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騙局
- 線人名單
- 商虞路
- 2506字
- 2019-02-07 12:00:00
老黃回到店里,拉下卷簾門,算是歇業,忙到這么晚也該睡了,不然不符合養老規律。
黑暗中老黃直直的走向自己房間,掩上門,輕敲隔斷的石板,每次三下,一共三次。
兩個身影一前一后摸黑進了老黃房間,老黃不知道從哪找來一定便攜帳篷,直接支在床上,現在已經坐了進去。
“太小了吧!“薛仁一邊嘀咕,一邊貓著腰上床擠進帳篷。
溫公子進來后拉好帳篷拉鏈,薛仁還在抱怨”你有毒呀,非要用這種方式溝通“
老黃拿出一個老式洛基亞,不理會薛仁的吐槽,開機后直接在短信中打字,看來三人今晚要用這種方式交流,一人打完字,兩人傳閱,然后刪掉再打。
老黃:黃毛背景很深,他在盯著周桂芳,動機不明。
溫公子:黃毛不是集團的人。
薛仁:我說你們這么溝通累不累,我們不能....
薛仁還沒打完字,就被老黃把手機搶過去,這家伙只適合聽不適合說。這場面就像過去幾個反派大BOSS在一起謀反,窩在小黑屋里圍著火爐,寫字,傳閱完當面燒毀,最早的閱后即焚。
謀反中一個人講錢糧,一個人講兵將,還有一個人把紙筆搶過來,開篇就寫出,圣上金安,如今天下太平....
洋洋灑灑寫千余字的太平賦,旁邊的人殺他的心可能都有。
老黃:周海的P 2 P垮臺,應該是下周跑路。
溫公子:周桂芳的錢沒能救急?
老黃:應該沒用,這次他的簍子比較大,這筆錢可能是拿去跑路用的。
溫公子:我們跟哪條線?
薛仁趕緊把手機搶過來,打字飛快。
薛仁:跟周桂芳呀,關周海什么事。
老黃:找上門的是劉佳,集團給我們的名字也是劉佳,線索在劉佳身上。
溫公子:周海準備跑路去哪里?為什么你知道他的跑路時間。
老黃:他有跑路的打算,準備偷渡,找的我的線。去緬甸,可能是想避避風頭東山再起。
溫公子:他公司為什么會垮?不是有拍照,賬面上看一切正常嗎。
老黃看到這里,從身后抽出一份材料,遞給溫公子。借助著薛仁提供的小手電,溫公子快速地把一份材料看完,臉色越來越難看,薛仁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溫公子看完后把材料遞給薛仁,薛仁先是看的聚精會神,然后臉色大變,迅速翻閱,抬起頭來左右掃視二人,眼中的惶恐與疑惑顯而易見,之后迅速翻閱完整份材料,狠狠地扔在面前,拿起手機打字。
薛仁:翻譯翻譯...
溫公子:原來你沒看懂啊....
老黃:我也沒看懂.....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沉默是金,是友誼的橋梁。
總不能沉默一晚上,溫公子拿起手機,開始簡潔明了地為兩人翻譯。
溫公子:周海被騙了三十億。
——————
周海當然沒有三十個億被騙,周桂芳也沒有三十個億替他還錢,事情還要從去年說起。
17年底,監管局突然發出一份文件,要求在三個月內按照極其嚴格的標準去規范整頓P2P行業的公司及從業人員,進一步降低金融系統性風險,降低居民杠桿,保護人民財產安全。
這是好事,早在17年初就有銀行高管吹風,聲稱高于6%年化的理財,本金都有極大的風險。這就像當年在5000點喊牛市即將結束一樣,國家隊即使進場接盤,也接不下那么多貪心的盤。
17年底的監管對于行業來講是件好事,稍微和正規沾一點邊的公司都幻想著自己能夠拿到第一批認證,從此整個行業進入更規范,更有公信力的階段。
可問題就出在這三個月上面,三個月根本不可能完成已經發展了七八年的P2P平臺的歷史積壓,更不可能在當時2000多家平臺中完成全面審理。
別說三個月,就是再給一年可能也完不成,溫公子預判2019年年底能完成象征性的第一批審批就算好的情況,這個監管的靴子看著是落地了,實際上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同時各家平臺不會干等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籌錢跑路的,有良性清盤的,有想著賣殼的,還有些有恃無恐的。
周海原本屬于有恃無恐的類型,他的平臺背景極硬,真正的國資墊底。周海關于風控的把握也是嚴格的,不存在自融現象。文件下發那天,他們幾個創始人聚在一起開了香檳,都覺得新的春天馬上就要到了,遵守規則的人會迎來更大的市場。
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友商平臺都在忙前忙后擦屁股,周海看的樂呵。就在這時,他的一個留學同學,給他介紹了一位背景深不可測的掮客,這位掮客身后的主顧據說有著上千億的身家。
同學當時特意給周海指了指服務員的手套,暗示周海,這位就是白手套。
這位掮客已經實地考察了三五個平臺后,不僅成功地收購了兩家,還打算繼續收購,據說這次行業整頓就有掮客的主顧示意,他如今大肆收購,就是想借著這波政策紅利,再搞一次行業兼并,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周海原本以為就是簡單考察下,自己能套出來一些政策的大方向就算賺到了。沒想到對方不僅看中了自己的平臺,還出高溢價全股份收購,這一下周海蒙圈了。
這可不是小事,掮客也不是空口無憑,連續給周海透露了幾個政策的調整,每一步都在極短的時間里被驗證,周海靠著這幾個信息差成功的把平臺放進第一批審核名單中,這可是他做夢都想做到的事。
周海一邊漸漸相信對方的政府實力,另一邊合伙人突然出了些狀況,團隊內部得知了掮客的報價,一部分做技術出身的核心團隊也有持股,希望盡早套現,早點離場。
在內外夾擊下,周海作為代表,雙方展開了第一次洽談,大的方向都確定了下來。之后的談判過程越來越順利,包括什么時候國資入場,什么時候控制權轉移,什么時候完全交接,都談的頭頭是道,而且十分專業。
終究有一個但是,不然也沒今天這么多聒噪事情。
對方要求周海將貸款余額規模逐步擴大三倍,也就是原來已經近百億的盤子對方還是嫌小,希望收購完成時,貸款余額能夠接近三百億。
同時為了更好的讓國資進場,對方提出需要讓幾家國企在平臺發布短標,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國企發了短標有足夠的資金流去收購股份,平臺連接國企和投資人,能夠拉大貸款余額,盡早達到收購要求。
很多正規的集團在收購P 2 P公司時也會有類似的要求,周海也就沒在意什么,更何況是即將入股自己的國企,雙方簽訂的合同中國企的印章可是一個沒少。
踏實著呢。
這場美夢一直到七月份,周海才開始有些睡不著覺,短標的期限越來越近,約定好的收購款可一分錢都沒到位。三方簽訂的合同中先轉讓股份,后給錢,自己公司連新國企入資這件事,都已經被當作利好發出去吸引投資者了。
如今,這件事好像變成了南柯一夢,虛無縹緲。短標已經出現了違約,有的國資公司站出來聲稱從未與平臺展開合作,自己手邊借新還舊還能支撐個三五天,整個窟窿算下來三十多億是有的。
就這么復雜一件事,溫公子只好言簡意賅地給二人解釋了一句,被騙了三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