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文藝青年與富家千金的愛恨情仇。
故事情節很老套,用過的梗大都耳熟能詳。
但是唯一引人注目的是,那位文藝青年在最后的結局,表現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決絕,他承認了自己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愛她。
這或許就是轉折之處,點睛之筆。
在大部分的故事里,文藝青年都有一個通病:自以為是。
他們的感情容易深陷,也容易破碎,俗稱:玻璃心。
我記得文中很感人的一句話:我一直以為我很愛你,所以我心甘情愿為你付出,哪怕你并不需要,我也甘之如飴在你背后默默對你好。
可是我今天才發現,原來一直的自以為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我愛的確實是你,但那樣的感情只是我一直以來的‘自認為’。
我自認為我對你是用情至深的,自認為你才是我的天命,自認為我們合適成對。
等到我終于看清了事件的原委,也看清了自認為的‘騙局’。
我愛的是你,但是我愛的更多的是那種牽扯感覺,是那種初嘗禁果的難忘,是第一次感動的自娛。
現在你讓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原來我比我想象的更不愛你。
全篇的虐戀情深,到這里,終于落下序幕。
文藝青年看透了自己那顆不飽滿的心,心如死灰之下,跑去做了和尚。
富家千金如愿的作掉了原本算是最愛自己的情人,去尋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卻到最后混得一無所有,郁郁而終。
很狗血的瑪麗蘇劇情,但我看的津津有味。
甚至,還寫下了幾千字的讀后感發給作者。
而在我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劇情,只不過發生在我的朋友身上,我只是旁觀者,無能為力。
他們原本在我看來是很般配的一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一個熟讀四書五經,繪畫縫紉,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還彈得一手好鋼琴。
兩個人在一起兩年,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吵架。
他們倆人的氛圍是那種同類人才有的融洽,旁人很難融入進去。
他們每一次出現的場合必定都是和和睦睦,言行舉止大方卻又有著兩個人的小秘密,談笑風生間都會望向彼此。
我常常會發現他們兩個人眼神中的小火花,所以我從不為他倆擔心。
卻沒想到,一個很平凡的周六,朋友約我出來喝下午茶。
她端著一杯咖啡,扭頭看著窗外,神色平靜,恍惚間,我好像看見了在車水馬龍照映下淚花,然后她慢慢吐出了一句讓我震驚許久的話:
“我和他……分手了。”
我猛的看她,她面無表情,好像剛才的一切都不過是我的臆想。
“為什么?”我盯著問她,好像想從她那雙眼睛里看清她的真實想法。
“大概是……膩了吧”她悠悠然說著近乎是絕情一般的話。
我不知道她說的膩,是她膩了,還是他。
所以,我保持沉默。
晚上的時候,我帶她回到我家,定了一箱啤酒。
那一天,醉眼朦朧之間,我終于看清了她不復往常的素雅和淡定。
風平浪靜的假面終于打破,嚎啕大哭將脆弱的小船進入浪濤深處,搖搖欲墜。
直到現在,我也才在一些蛛絲馬跡中漸漸知道了他們分手的原因。
很像我看見的這個故事,只不過,只像開頭,至于結尾,那又誰能說得清楚。
我最希望的,就是這個故事的作者,我不要認識。
而我的朋友,現在依舊是那個端莊大方,美麗動人的優雅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