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提升“理性思維能力”的系統方案
——《郭店楚簡·老子甲》第一章解讀
一、解讀文本說明
《郭店楚簡·老子甲》所使用的文字,是在“源頭甲骨文”基礎上有所發展的金文,由于寫在狹窄的竹簡上,因此,受限于竹簡的寬度,有的字在結構上進行了調整,把左、右結構調整為上、下結構,有的字進行了簡化,這就在辨識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而且,《郭店楚簡·老子甲》并不是官方竹簡文本,而是私人抄本,所以,在書寫中,抄錄者寫得非常的奔放、灑脫,有些筆畫有可能是抄錄者自己的獨有寫法,而非標準寫法。
以上這些因素造成了辨識楚簡文字的困難,所以,習慣上把《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的文字歸類于“楚文字”,而“楚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很特殊的文字。
辨識楚簡文字本身就是一門極其專業的學問,而本書的寫作重點并不是為了解讀楚簡文字,而是為了還原《郭店楚簡·老子甲》的真正內涵,所以,為了提高解讀效率,我們解讀的主體文本選用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丁四新教授著的《郭店楚簡老子校注》(以下簡稱:《校注本》),采用其中已經確認的文字。
《郭店楚簡老子校注》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楚簡綜合整理與研究”(03DJZ0010)成果,“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
對于《校注本》中校注的文字,我們盡可能直接對《郭店楚簡·老子甲》的原始文字用甲骨文字義進行解讀,而不采用《校注本》的校注。我們解讀的《郭店楚簡·老子甲》的原始文字,選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由荊門博物館編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以下簡稱:《楚簡本》),《楚簡本》直接拍攝于楚墓竹簡的照片。
下面,我們開始正式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