“歇斯底里”,發出埋藏心底深處地“吶喊”與“不甘”,急欲掙脫。
一眼瞬間,望穿秋水,仿佛等待千年,只為你來。
劍終出鞘,只出一分,那火紅地仿佛地獄中傳來的火焰,遮天蔽日般籠罩著整個空間,終年不化的冰柱似乎也難以承受,開始滲水;玄鐵鍛造的鐵鏈被灼熱的火炎燒的通紅,隨時可能崩裂。
更可怕的是,聶峰此刻整個人如同被天地之精火焚燒;從頭顱到腳心連著那深入骨髓的心中之火一同被燃燒。
“啊....“超乎想象的痛苦讓一個只有八歲大的聶峰難以承受,劇烈的痛感使得他的眼神不再只是空洞,多了一絲清明。
他仿佛看到遠處女孩驚恐中那痛苦的喊叫聲,她那般努力呼喊著他的名字;那是心與心的傳遞,漸漸地,模糊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清晰........
要結束這份痛苦,不能讓女孩和自己一樣承受不該擁有的苦難。
不知何時,天地間似乎存在一種飄渺虛無的偉力,是一種信念,是一份執著;仿佛可以戰勝一切。
劍終歸鞘,所有一切都已恢復平靜;沒有了弒人的火焰,只有一個不知生死的聶峰。
.......
聶峰醒來的時候,已是十天之后;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父親聶擎天,看著自己的父親眼神中透露出的擔憂和無限的關懷;年僅八歲的聶峰心中不由生出一分愧疚之心。
十天已經是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中,聶峰記掛的小女孩已隨著她的父母回了江南;可惜還不曾知道她的名字呢?似乎是個不小的遺憾;
小莫已被找到,發現的時候正躺在那扇鐵門五米外的一個深坑中。
至于那扇開啟的門,應該是小莫不小心碰到了隱蔽的機關所造成的。
似乎一切都將恢復常態,可是十天后的聶峰沒能起床,只能躺著,這一趟便是三個月時間;再之后,每況愈下的身體便開始慢慢折磨聶峰。
一切相關的聯系,似乎只有那把劍;那把昔日受人之托,答應朋友不情之請的劍。
可惜,這五年來孩子的病癥始終沒有絲毫眉目。
明日就是與那人的二十年之約,終于到了這把劍離開聶家的時候。
他已有二十年未曾見過那位朋友,真希望“小甲”猶在,那時的他們......
憶往事,嘆今吾,春風不然白鬢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