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劍有四屬

  • 劍士的秘史
  • 霸王留步
  • 3475字
  • 2019-01-07 22:27:33

韓三平和駱金玲走上小山坡。他拿出一個八邊形的黃銅小盒子,打開一看,玻璃鏡面蓋子下有三根尖細指針固定在的昴日星君畫像中間。三根指針兩長一短,短者如同靜止不動,長者須最長者走玩一圈才滑動一格。這就是懷表。表盤之上等距粘貼著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此時已是戍時過半。他們驚動山丘上的野兔子。這些兔子瞬間潛藏到草叢和洞穴之中消失無蹤。有一些小黃狗倒是圍繞著這一長一少叫喚,短短的尾巴,圓圓的腦袋,根本就看不出成年的黃狗竟然能身長兩米。

鐘聲又響起了。很多篝火堆都點燃了,一些部族的祭壇已經煙氣彌漫,人們都隨著鼓點和樂聲,跟著祭祀跳起了儺舞。很快所有的祭壇都點燃了篝火,奉上祭祀的犧牲和禮樂舞蹈。在回歸的劍星面前,眾生平等,普天同慶。不分彼此,也不在乎你用什么樣的禮儀來祭祀劍星。如果你能親眼看見劍星回歸,你就會明白,族別種群,萬事萬物都不應該彼此分明。那種壓迫感讓人們約定俗成,回歸祭典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劍星,一個就是生靈。

在小山丘的坡頂。韓三平望著視線之內的帳篷。他發現歸化部族和一些異人部落的帳篷普遍坐落于邊緣地帶。貌似是越接近廣場大鐘的中央,大周人越密集。韓三平突然心生疑惑。于是他問:

駱師傅,怎么這些歸化部族需要這么多武器?

嗯,咱們家的鑄劍技術高超唄。除了那些震蕩劍,鋒芒劍之外。什么反應劍,充能劍都不在話下。

根據我的了解,城中的師匠協會都接到了大批訂單。

是的,上千把充能劍。我們百煉行就有兩百多把充能劍的訂單。據說北方的玄闕州有南下的意圖。這些部族籌集戰備以威懾玄闕軍。

如果玄闕州真的有南下爭鋒的意圖,大軍未動,我雍州治府就已調兵遣將與之對峙。根本就不需要這些安居樂業之人逞匹夫之勇。古人都說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訂購這么大量的利器,就不會別有圖謀嗎?

城主的意思是,這一千勇士,對內不足為慮。但是對外卻可以讓敵人知道,雖匹夫之勇也,可旅進旅退,勿使輕犯。

這倒也是。劍有四屬,充能劍最為普及,也最不能持久??湟_實是一個好用處。敵人知道我們小小環城能夠在旬日之內裝備一支千人軍團,應該就不會輕易開啟戰端了吧。

小韓吶,聽你這么一說,倒像是對充能劍不屑一顧啊。

駱師傅,充能劍由特殊的合金鍛造,可以吸附雷電,火焰或者毒氣,使之不泄于外,歸于鞘中。不用罡氣催動,就可以使元素之力爆發,產生額外的傷害。這充能劍的劍柄一般都是元素能源之所在??梢愿嫜a充,所以是最為普及的元素兵器。幾經交鋒,損耗殆盡,如果不更換能源,那不就和普通兵器一樣了嗎?

駱金玲聽得津津有味,她問

那充能劍和反應劍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韓三平如數家珍一樣說到:

反應劍依靠元素合金和鍛造秘法,以罡氣催動,在擊打接觸的瞬間產生元素之力爆發帶來的額外傷害。反應劍施展劍法的時候,華麗燦爛?;蛄已娣偕恚螂姽饧な?,或瞬間結冰,或劇毒侵襲。聞名于世的反應劍或可一劍焚城,或可凍結波濤。反應劍是消耗型的劍屬。與合金劍體熔鑄于一體的元素消耗殆盡之后,名劍也不過是一支千瘡百孔,失去金屬光澤的廢渣。只有重新熔鑄,才能使名劍煥發光彩。所以在大周有兩把鎮國重劍,都是反應劍。非不得已不可用之。與充能劍相比較可以得知:反應劍,元素之力爆發于擊打的瞬間,充能劍的元素之力則縈繞于劍體。所以充能劍很快就會損耗殆盡,而反應劍則比較高級,不會因為元素之力的白白流失而浪費格斗價值。

駱金玲從容說道:

但是充能劍容易得到,并且可以大量裝備。以量勝質。

你可曾聽說過一揮掃蕩血染山河的壯舉嗎。在幾百年前曾經有一位勇將據城力戰。手持一把鋒芒劍神勇無當。雖然以戰神之名流傳后世。但最終的結局不還是一樣力盡而亡,敗在了充能劍大軍的鋒芒之下了嗎?

老師傅這番話是有機鋒的。

因為如果按照韓三平這樣的觀點來看,鋒芒劍就是頂峰的存在。鋒芒劍對劍體材料的選擇非??量?。鋒芒劍的劍體材料必須能夠蓄存和釋放內力。劍體的大小長短隨著內力蓄存的量會發生細微的改變。有一種傳說中的以隕星惰性元素鑄造的,名為三尺誓天山河動色的震蕩劍或一揮掃蕩血染山河的鋒芒劍。傳說中的鋒芒劍能夠釋放長達幾百米的劍氣,劈開大山。鋒芒劍釋放的劍氣可以輕易穿透最堅硬的物體,將之整齊切斷。拼起來還能嚴絲合縫。普通的鋒芒劍也多為內力深厚的人使用。但是釋放的劍氣并沒有達到讓人驚愕的程度。一般的劍客都帶有一兩把甚至多把鋒芒劍,蓄存內力。傳說有軍人收納數千把鋒芒劍,一個人對抗整支大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人稱萬劍齊飛。鋒芒劍的分段方法也是如此的簡單粗暴。八劍齊飛,十二劍齊飛等等。所以鋒芒劍,講究材料。而傳說中的鋒芒劍,一揮掃蕩血染山河可遇不可求。

駱金玲以鋒芒劍的極致存在敗北身死來證明充能劍的優勢。她并不是尖酸刻薄之人。這一長一少此番的談話其實代表了當時劍文化盛行的大周國人生價值觀的部分矛盾點。

人生皆有死,那到底是燦爛的滅亡還是平緩的消逝呢?

馬革裹尸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還是如墻而進一往無前呢?

韓三平這部分人渴望不平凡,要做就做萬中無一。駱金玲這部分人則強調集體的力量,集體不是簡單的相加。

進而延伸到激進和妥協,個性和群體等等對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在這一時期的文學、音樂、軍事、科技發明,方方面面。甚至會在幾十年之后激發了人們對于政權形式的追問。這就是百家爭鳴的縮影。這其實是大時代在轉變的體現。

這時候的韓三平還不能體會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髓。因為年輕人崇拜熱血英雄。然而在漫長的人生當中,年輕人將會直面人生的艱難和不得已的選擇,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英雄。直到他成為了別人眼中的英雄,他才明白,真正的一往無前的勇氣,并不體現在瞬間的爆發,壯烈而璀璨的血氣方剛。真正的勇氣是千帆竟過,依然駛向茫茫的深海;百創不倒,無悔跋涉漫漫的征途。

在這個具體的孰優孰劣的問題上韓三平確實是無法反駁的。

能夠大量裝備,無限更替的充能劍一定是大勢所趨。甚至在將來,可以看得見的將來,充能劍也將會被火槍火炮所代替。罡氣,劍士,鑄劍師終將成為歷史,在火器的面前灰飛煙滅,一去不返。就像在鑄劍的漫長歷史中,人類掌握的知識改變了人類文明的每個角落,從食髓茹毛,到刀耕火種再到禮樂興盛。人類對火器的掌握,也將開辟新的知識領域,新的理論高地。人類社會也會再次革新,并且徹底的把他們這個舊時代的一切送入歷史的角落。

他之所以試圖反駁,完全只是因為他有自己認同的榮耀。在工藝,技巧和理論貢獻值上,另外三種劍屬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輝煌的。充能劍也是另外三種劍屬的研究成果衍生出來的劍屬。

他先表示認同。然后又力爭道:

無論是反應劍,鋒芒劍還是震蕩劍,最后都會消耗殆盡。但是綻放璀璨的光芒,然后消逝。正是名劍的歸宿。

駱金玲突然意識到這番爭論進入了非此即彼的怪圈。她把看問題的視角放大,不再局限于孰優孰略的蝸角之爭,說道:

哈哈哈,這就是年輕少壯的意氣風發之處。年輕人都想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有別于蕓蕓眾生,出人一頭之地。多少名劍的隕落才使得歷史上的那些大匠大師留下自己的名號。劍無優劣,用劍之人才有高低。

聽此一言韓三平也恍然大悟。他爭的是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駱金玲流露出來的則是一種旁觀者的一視同仁。

駱師傅,是我看得還不夠透徹。

不不不,你有你的執著。因為你不但會鑄劍,還是一名劍士。你為之鉆研一生的劍屬就是你的驕傲。對了,據我的觀察,你的佩劍應該是一把震蕩劍吧?

是的,震蕩劍。

震蕩劍,那可就不是我熟知的領域了。這么說來,你能夠鑄造充能劍,震蕩劍,并且能夠熟練掌握震蕩劍。聰明絕頂,年少有為啊。

駱師傅過獎了,其實能人很多的。掌握兩種劍屬的人不少。因為我們是在你們老一輩,老兩輩的肩膀之上,我們的知識是你們這些前輩的成果。

哈哈哈,哎呀,你這年輕人就是實誠。說的不錯,后來居上,今勝于昔。所以我羨慕你們年輕人啊。

駱金玲緩一緩,以探討的口吻說:

這劍有四屬,不必計較長短。古之霸王,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一長一少相視一笑,頷首低眉,皆得不語之妙。

駱金玲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哦,差點忘了,小韓啊,我知道你非池中之物,但是我還是想問一下,你愿意留下來嗎?

不了,我和幾位同窗遠游至此,恰逢回歸年慶典,所以才各謀職位,暫停于此,禮祭劍星,順便賺取來日旅費。

唉,本行痛失賢才啊。

這些日子以來多謝駱師父的教導。

經常和你相會的那幾位才俊就是你的同窗吧。

是,都是驤勤兵法學院的同窗。我等一下要趕去和他們相會,禮祭劍星。

哦,來得及,來得及。走吧,我送你一程。在環城一日,你就是百煉刀劍行的人,以后也是。飛禽走獸,隨便你用。

嗯,我先去換身衣服。

要不要帶上佩劍?

帶上吧。作為一個有素質的劍士,劍不離身。

那你沒素質也久矣。

兩人一路談笑,順著燈籠的指引往小樹林帳篷區走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温泉县| 辰溪县| 灵山县| 宝丰县| 兴隆县| 宾阳县| 进贤县| 新竹县| 阳谷县| 宜宾市| 留坝县| 东丽区| 永寿县| 边坝县| 红原县| 项城市| 兴化市| 泸溪县| 巴青县| 苏尼特左旗| 江源县| 沐川县| 灌云县| 桐乡市| 长兴县| 洛扎县| 隆安县| 乐山市| 大埔县| 鱼台县| 延寿县| 新干县| 新泰市| 安泽县| 罗城| 青海省| 兴海县| 平安县| 互助|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