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網絡安全規制形式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絡在個人生產生活、社會及國家運行方面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為了維護社會安定和國家安全,世界各國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對涉及網絡領域的安全進行相應的規制和保障。
最直接的是各國制定與網絡安全相關的國內部門法,如美國的《網絡安全法案》、德國的《IT安全法》、克羅地亞的《信息安全法》、捷克共和國的《網絡安全法》、匈牙利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機構電子信息安全法》,以及我國最新頒布的《網絡安全法》等。這樣對網絡安全管理事務直接立法進行規制的形式能夠較為系統地對本國的網絡安全管理進行設計。由于國內部門法通常結構較為緊湊、完整,對于涉及網絡安全保障各方的責任義務劃分明確,所以能夠切實對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除了制定相應部門法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選擇制定網絡安全戰略等政策性文件以便進行網絡安全規制,如美國、俄羅斯、歐盟、英國、法國、德國等都推出了他們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或者在國家安全戰略中專門列出網絡安全保障章節。我國也在2016年發布了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并在2017年發布國際網絡合作戰略。這樣的規制方式相較于法律法規更加提綱挈領、且易于更新,符合網絡這一特殊領域的管制需求。由于技術的高速更新和不可預知性,所以進行方向性和綱領性的戰略文件制定并及時進行增補是網絡管制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