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戰績
書名: 白發王妃逆襲記作者名: 玲玲月本章字數: 2291字更新時間: 2019-01-26 11:59:08
“王爺果然明智。”
“那公主呢?你們國家唯一的希望呢?”
“那時公主還年幼,沒有人知道她是死是活,后來老大王的親弟弟,也就是現在的肥王就以大王病逝,公主年幼無知為由,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王位。”
“在其位,卻不司其職。真是可恨。”啟勛一想到肥王那滿嘴是油的一副嘴臉,頓時惡心涌上心頭。“這樣的人也配當大王,真是老天不睜眼。”
陶銘也哀嘆道:“如果咱們公主尚在人間的話,或許這個垂危的國家還有救,目前以鄰國虎視眈眈的樣子,恐怕遲早會被滅亡的。”
“一個國家卻實需要有智之才來領導才會走出困局,哎......”
陶銘也不覺好笑,一句話將二人拉回現實,說道:“哈哈哈,看我們越聊越遠,倒是把眼前正事給忘記了咱們還是先把眼前的難關克服了吧。。”
“陶大人心憂百姓,倒是讓本王佩服,沒想到在這樣風雨飄搖的情況下還有這樣一個仁人志士,盡管暫時還沒找到公主,但這個國家還是會有希望的。”啟勛來到裔國總是憤憤不平,但是有這樣一個人存在,讓他沒有對這個國家完全失去信心。
“王爺謬贊了,以微臣這樣單薄的力量怎能擔此重任,微臣還是做好自己的本質之事,不辜負自己的良心罷了。”
“本王相信你。你知道嗎,本王的妻子是一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小女子,可是很多時候她卻像一棵堅韌的小草一樣,再苦的環境也能堅強地生存下去,本王也是在認識她后才意識道信仰的重要。所以本王也相信你可以的。”啟勛一說起憶慈,眼中全是溺愛的眼神。
“那么說來王爺真是好福氣啊。”陶銘羨慕道。
“算是吧。不過她確實是一位可愛的女子。”啟勛對于憶慈的贊美真是毫不吝嗇。
“既然平陽王妃作為一個女子都有如此豪情,那么身為男兒的我們更加不能拖了后退啊。”陶銘眼睛里似乎看到了希望。
“把眼前的難關先度過去,往后的事情要更加勵精圖治,我相信這樣一個國家肯定還有像你一樣心系百姓的好官,這個國家有你們在必定不會滅亡的。”
“嗯,一起努力。”
啟勛也算是收獲不小,結識了一個這樣有抱負之心的人也算是來得值得了。
白天啟勛與太醫、陶銘一起。晚上又將病情、治療方法以及所得感悟記錄下來,保存起來以防日后遇到類似事件才有據可依。
往往到了半夜,啟勛的屋內還燈火通明。若是他沒有生那場大病,他很有可能登上大昭國的皇位,或許會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可是世間的事情誰說得準呢?就像現在的肥王一樣,只顧自己的一己之私,將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死置之不理;就像那些陷害自己的人一樣,為了達到自己的欲望,對皇權與榮華富貴的渴望,不惜將一位仁愛的皇子陷害。
人心,真的很難猜測。
疫情救治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經過數天的努力,終于卓有成效。被隔離起來的病人陸陸續續得到好轉,生病的牛羊也被焚燒且掩埋了,病情算是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對于病情已經好轉的百姓,啟勛將調養的藥物和糧食一應發放給他們,讓他們回去安家度日。對于依舊沒有好轉的病人,則繼續留在隔離區里接受治療。
對于荒廢了的農耕,啟勛也是先安排一部分士兵接手打理,待病人好完全后再一一交接。這樣一來,災民得以果腹,無須擔心農田無人耕種,可以專心地養病。
針對那些年老、干不了重活的人來說,啟勛則為他們安排了相對輕松的副業。因地制宜地將原來無人打理的竹子和質地較好的草收集到一起,安排有手藝的人對他們進行傳藝,啟勛則將做好的竹籃、草帽、草鞋、涼席、茶盒等編織品經過官方運作,銷售到大昭國各地,讓災民有了經濟來源,如此一來,災民可以安心踏實地過好日子,裔國才不會因為疫情導致連番的動亂。
再者,盡管已經采取了相應的補救措施,但因為死去的牛羊牲畜數量較多,壓在百姓肩上的擔子較之以往要重得多。因此,啟勛上奏請求皇帝免去當年的進貢,好讓百姓有個喘息的機會。
就這樣,就如啟勛出發前說的那樣,真正將自救和他救的方法結合起來,不僅將疫情帶來的災害降至最低,還給這里的人民帶來了新的希望。
隨著草藥味的逐漸散去,死去的人和牲畜都已妥善得到掩埋,這座“死城”漸漸有了人員往來,市場上開始有人打點自個的生意,昔日的生機即將回到這片寧靜的土地上。
裔國人民仿佛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看著陽光重新撒向大地,百姓迎來光明,啟勛甚是安慰,想著自己的任務就快圓滿完成了,便上書向皇上稟告戰果,皇帝收到消息自是喜不自勝,啟勛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啟勛心中的激動自是不可言喻,過不了多久他又可以再次見到憶慈了,也不知道她是胖了還是瘦了呢?有沒有像自己一樣瘋狂地想念他呢。
啟勛計算著回家的日子,歸期仿佛越來越近。
啟勛寫信告訴憶慈自己將不日回府,憶慈收到信更是欣喜若狂,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可以放下了。
憶慈數著日子在過,等待著與啟勛凱旋后的重逢。災區條件艱苦,啟勛應該是瘦了一大圈了吧,臉上的皺紋會不會更深了,頭發會不會越來越白呢?
啟勛此次功勞不小,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皇帝大悅,準備好好犒賞于他,啟勛倒是把功勞都算在了幾位太醫的身上,自己并未居功。太醫自然感激涕零,在裔國的日子啟勛與他們同吃同住,并沒有額外的待遇,沒有因為自己是皇子而與其他人不同,因此深得人心。
朝廷接二連三收到裔國的好消息,自然從上自下都彌漫著喜悅。
啟勛還特意上書將陶銘推薦給皇上,好讓他有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和平臺。
雖然說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但還是不要讓這顆璀璨的星星掩埋于土里太久,否則真的是朝廷和裔國人民的一大損失。
當然肥王雖然心里對啟勛頗有不滿,但表面上還是對他以禮相待。想來他不久將離開裔國對自己倒是沒有太大的威脅。倒是陶銘,因為多日來不眠不休,冒著被傳染的危險,親近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一來裔族百姓將他視為再生父母,二來一時之間有奸佞小人在肥王耳邊吹耳邊風,諷刺陶銘功高震主,于是在肥王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肥王便一心想著怎樣將陶銘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