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三天之間,可以說整個村子都在大農忙。
可以收成的都被采收了起來,然后一輛一輛車送到村委的空地廣場上,由云海公司的人進行負責檢查,稱量,再由村委的人進行記錄,而農民們也是記錄自己送來的作物重量,然后等晚上再進行對比結算。
都是貨款日結,這樣雙方都高興。
村子的情況自然也被附近一些村子所知曉,畢竟這動作影響確實很大。
對此聶云倒是沒什么好說的,他現在就負責先收購他自己村子的,至于其他村子的,后面再說。
畢竟還要看一下平臺那邊銷售的情況,如果好的話再另外收購也不遲,他老家這邊幾個村子基本上種的都是荔枝,龍眼,蘿卜,青菜等作物,因此也不擔心沒有貨。
當然,有些人村子承包的人也早已找好了銷路,因此也不擔心賣不出去。
只是價格要比往年的低一些。
哪怕聶云給出的價格,也都要比今年一些收購商的價格高出很多。
起碼不會讓農民虧,也能讓他們賺上一些。
三天時間,聶云和他父母親也是累得不行。若不是聶云每天晚上回來往他們喝的水里加了一些丹藥,估計他們也受不住那么大的工作量。
現在他們都是精神飽滿的樣子,就是效果的證明。至于父母有沒懷疑,他則不管那么多了。
而他自身也是如此,當然,這期間他也沒忘記訓練自己的念力異能,稍微偏角摘不到的,直接念力控制偏過來,然后摘下來。
三天下來,三十六棵荔枝樹,在聶云那利索的速度下,就剩下最后兩棵了。
這邊的收購,尤杰仲后面派來了一個助手負責,而他則是去了陳燕的老家查看情況。
畢竟那邊也還得收購。需要談談再說。
一車車大量的水果作物等都被送往濱海。
隨著大量的糧食出售,原本擔心價格上不去,沒有銷路的農民們也都是笑口常開的。而村里能創收,村委會的人更是樂得如此。
這對于村里負責人來說,民生安穩的來說更重要。就連他的表哥周楚強,在這三天也來回跑了十幾趟。賺了兩千多塊錢,也是樂得不行。
聶玉則是在晚上的時候進入帝國世界,當天處理掉那些送過來的荔枝和蔬菜,畢竟這類作物沒辦法存放太久。
荔枝被他擺在了平臺上,從一開始10銀幣到一銀幣一單位的價格,結果上百噸荔枝都被銷售光。
畢竟量大,價格太高放太久也沒意義。
但這點更是加大了他收購這些貨物的想法,哪怕隨著后面的價格不斷的降低,來到幾百銅幣,他也沒想放過。
當然,這個事情也是交給尤杰仲的人去處理,他不插手。
至于會不會拉高今年荔枝的收購價,就不關他的事情了。若是拉高了反而是好事。
對農民來說,辛苦了一年,為的就是有個好的價錢賣出去。谷賤傷農的事情能不發生最好不發生。
第4天,聶云搞定了最后兩棵荔枝樹。
村里的人基本上也都紛紛銷售的差不多了,還剩下一些尾頭的事情還得處理。而他家所的35棵荔枝摘下來的量也有兩三噸。
雖然收購的價格一斤只有1塊錢。但比之前一些收購商1斤5毛錢的價格來說,高出很多了。
1斤5毛錢,若是算上施肥打理,以及采摘的人工和時間來說,只虧不賺。對一些種植數百棵荔枝樹的果農來說,種得越多,虧得也越多。
但一斤以一塊錢的價格來收購,雖然賺得不多,但起碼不會虧。要比那些收購商良心得多。
換成以前荔枝減產,市場價高的時候一斤能賣到三四塊錢,市場價更是十幾塊錢一斤,而且這還不是什么知名品種的荔枝,那些什么知名品種的價格則更高。
他家35棵荔枝樹,6000多斤的量還算是少產量的了。畢竟施肥噴藥次數都比較少。
但即便如此,他家收回了6000多塊錢,除去施肥和噴藥,不算人工成本的話,能賺個對半。若是請人來摘的話,估計只有三分之一的收入。
這對他家來說是一筆額外的收入,畢竟他家也不是依靠這個來吃飯的。
兩三千塊錢,在農村生活的,按照一家三口來說,也就兩個多月左右的生活費而已。當然,只是光吃飯的而已。
在老家不用房租,水電也便宜的很,甚至有些家庭用的是井水,那就少了自來水的費用。
而他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他爸給一些承包果園山地種植的一些老板打理果園的收入,一個月也有4000多。
而專注于種菜,種植水果,荔枝等這些的,除非是大面積承包,否則的話都是一些作為額外兼職類的收入,當然,如果是種植蔬菜的話,一年多收,賺得錢也不少。
只不過種植這些農作物為生活的,都是看天吃飯的。
這次若不是他去收購,估計每一家種植大量荔枝樹的村民也只能將荔枝丟到養殖場去喂雞鴨。或者任憑荔枝掛在樹上爛掉。
因為去采摘還得雇人花錢。
很多農村人沒懂得什么叫止損,有些人寧愿將采摘的荔枝虧本賣出去,收回一點算一點,也不會讓那些東西隨意留在土地里爛掉。
但更多的是,與其賣出去還虧本,干脆就不要了,全部丟掉。
比如他家的荔枝,今年若是以五毛錢的價格被收購了,只能收回三千塊錢左右,等于這一年就白干了。
當然,他家的少,哪怕廉價賣了,起碼還能收回成本。
但村里有一家有錢人,是承包山地,種植了500棵荔枝樹,若是按照5毛錢的價格賣了。那損失就大了。
假如,若是去采摘,以一個星期為限,還得雇人。
一人一天兩百塊,人數按照16人算,那么一個星期就是22400了。
一個星期摘完,采摘回來的荔枝若是按照一百噸算,先算成本。因為是承包的,那么肯定想要豐收,碩果累累。
那么施肥,噴藥,一年最起碼6次左右,一年下來,單單這藥,四五萬是要的了。
另外,承包山地,要請兩三人看園子,若是按照兩人來看,如同他父親一樣,一個月4000,不包吃住。當然,可以找一些沒事做的親戚來看,便宜點,一個月3000,那一年就是7萬2了。
另外,有時候請人看荔枝的生長情況,有什么病害還得處理等等。算在內的話,保守點,1萬塊算。
就以上幾點,一年15萬左右的支出。
今年的荔枝是豐收了,他家的產量也確實驚人,近乎一百噸的量。近20萬斤。但偏偏,今年豐收,可價格上不去,反而越來越低。甚至是有些收購商不要。
要是賣不掉,今年他家就得虧十三萬左右的支出,以及爛在樹上的荔枝。
若是以五毛錢一斤的價格賣了,能收回近10萬的本金,但還得虧上四五萬。
這起碼是止損了。不損失太多。可是,收購商不可能全吃下來。到最后,他家虧的就不止四五萬了。
而現在,他給農民的收購價格是1元一斤,那么他家就不虧,還能賺上幾萬塊。就當做是打工一年了。
若是今年的收購價格達到曾經的2元甚至3元一斤,那他家就賺得越多。
所以,果農都是看天吃飯的,也比不上還能大棚種植或無土栽培的菜農。
南方洪水臺風,北方雪災寒流。都會影響他們的出售價格。
今年就是好年,豐收年,產量高了,供大于求,價格自然就低了。
但,當供應遠遠超過需求的時候,便會出現今年這一幕——有些地方,哪怕再便宜,收購商也不敢收購了。
因為他們還得考慮到自己收購回來的水果,是否能出得了手。
其它村子的情況,聶云理會不了,他村子的人是沒人虧的。
當天晚上,聶云見荔枝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也可以開始準備房子的事情了。他家的房子再過一個星期左右就要動工了。
現在就要準備開始般東西,以及準備其它的事情。很多用不到的東西都得先搬到他大伯家的前面空地。
那本來是一戶人家的宅基地,只是還沒用上空著。只要將雜草清理干凈就可以了。
他大伯和他父親就找上主人家,花了兩條中華煙和一瓶五糧液酒,說了一些好話,暫時借用幾個月存放物品。對方也欣然地應承了。
而聶云要做的,就是在這里搭建一個棚子,避免家里的東西被風吹日曬雨淋的。至于父母居住的,則是在大伯家里。
第五天,他和他父親去了鎮上,請了一些專門搭建棚子的公司,來這里測量。然后按照他父親的想法,定下了尺寸和價格。
聶云不是沒想過找那家人將這宅基地買下來。但對方的意思是留給他家長孫的,不賣。
聶云也就沒多說。
在第七天,開始搭建鐵皮棚。四周遮掩起來,再加上一個門。這樣人不在也不擔心里面的東西被人拿了。即便沒有值錢的。
棚子的搭建需要三天的時間,這時間里,聶云幾乎都是跟著他老爸東奔西走的。都在接觸一些長輩。
人在社會上打拼,但根還是在老家的。村里的事情,他可以不理會,但很多長輩,他都要去見見,認識認識。這點也是他父親說的。
免得以后在路上碰見,認識人卻不知道名,甚至是人和名都不知道。于是,在房子開始動工之前,他還得繼續跟著自己老爸到處忙。
在第八天,陳燕給他來了電話,主要是說些感謝的事情。他們那邊主要是種植蘋果,但今年蘋果的價格也是很低,果農載著一框框紅艷艷的蘋果去收購點,幾乎沒人要。
果農要價高,收購商出價低,于是很多果農當天載出去,當天又載回來。
這也是他們沒有全部摘下的情況,否則蘋果下了樹,更加不好放。
但蘋果成熟了,要是在樹上放久了,味道也會變的。
要不是聶云的公司收購,只怕都得丟掉。那損失的就不是一分半點了。
只不過,期間也遇上一些事情,畢竟之前主要是要收購陳燕村里的作物,但是有些村的人知道后,原本就著急上火蘋果賣不掉,現在有人來收購,管他是不是針對一個村子。都紛紛找上了門。
于是,后面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找來的人太多。
這就如同他村子的荔枝,這不僅僅只有幾個村子種這個,而是整個鎮子下的村子都在種。
要是全部都找上門,那數量絕對不是幾百噸而已。
雖然他可以將蘋果都賣到帝國世界,但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都太大了,而且根本性的問題是,一個鎮子都吃下了,那絕對有人會關注他的蘋果到哪里去了。
所以,即便他想幫忙,也想給自己多賺點金幣,但也不會冒著風險,以一公司的力量去收購整個鎮子的蘋果。
哪怕沒人去注意,但他也不想給后面可能發生的情況作出機會。
除非等尤杰仲完成了海外的一些布局,他才能放心的全國收購。
因此,最終只是收購了陳燕村子所在的蘋果。
聶云沒多說什么,只是和陳燕聊了幾句后便掛了電話。