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身仕宦家庭,曾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縣令等小官。由于厭倦官場,41歲棄官歸鄉,過起躬耕隱居的田園生活。陶淵明詩文辭賦風格淡雅、感情真摯、語言質樸自然,是田園詩派的創始人。有《陶淵明集》存世。

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飲酒·幽蘭生前庭

東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注釋

薰:泛指花草的香氣。

脫然:輕快的樣子。

蕭艾:指雜草。屈原《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行行:走著不停。

失:迷失。

故路:舊路,指隱居守節。“失故路”指出仕。

任道:順應自然之道。

鳥盡廢良弓:出自《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比喻統治者于功成后廢棄或殺害給他出過力的人。

簡析

此詩上闋描寫的是詩人清閑優雅的清凈生活: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里生長,散發著濃郁的芳香,靜靜地等待清風的到來。風輕輕地吹來,蘭花散發出陣陣芳香,立刻就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

此詩下闋描寫的是詩人的感悟:不停地向前走,就失去舊路,順應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許才能夠走得通。突然醒悟到,也許此時棄官不做是很正確的,省得到時飛鳥沒有了,弓箭也失去了用武之地,想享受這種生活也不可能了。那時的自己,也許會被當作良弓一樣被冷落起來。

背景

這首詩作于陶淵明看破東晉黑暗、辭官隱退之時。陶淵明住在偏僻的山村,沒有世俗的打擾,經常醉酒之后作詩,胡亂扯出一張紙,書寫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潤色。寫好的詩稿越積越厚,讓老朋友幫忙整理抄錄。一共得到20首詩,陶淵明把這一組詩題為《飲酒二十首》。此詩表現了陶淵明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名家點評

〔清〕王夫之:真理真詩,說理詩必如此,乃不愧作者。(《古詩評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盖州市| 昌吉市| 青海省| 芮城县| 拜泉县| 河曲县| 长宁县| 扎鲁特旗| 太仓市| 东乡族自治县| 邻水| 南靖县| 西城区| 昌吉市| 偏关县| 曲阜市| 龙里县| 乐平市| 绥阳县| 依安县| 钟祥市| 黑水县| 株洲县| 泽州县| 临江市| 马关县| 怀来县| 金门县| 乳山市| 砚山县| 长武县| 溧水县| 七台河市| 淅川县| 师宗县| 甘肃省| 比如县| 同江市| 绥化市|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