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
- 蔣勇 冷永森主編
- 2445字
- 2019-05-21 17:47:42
活動五 認識曲軸飛輪組的構造
一輛2012年產雪佛蘭科魯茲轎車,搭載LDE發動機,行駛里程40000km。該車發動機由于缺油而損壞,需要更換曲軸飛輪組。曲軸飛輪組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就來學習曲軸飛輪組的組成及工作過程。
活動目標

概念復習
活塞連桿組:活塞連桿組主要由活塞、活塞環、活塞銷、連桿、連桿軸承等零件組成,其作用是承受氣體的作用力,并將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傳遞給曲軸。
活動過程
步驟一 認識曲軸飛輪組的作用和結構
1.曲軸飛輪組的作用
承受連桿傳來的作用力,并轉化為旋轉力傳遞給傳動系統。
2.曲軸飛輪組的結構
曲軸飛輪組主要由正時齒輪、曲軸、主軸承和飛輪等組成,如圖2-103所示。

圖2-103 曲軸飛輪組的結構
步驟二 了解曲軸的作用、結構和分類
1.曲軸的作用
曲軸的主要作用是將活塞連桿組傳遞的推力變為轉矩,然后通過飛輪傳遞到汽車的傳動系統。曲軸同時驅動發動機的配氣機構和其他輔助裝置。
2.曲軸的結構
曲軸一般由曲軸前端、連桿軸頸、平衡重、主軸頸、曲柄、曲軸后端等組成,如圖2-104所示。

圖2-104 曲軸的結構
(1)曲拐(包含連桿軸頸、曲柄和主軸頸)
一個連桿軸頸和它兩端的曲柄及相鄰兩個主軸頸構成一個曲拐,如圖2-105所示。曲拐的數目取決于發動機的氣缸數目及其排列方式。直列發動機的曲拐數等于氣缸數,而V形和對置式發動機的曲拐數為氣缸數的一半。

圖2-105 曲拐的結構
(2)平衡重
平衡重在曲拐的對面,用于補償活塞和連桿的質量,來平衡曲軸的離心力及其力矩,如圖2-106所示。
在主軸頸和連桿軸頸上都鉆有油孔,通過斜向油道相連以使潤滑油進入主軸頸和曲柄銷的工作表面,如圖2-107所示。

圖2-106 平衡重

圖2-107 油道
(3)曲軸前、后端
曲軸前端是第一道主軸頸之前的部分,可安裝扭轉減振器、正時齒輪并有驅動機油泵的機油泵驅動齒輪,如圖2-108所示。曲軸后端是最后一道主軸頸之后的部分,一般安裝飛輪的凸緣盤,如圖2-109所示。

圖2-108 曲軸前端結構

圖2-109 曲軸后端結構
3.曲軸的分類和做功順序
(1)曲軸的分類
曲軸可按其主軸頸的數目分為全支承曲軸及非全支承曲軸。
在相鄰兩曲拐間都設置一個主軸頸的曲軸,稱為全支承曲軸,如圖2-110(a)所示;否則稱為非全支承曲軸,如圖2-110(b)所示。全支承曲軸剛度較好且主軸頸的負荷相對較小,多用于柴油發動機和負荷較大的汽油發動機;非全支承曲軸結構簡單,多用于中小負荷的汽油發動機。

圖2-110 發動機曲軸分類
(2)做功順序表和曲拐布置圖
①直列四缸四沖程發動機做功順序表和曲拐布置圖如下:
點火間隔角為720°/4=180°,采用全支承曲軸時其四個曲拐布置在同一平面內,具有良好的平衡性。點火順序有兩種方式:1—2—4—3或1—3—4—2。若以第一種點火順序為例,則其工作循環如表2-3所示,曲拐布置如圖2-111(a)所示。
表2-3 直列四缸發動機工作循環表(點火順序:1—2—4—3)

②直列六缸四沖程發動機做功順序表和曲拐布置圖如下:
點火間隔角為720°/6=120°,曲拐均勻布置在互成120°的三個平面內。直列六缸四沖程發動機常用的點火順序為1—5—3—6—2—4,其工作循環如表2-4所表示,曲拐布置如圖2-111(b)所示。

圖2-111 四缸、六缸發動機曲拐布置圖
表2-4 直列六缸發動機工作循環表(點火順序:1—5—3—6—2—4)

步驟三 了解主軸承分類、結構和作用
1.分類
曲軸軸承按其承載方向可分為徑向軸承和推力(軸向)軸承。
2.徑向軸承
徑向軸承用于支承曲軸。軸承底座一半加工在曲軸箱上,另一半用螺栓固定,如圖2-112所示。
3.推力軸承
推力軸承則用來限制曲軸的軸向竄動,保證曲柄連桿機構各零件正確的相對位置。并在曲軸受熱膨脹時,防止應伸長而卡死。科魯茲發動機中間一道曲軸軸承將徑向軸承與推力軸承合為一體,制成翻邊軸承,如圖2-113所示。

圖2-112 徑向軸承

圖2-113 翻邊軸承
步驟四 了解飛輪的作用和結構
1.飛輪的作用
飛輪可貯存做功行程的一部分能量,以克服各輔助行程的阻力,使曲軸均勻旋轉。飛輪常作為汽車傳動系統中離合器和偶合器的主動件。
2.飛輪的結構
飛輪的結構如圖2-114所示。飛輪的外緣上鑲有齒圈。起動時,起動機上的齒輪工作時與它嚙合。飛輪上通常刻有第一缸點火正時記號,以供調整和檢驗點火(噴油)正時。
飛輪應與曲軸裝配后一起進行靜態和動態平衡校驗,并通過在曲軸的平衡重和飛輪圓周上鉆孔達到質量平衡。
科魯茲發動機采用雙質量飛輪,它將傳統的飛輪一分為二,如圖2-115所示。一部分在發動機一側(包啟齒圈的部分),用于起動和傳遞發動機的扭矩,稱為初級質量。另一側在變速器一邊,可以提高變速器的轉動慣量,稱為次級質量。二飛輪之間有個油腔,腔內有一排減振彈簧。減振彈簧可以吸收飛輪的振動,可以將飛輪的振動控制在700r/min以下,提高發動機的平順性。

圖2-114 飛輪的結構

圖2-115 雙質量飛輪
步驟五 了解扭轉減振器的作用和結構
1.作用
當曲軸在勻速運轉時,連桿作用于曲軸上的力是呈周期性變化的,造成曲軸的振動。為了防止曲軸的振動,大多數發動機曲軸前端都裝有扭轉減振器。汽車發動機常用的曲軸扭轉減振器為橡膠式扭轉減振器。
2.扭轉減振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科魯茲發動機采用橡膠式扭轉減振器,減振器圓盤用螺栓與帶盤及帶輪轂緊固在一起,減振器圓盤和慣性盤同橡膠墊硫化粘接在一起,如圖2-116所示。
當曲軸發生扭轉振動時,保持等速轉動的慣性盤使橡膠層發生內摩擦,從而消耗扭轉振動的能量,減小振幅,從而達到減振的效果。

圖2-116 扭轉減振器
活動評價
試著完成下面的練習題,而后將自己的答案與課本對照,將錯誤答案改正過來并仔細復習相關內容,直到能夠正確完成所有練習為止。
一、填空題
1.曲軸一般由曲軸前端、___、連桿軸頸、___、平衡重、___等組成。
2.一個___和它兩端的曲柄及相鄰兩個___構成一個曲拐。
3.平衡重在___的對面,用于補償活塞和連桿的質量,來平衡曲軸的離心力及其力矩。
4.科魯茲發動機中間一道曲軸軸承將___與推力軸承合二為一,制成翻邊軸承。
二、判斷題
1.科魯茲發動機曲軸前端有機油泵驅動齒輪。( )
2.科魯茲發動機每個曲拐相差120°。( )
3.科魯茲發動機曲軸前端沒有安裝扭轉減振器。( )
4.科魯茲發動機飛輪采用雙質量飛輪。( )
三、完成科魯茲直列四缸發動機的工作循環表(點火順序:1-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