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白岳山盟
書名: 青玉之案作者名: 李白拔劍本章字數: 2011字更新時間: 2019-06-10 09:43:06
蘇朝潛心修煉著林秋煙贈與他的《天上人間》。功夫早已不似當年一般軟弱。
于此多年之間。百慕生多次朝老仙師索要《御世之經》,都早到了拒絕。
一晃便到了五年前。
仇和仙師病重,召集重弟子于榻下。
有黑白青紅黃,四堂堂主和自己義子仇平。
老仙師奄奄一息道:“你們幾個都是我將你們從小帶到大的徒弟,武藝有上下,品行有高低,但我把你們都視如己出。而今我將命不久矣。素霄閣是我苦心經營幾十年的杰作,我不想我離開以后你們四分五裂。所以我要你們在此立誓,無論今后誰做閣主。都須全力扶持,不可生二心。”
諸人急問:“師父,那何人做這閣主呢?”
仇和仙師,指了指仇平,便咽過了氣。
諸人無論真假,都是一陣痛哭。百慕生卻愣在一旁。他想著師父早年前與他的種種暗示,此刻都化作了泡影。他望了望仇平,只是感覺被欺騙和失望。
仇平是老仙師的獨子。雖然武藝不算上乘,但是為人謙恭孝順,頗受贊譽。
而仇和仙師讓他做閣主,也是有意不想讓五堂內爭。致使分裂。
然而老仙師尸骨未寒,白玉堂教主宋清徽暗殺了仇平,取得了老仙師親自修飾重鑄的索龍劍。這素霄閣的其他四堂都戰他不過。最終分裂開來,但百慕生卻乘機暗自在仇平的住處竊得《御世之經》。最終宋清徽做成了素霄閣主。百慕生也奪得了他心心念念的《御世之經》。但數十年來,百慕生始終對仇和仙師,未選擇自己做接班人而耿耿于懷。
百慕生也率著他的三個得意門徒,蘇朝和林秋煙,親手創立了隨水山莊。
青玉堂便不復存在了。
但當百慕生自立門戶后,將這《御世之經》的武學,全部練了個遍。武功造詣,已到了化境。但是其中的至高武藝乃是那素霄閣中人人皆要練習的“幻劍”,但這幻劍須得配上索龍劍才能發揮其威力。所以他借著誅除魔教的借口。招攬東南武林高手。集于三年前的白岳山。欲一舉搗滅素霄閣。奪得此劍。
但而今的素霄閣主宋清徽,原來武藝不下百慕生,且計謀深遠,心狠手辣。他知道憑借一己之力難以控制素霄閣,便借百慕生之力,奪得閣主之位。他也知道這索龍劍與《御世經》乃是素霄閣鎮教之寶,以此為條件。且自己背負罵名,這樣百慕生必然愿意。
一晃便到三年之前。
百慕生召集武林各派俠士,齊聚白岳山。
百慕生道:“各位豪俠勇士,我老閣主仇和仙師自創素霄閣以來,威震東南。致使各派相處平安,互不相爭。然老閣主去世以后,不軌之徒宋清徽殺我師血脈,致使我素霄閣分裂。這本是我們素霄閣家事,但是他們卻為了為一己私利,霸圖東南,讓這大好的東南武林四分五裂。今日我將大家齊聚于此,乃是為了合兵一處,誅除奸賊。”
諸人道:“謹聽號令。”
百慕生指揮道:“紅玉教主,領東境十派自東上山。黃玉教主,領西境十教自西上山。黑玉教主,領北境十派自北上山。我自領十教自南上山。如此四面合圍。定然能將他們誅滅。”
百慕生考慮到,這所出的四派都是原素霄閣的人,他們對這邊的地形最為熟悉。但宋清徽老謀深算,他自然早有準備,自登山閣主之位,便令手下開山鑿石。布陣用毒。所以這整個白岳山都成了機關暗道,宋清徽可以在隨意調動山石,讓這些前來討伐的人,迷失其中。
眾人在混亂之中,匯集半山處。上不能去,下不能行。諸多武林俠客,無路可去。正此時,宋清徽率一干弟子,翩然而至。
他撫須大笑道:“烏合之眾,也敢來犯我素霄閣?”
那百慕生怒斥道:“逆賊,今日便是我們東南武林誅滅你之時。”
宋清徽大笑:“百慕師兄,你叫我逆賊?若無師兄幫忙,我哪能坐上閣主之位?”
宋清徽于眾人之中道出原委百慕生羞愧不言。
宋清徽道:“今日你們都來了,也好。我可以將你們一網打盡。不過為了怕你們不服,你們可一一來單挑。若能勝,便可走。若勝不了,便給我留在白岳山中做枯骨。”
說罷。宋清徽右邊跳出一個男子手中抄著寶刀,跳在眾人面前。他喊道:“何人敢前來一戰。”
武夷派掌門上前道:“我來領教一番。”說罷攤開手上前交戰。
只見二人你來我往戰有十來個回合,不分勝負。那武夷派掌門欲用內力,一陣調息,只覺得全身之氣亂流。堵塞不出。恍惚間,被對手一掌猛擊。頓時口吐鮮血,當場斃命。
武林高手十數人接連上場,均敗下陣來。百慕生知道必然是方才在那石室機關中,聞到了這異香奇毒,致使氣力難調,武功只剩下了空架子。
正此間,百慕生身后驟出一人。身高馬大,目秀眉清。他一個疾步沖上前去:“隨水山莊譚霄,來領教各位高招。”
這譚霄,各位看官都是了解,自小就聰慧過人,百慕生將他視如己出,盡受絕學武藝。如今已長大成一功夫蓋世的大俠。他見各派輪流上陣皆敗,恐挫傷銳氣,便主動請纓,要來過招。
見譚霄與這持刀之人戰有十合,也是想用內力,使出八卦神掌,哪知也是氣息不順。被對手看出遲疑,他一刀劈來,譚霄借輕翼之功躲過。又使出全力,怒喝一聲將身上的氣力調勻,只見青筋爆出。譚霄一個縱步,掐住對手喉嚨,順手一折,對方便魂歸九泉了。
宋清徽大驚。
身邊出一人,縱身奔至戰陣之前。來人見譚霄輕笑道:“譚霄兄,別來無恙啊。”
譚霄見他,乃是常子安。
“當年,下元節大會,我屢敗你青玉堂,今日,再來領教。”
“今日結局,當是一樣。”譚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