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陽山夜戰 上
- 劍士的秘史
- 霸王留步
- 3073字
- 2019-01-20 12:59:45
在小陽山上的士兵其實都懷有一絲僥幸。
因為在環城西北側的防線上,敵我雙方一直都斷斷續續的發生攻堅戰和防御戰。兩軍一旦犬牙交錯,就會暫停攻勢,收縮陣型。因為雙方還在試探對手的底限。所以小規模的攻防戰此起彼伏。但是靠山軍以眾擊寡,倚強凌弱,在青蒿鎮輕輕松松殲滅敵軍之外,一直是有驚無險。
借著透出云層的落日余暉甚至可以看到北邊的城堡下正在進行一些簡單的宗教儀式。
當他們在營造工事,鐵鍬刨土,搬運石塊的時候,敵人正在生火造飯。
有些年輕一點的士卒抹一抹鼻子,望向環城。
寒風刮著灰茫茫的一層沙塵。繁華落盡的白楊樹,濃厚墨綠的松林,層層點染。哪里還有環城的一絲蹤跡可循呢?
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天空是濃稠的漆黑色,風力減弱了。
自北方傳來隱隱約約的大軍行進的聲音。很快,四千軍萬馬一般的震感讓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他們緊緊握住手里的兵器和盾牌蹲在鹿角和拒馬的后面。四面八方,一箭之地開外的前哨部隊都點燃了火盆。王在晉在防線之外,修筑了簡易的堡壘作為防御點,讓整條防線都有了縱深腹地。
犬戎哨騎呼嘯而至,掠過靠山軍的支點地堡。大周軍發出的希希松松的弩箭和零零星星的火槍把一些沖刺太猛,騎術不精的犬戎騎兵射落馬下。這只是試探性的進攻。鐵翼軍企圖以微小的損耗來探明大周軍的攻擊范圍和陣型布置。
緊接著,北邊的天空中升起一束束火箭。兩軍陣營都紛紛點燃天燈。這些羊泡和綢布縫制的天燈,或懸停在半空中,或隨著氣流飄忽不定。但是一盞盞微弱的燈光匯集成了一簇一簇光源,照亮了士卒向死亡前進的道路。來自人間的光指向死亡之永夜。
嘹亮的號角響徹每一片樹林和山崗。部落戰士如潮水奔涌,沖向大周軍的陣地。鐵翼部族翼姓的勇士毫無畏懼突進大小陽山山麓之間。大周軍的支點地堡和陣地上的弓弩手火槍手趁機把大量的彈藥箭矢傾瀉向陣型密集,推搡擁擠,無法展開的鐵翼戰士。翼?展十米身中數箭,竟然絲毫不懼。他掄起一具尸體扔向山坡上的敵人,帶領屬下飛奔而上。巨斧劈開拒馬,跳進大周軍中大開大合,所當者血肉橫飛,被劈成兩段。眼看著敵人的陣線即將被突破,他回頭大呼:突破敵陣。卻發現他的士卒各自為戰圍攻敵軍的地堡。可是這些無法縱覽大局的士兵們卻沒有發現,這些地堡火力交織,致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敵進退失度的境地。強弓勁弩多有殺傷。大周軍的火槍手雖然不成規模,零零散散分別部署在各個地堡之中,卻是狙殺領軍頭目的利器。
翼?展十米讓跟在他身后的掌旗兵揮動“翼”字大旗。鐵翼甲士隨即組成了防御陣型。他捧起隨身攜帶的號角,深吸一口氣,緩緩吹出洪亮悠長的號令。附近所有的鐵翼戰士不約而同向他聚集過來。大周軍的陣線仿佛岌岌可危。得到統一指揮的鐵翼戰士狂奔而來,不顧一切跳進大周軍的陣線之中,循著緩坡向峰頂突破。大周軍的預備隊馬上從四面八方涌過來,憑借地勢和體力與格斗技巧遲滯了鐵翼戰士的猛攻。兩軍遂成相持之勢。
廉茂才是王在晉親自任命的青年將領。為鐵肩旅一旅之帥,人稱廉帥。官居環城靠山門下大夫。廉茂才手持一支鋁火反應劍,帶領全旅五百余人自山頂發起猛攻。他劍鋒所向,銳不可當。
翼?展十米與之交鋒本來占有優勢。但是鋁火反應劍每一次斬擊都會熔蝕他手中的重斧。十余次交鋒之后,廉茂才一揮就將他手中的巨斧斬成兩截。翼?展十米手中光禿禿的棒子不足以戰,遂被逼退。他隨手抓起任何能夠抓在手中的兵器,使盡蠻力揮擊。卻不能阻擋廉茂才削鐵如泥的反應劍。奮力作戰才突破敵軍的陣線。不過須臾,形勢易轉。鐵翼士卒已經陷入了重圍。他舉目四望,仿佛到處都是敵人。一不留神,敵將的劍鋒已經刺向他的胸口。尚未冷卻的劍鋒即將切入他的身體。所幸一面盾牌擋開了廉茂才的的反應劍。翼?展十米被護衛救回,拖下山坡。他掙脫護衛的阻攔,抓起倒在地上的軍旗和一面盾牌咆哮著。他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懂他的話語,挑釁這居高臨下的廉茂才。他向士兵們顯示他絕不退縮的決心,和不畏生死的勇氣。
廉茂才卻似乎無意與他再次正面交鋒。廉茂才示意弓弩手和火槍手向翼?展十米射擊。箭鏃雖然能夠刺進他的皮肉,卻不能傷及要害。火槍卻不可小覷。火槍的彈丸快到讓人迅雷不及掩耳。就算是普通的盔甲都能將之擊穿。
就在這時鐵翼軍團的后方響起了節奏緊促的銅鑼聲。原來鐵翼軍的首次沖鋒沒有取得擊穿敵軍防線的戰果,反而在各處都陷入了膠著之勢。鐵翼戰士并沒能有效的擊殺敵人,反而在敵人的火力交織范圍內承受了飛矢如蝗般的攻擊,傷亡慘重。他們連滾帶爬,舉著厚重的盾牌退出了戰場。大周軍并沒有追擊。
王在晉站在城堡上遠眺戰場。發現敵軍的主攻方向既不是紅柳屯城堡也不是青蒿鎮附近。他發現鐵翼七姓似乎過早的在大小陽山之間投入了“翼”字旗的主力軍隊。幸好被他的愛將擊退。在他的預想中,占有地利之便的陽山陣是聯結青蒿鎮和紅柳屯的樞紐,留在陽山的兩支軍團自然是死戰不退的精銳。敵軍如果想要仰克大小陽山,則必須承受大量的傷亡。這個時機絕對不是投入“翼”姓部族的好時機。
他對護衛說:敵人過早的在陽山陣地投入主力部隊似乎別有圖謀。
靠山門中大夫巫邵禮老成持重,他略顯憂慮的進言:將軍,這恐怕是敵軍的策略。
王在晉問道:何以見得?什么策略?
巫邵禮緩緩說道:為什么說這是敵軍的策略呢?猛攻陽山陣地,讓我軍在接下來的戰斗當中陽山守將必定有所顧慮,不會輕易馳援青蒿鎮或者是我們紅柳屯的城堡。只怕敵人會在兩端任選其一,或青蒿鎮或紅柳屯,作為下一戰的主攻目標。
王在晉稍加思慮,覺得巫邵禮的話沒什么根據。他覺得這是敵軍的魯莽進攻。他出城布陣,本來就是要以嚴密的陣型跟敵人相持,為援軍的到來爭取時間。可是敵軍自恃勢大,妄圖一舉破陣。王在晉認為敵軍有勇無謀不足為慮。他最擔心的就是敵人的火炮。這也是他不希望敵軍毫無阻攔就開赴環城城下的原因。
果然戰報一來,說斬首上千,自家損傷不過百十人。
王在晉決定派出一支精銳的秘密部隊潛入敵人的后方伺機行事。
于是他傳喚使者,修書一封,快馬送給叢薤露。
第一封信的信使剛剛馳出城門,王在晉隨即又拿起筆。他仿佛下了一個決心。
夏楚鄉,你們是明日的國家棟梁,這一次就是你們身先士卒的時候啊。
寫完第二封,遞給信使。王在晉跟巫邵禮說:去,把我的直屬衛隊全部召集過來。
青蒿鎮的大營之內。
叢薤露打開信封的第一頁一看,一目十行,知道王在晉和自己在憂慮同一件事。于是詳細看第二頁,看看王在晉的對策。王在晉的大意說,他認為這次的進攻純屬敵人的魯莽行為,可見敵人智略淺短,沒有耐心。他建議叢薤露派出精銳策應自己的潛伏部隊。兩只人馬秘密潛行,燒毀敵軍的輜重。如果遇見敵人的火炮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將之毀滅。
叢薤露非常認同這個策略。但是他轉而擔憂夏楚鄉會參與其中。
他喃喃自語:這可是深入敵后的危險之舉。這個王在晉雖然沒有明言,但是極有可能會讓老夏去執行這個任務。
他非常清楚這些貴族根本不考慮他的伙伴們有沒有生命危險,只會考慮能不能用得上。于是他的心里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帶領這支潛入敵人后方的部隊。但是在這之前他要確認夏楚鄉是不是安全的待在他安排的軍團之中。
他默默祈禱:老夏,千萬別參與這種任務。一定要明哲保身。當初說好的,你只要保證王在晉的人身安全,絕對不能以身犯險。
轅門之中傳來的馬蹄聲似不速之客,讓叢薤露心神不寧。他拆開信封,上面的內容讓他感覺到了挑釁。上面是秘密部隊的名單,為首之人正是夏楚鄉。
他怒道:這個王在晉他要干什么,夏楚鄉并非行伍之人,怎么能讓他執行這種任務。
夏楚鄉韓三平這些人在叢薤露的眼里就如同自己的弟弟妹妹。他帶領這六個人游學四方,完成兵法學院的畢業之旅。且不說在學院之中就已經情同手足。就以師長的職責而論,他也絕對不容許夏楚鄉成為秘密部隊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