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貢墨

  • 兵王的神豪人生
  • 武爭
  • 2895字
  • 2019-02-08 22:55:04

許文良神色不禁一定,嘖嘖稱贊道:“好像里邊是一個墨塊?”

“你說對了,這么黑的東西,應(yīng)該是墨塊了。”

唐萬天認同說道:“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硯臺,墨塊,這絕對是最好的組合,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煙、松煙、膠,以碳元素為主,現(xiàn)在這黑色的東西不正是像墨嗎!”

沈坤點頭道:“我也覺得是墨塊,等我繼續(xù)破珠。”

“恩,寶中藏墨,既然把墨藏起來了,那看來這墨亦不是凡物了?”

許文良聽說過江湖中藏寶的傳說,那都是把真品寶物放在普通的寶物身上,用來隱藏寶物的鋒芒。

但許文良還尚無親眼遇到過,所以這第一次的經(jīng)歷他顯得頗為激動。

唐萬天卻是親身經(jīng)歷過這種藏寶,但那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如今再遇寶中藏寶,那自然這寶中藏的墨不可能是普通的墨了。

墨根據(jù)用途說來,有普通墨、貢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禮品墨等。

御墨顧名思義是皇室專用,價值最為豐潤。

再次便是官吏們請墨工制造并進呈皇帝的貢墨。

而自制墨,珍玩墨和禮品墨相對價值較小,如果這個墨塊是御墨或者貢墨的話,那可真的就發(fā)達了。

因為現(xiàn)在墨塊還沒完全解出,唐萬天,許文良都是湊在旁邊,看這個墨塊到底有多大。

在古代的話,墨一般都會制成墨錠,形狀千差萬別。

最常用的乃是長方形墨,而墨的大小一般是二十六錠。

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13兩。

說這寶珠本身便不大,直徑五公分左右,這里邊藏的墨塊如此看來很可能是一塊殘墨。

要是殘墨,多少有些可惜,價值那樣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所以,唐萬天和許文良尚不敢過早欣喜,如果這里邊的墨真是一塊殘墨,就算它是名墨,哪怕是李墨,朱墨,張墨,亦還要根據(jù)品相來論。

再或者,這根本就是某人的把戲,里邊根本不是名墨,就是人家玩賞的志趣,是普通的墨,如果是一般的墨,那這寶中藏的就不是寶了。

不過這種可能性非常小,誰又會大費周折后,不在里邊藏個寶呢,那不是神經(jīng)病嗎!

沈坤在破珠的同時,許文良已經(jīng)把天寶齋那本關(guān)于墨塊最詳細介紹的書籍拿出來了,因為他覺得很可能這是一個重寶。

迎接重寶,他必須提前做一點準備。

“許掌柜,這墨塊你說有可能是什么墨呢?”唐糖也引起了極大的興趣,所以看許文良去查閱書籍時,湊過去問了。

許文良已經(jīng)是滿頭大汗了,他是緊張的,想想當初這塊墨差點沒給子墨軒買去。

如果是他們揀漏了,給涂子墨或者曾青平自己的死對頭拿到,那子墨軒一定會拿著這件事大做文章,天寶齋的招牌因而恐怕被砸,自己的鑒賞歷史上無疑將有一個污筆。

好在沈坤這小子力挽狂瀾。

許文良現(xiàn)在必然是要拿出全部的精力,把這塊墨說明,而說到墨其實必然要說到徽洲,徽墨是華夏漢族制墨技藝中的珍品。

而徽洲制墨的肇始時間當不晚于唐,那個時候出了一個大人物叫奚廷珪,他改進了制墨時搗煙、和膠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規(guī)程,所造之墨在品質(zhì)上超過了當時流行的易州墨。

他的墨“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因此也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賞識,賜給了他“國姓”,這也便有了后來李墨的名滿天下。

李墨被譽為“天下第一品”,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之說。

可江山代有才人出,同為南唐,朱逢的墨亦大受推崇,南唐的寵臣、名宦韓熙載更是把朱逢請到書館旁燒煙制墨,名其作坊為“化松堂”。

名其墨為“云中子”、“麝香月”,可見朱墨亦不亞于李墨。

唐朝的墨滿天下,跟唐的氣勢一般,算是非常鼎盛的時代。

但在沈坤這里,那解出露出來的墨,已經(jīng)被唐萬天否定了是唐以前的墨。許文良立即翻閱到了宋代的名墨。

宋代名墨亦是層出不窮,結(jié)束五代十國分割的現(xiàn)狀后,宋代制墨行業(yè)則有了空前的發(fā)展。

這時的徽洲地區(qū),制墨業(yè)已步入“家傳戶習(xí)”的繁榮普及階段。

許文良結(jié)合著書籍,再有自己的判斷,眼下露出來的這塊墨,很有可能便是出自宋代,乃是宋代的名墨,張墨。

見著唐糖問,許文良道:“唐糖,我覺得這個品相像是張墨。”

“張墨?”唐糖哪里懂,眼睛依舊閃著疑惑。

這時,許文良把書籍遞給了唐萬天,唐萬天掃了一眼,他對張墨并不陌生,再在沈坤解出的墨上一看,唐萬天頷首道:“沒錯,就是張墨!唐代的墨多為松煙墨。它是用松樹枝燒煙并配以皮膠、藥材和香料制成,色烏少光,膠輕質(zhì)松,入水易化,宜于書法。可這并非是松煙墨。”

“你們看,它的材料并非是松煙,其實,唐以前是松煙墨,可面對松樹大量砍伐,墨源嚴重枯竭,后世是選用了新的制墨原料,也就是油煙墨制成墨錠。”

“而油煙墨的創(chuàng)始者就是宋代黟縣人張遇,張遇以制“供御墨”而聞名于世。他制的墨因加入了麝香、金箔而稱為“龍香劑”,其配方一直相傳至今,成為墨中極品。你們聞這墨,是不是有一種麝香的味道,這可是張墨,一個大開門件啊!”

唐萬天這一聲無比的振奮人心,唐糖,沈坤,許文良無疑都是本能的一悅。

說起張墨,沈坤讀書時候多少有點了解,它出自宋代,至于這個張遇,沈坤聽說過。

可沈坤不知道的是,“張墨”其實是歷代收藏家追求的瑰寶。

沈坤還并沒有完全把墨解出,這一刻大家還不知道墨是不是全墨,只是,唐萬天通過現(xiàn)在墨的樣子,他猜出了這墨的大概形狀,也終于理解了為什么藏寶者要在這寶珠中藏墨了。

目前被解出多一半的墨是圓形狀,充滿在寶珠里恰到好處,完全是根據(jù)墨的形狀選擇的藏寶容器。

因為張墨它的制作材料乃是桐油、菜油、麻油或豬油燒煙,并加入皮膠、麝香、冰片和香料制成,堅實細膩、烏黑發(fā)亮,緊貼外壁,所以在最開始敲擊時候,很難聽到空間斷隔的聲音。

這也才有了只是帶了一點嗡聲,跟端石木聲相差不大的反饋。

真是藏寶高手啊!

唐萬天對于這樣的藏寶自己打眼,輸?shù)眯姆诜呀?jīng)是連連贊嘆了。

沈坤則繼續(xù)將最后的那些連接一一打破,這期間沈坤的眼瞳中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充盈的氣流,至于從瞳孔中發(fā)出的黃色光線一閃一閃,似乎又要升級了。

“瘦金體,你看到?jīng)],文良,那是瘦金體。”當沈坤又切開了一點后,唐萬天忍不住大喊道。

“瘦金體?”許文良不解,連忙翻書。

唐萬天道:“不用翻了,瘦金體文字,恰是那個時代的特征。你們看上邊的字,這字就是瘦金體,無疑確定就是張墨了。”

唐糖看老爸那么興奮,可她卻不知道瘦金體什么來歷呢:“爸,瘦金體怎么了?是那個時代的標志特征?”

唐萬天笑了,繼續(xù)闡開而述道:“我所說的瘦金體恰是宋代徽宗趙佶所創(chuàng)。他雖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在書法繪畫方面卻頗有天賦,他創(chuàng)造的“瘦金體”書法,亦是名傳千古。”

“他喜歡墨又懂制墨,還親自實踐,推動了制墨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在看這瘦金體的書法呈于墨上,已經(jīng)足以說明這就是張墨了。”

“爸你的意思是,這墨上的字是宋徽宗寫的?”唐糖問道,她也很興奮。

“應(yīng)該我不會看錯。”

許文良這會已經(jīng)找到了書上的介紹,再看著瘦金體的字跡,道:“唐糖,沒錯了,書中說瘦金體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zhuǎn)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zhuǎn)提頓痕跡,以形象論,因此叫做了“瘦筋體”。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重。”

“所以才叫瘦金體。現(xiàn)在這文字跟書中描述一致啊。”

唐萬天指著文字道:“瘦金體是宋代徽宗趙佶所創(chuàng),這上邊墨論千秋四字,暢快淋漓,鋒芒畢露,富有傲骨之氣,如同斷金割玉一般,別有一種韻味,這四個字應(yīng)當就是宋徽宗趙佶所書。”

沈坤此時已經(jīng)把四個字都切出來了,張墨上邊的四個字“墨論千秋”清晰畢現(xiàn),而令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沈坤待得切解完畢,將這塊墨錠取出來發(fā)現(xiàn),這竟然是一塊完好無損的張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芜湖县| 和龙市| 晋宁县| 贡嘎县| 普宁市| 惠水县| 师宗县| 共和县| 报价| 鸡西市| 徐州市| 姜堰市| 万州区| 建阳市| 翼城县| 尖扎县| 蕲春县| 嘉义县| 岳池县| 赫章县| 怀集县| 封丘县| 大港区| 金沙县| 河源市| 邯郸市| 广饶县| 富民县| 清苑县| 孙吴县| 广南县| 无棣县| 阳泉市| 淳安县| 桐城市| 盐源县| 进贤县| 桐乡市| 阿巴嘎旗|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